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2022年在线访谈 / 正文
2022年在线访谈

2022年6月22日10:00保山市民宗局邀您一同问政

访谈日期:2022年6月22日10:00

访谈嘉宾:左 键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郭美辉 市民宗局副局长; 陈重泽 市民宗局经济发展科科长

访谈简介: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主题,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等内容,在线解答听众提问,听取意见建议,回应关切。

文字直播


  • 【主持人】

    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由保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融媒体直播访谈节目——《保山阳光政务》,我是主持人刘杨晓 。今天来到我们《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的是: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嘉宾们。他们将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主题,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参与节目互动,并提出您的问题或意见建议。同时,五县(市、区)民族宗教系统的有关同志,也在线收听、收看节目,并做好了回复大家咨询的准备,欢迎您参与到节目当中。

  • 【主持人】

    首先,请几位嘉宾通过电波和视频来与大家认识一下,有请。

  • 【嘉宾左键】

    大家好!我是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左键,今天,非常高兴通过“保山阳光政务”在线访谈这个平台与大家沟通交流。借此机会,我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民族宗教工作的各位观众和听众表示感谢!今天,我和我的同事将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 【嘉宾郭美辉】

    大家好!我是市民宗局副局长郭美辉,非常高兴通过“保山阳光政务”在线访谈节目与大家沟通交流。

  • 【嘉宾陈重泽】

    大家好!我是市民宗局经济发展科科长陈重泽,非常高兴通过“保山阳光政务”在线访谈节目与大家沟通交流。

  • 【主持人】

    本期节目,市政府网站、调频FM98.7保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保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您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还可以参与节目实时互动,我们的直播热线是:3037987、3038987(重复),你也可手机搜索“保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进入屏幕右下方的“看直播”,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参与问政。

  • 【主持人】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中,我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基,不断优化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了创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了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保山实际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路子。左局长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市的主要做法?

  • 【嘉宾左键】

    好的,主持人。下面,我就保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首先,介绍一下我市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九+N进”为载体,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保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已于2021年12月16日顺利通过省级初验。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用“六个全面”来概括:第一,全面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在资源分配、力量投入、机制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把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10项重点工作督查内容,纳入政治巡察、文明城市创建以及年度综合考核,列入人大、政协重点工作内容,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汇集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全面扛牢扛实党管民族工作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四次召开推进会议,对创建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扣各地特色和各领域特点,研究细化方案措施,详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切实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干部职工学习内容,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日活动9.8万次、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975期10万余人次、乡村干部培训1230期11万余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读书班3155期12万余人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了多力量投入、多元素集成、多亮点聚合。第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我们按照抓实“两个行动”、走实“四条示范带”的思路,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记嘱托、同心向党、感恩奋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抓实“宣传引导”行动,组建各类宣讲团507个,深入宣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故事,受众达200余万人次;拍摄公益宣传片2部、微电影5部、开展专题电台访谈12期、在《丝路保山》栏目播出创建工作节目24期,刊发相关稿件3200多篇(条);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摄影、征文、演讲比赛、网络答题等活动,为120个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150名个人、98名道德模范“画像”、为民族团结家庭拍摄“全家福”。二是抓实“凝聚共识”行动,建设宣传标识、展板、长廊5300多个,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9个、主题广场8个、主题街道30条,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全覆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了519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实施了一批世居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37项、非遗传承人601人,推动各民族文化互嵌交融、创新发展。深入开展“普通话上街下乡进村寨”“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推普路上一起走”等活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创建普及普通话示范村全面达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和践行。三是走实四条现场教学示范带,以中寨司莫拉村、和顺图书馆、艾思奇纪念馆为现场教学点,做实“牢记领袖嘱托,永远感恩奋进”现场教学示范带,全面讲好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保山的故事;以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等为现场教学示范点,做精“杨善洲精神”现场教学示范带,不断鼓舞各族群众不畏艰难、团结奋进、苦干实干;以李鑫故居、朱家壁红色教学点等为现场教学示范点,做特“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示范带,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以4个边境乡镇以及国殇墓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现场教学示范点,做优“爱国戍边”现场教学示范带,深入实施“红色喇叭”“红旗飘扬”“边境党旗红”等工程,凝聚各民族群众“振兴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广泛共识。第三,全面加快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步伐。我们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兴边富民行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扶持“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整族帮扶整乡推进、高黎贡山移民脱贫发展等重点民生工程,狠抓民族地区交通、水利、通讯、环保、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制约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的“瓶颈”不断被打破,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2021年以来,我市整合投入各级各类资金近5亿元,其中:民族宗教专项资金1.15亿元,持续巩固拓展民族地区发展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大踏步迈进。第四,全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我们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不断优化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一是抓实“和谐家园建设”行动,在芒宽乡、潞江镇等地实施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安置民心工程,4910名傈僳族等各民族群众同当地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摆榔乡、木老元乡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七大工程,12130名汉族、布朗族、彝族等各族群众从高寒山区搬到集镇,实现了从空间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全方位嵌入;在湾甸乡安置水电建设库区移民6760人,各族群众在湾甸乡喜结姻缘、共融共生。二是抓实“传承优秀文化”行动,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积极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民间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更加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三是抓实“根魂梦凝聚”行动,充分利用保山侨乡资源优势,通过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春、秋)令营、选派教师赴海外华校任教等措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筑牢华人华侨的“根魂梦”。成功打造腾冲市、龙陵县象达镇、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县、乡、村三级“平安侨乡”示范点,梁金山故居、和顺图书馆被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保山学院被国侨办确定为华文教育基地,昌宁柯街华侨社区等6个社区被国侨办确定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画出最大同心圆。第五,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我们坚持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及宗教界代表人士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民族宗教工作重点乡镇等机制,在民族宗教工作重点村配备民族宗教干事161名,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类矛盾纠纷,管好守稳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长期以来保山市未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第六,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我们以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景区“九进”为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融入基层细胞,根植于各民族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目前,我市成功创建600多个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和示范单位,10余万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26个少数民族村寨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腾冲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龙陵县和190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等2个基地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保山学院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保山—美美与共的乐土”“唱响新时代边疆人民幸福之歌”等创建经验做法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播,创建工作内涵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保山模式”持续巩固、拓展和提升。

  • 【主持人】

    由此可以看出咱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而且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也看出来我市创建工作是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成效显著,那么接下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还有一些什么计划可以和广大听众朋友来分享一下呢?

  • 【嘉宾左键】

    创建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需要全面深入持久抓下去的重要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实“六个聚焦”,全力推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是持续聚焦主题主线抓创建。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和核心要义,持续构建全员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生动局面。二是持续聚焦责任压实抓创建。围绕迎接国家检查验收,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强化保障、加大督导,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三是持续聚焦宣传教育抓创建。依托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校等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是持续聚焦常态深入抓创建。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以“九+N进”为载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五是持续聚焦经验提炼抓创建。深入挖掘创建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精心提炼、及时推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彰显保山创建特色和成效。六是持续聚焦风险防控抓创建。严格落实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防范各项机制,维护好保山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和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 【主持人】

    我省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沃土,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市也有着13个世居民族兄弟姊妹,他们都延续并传承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践证明,别具特色的民族体育在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请郭副局长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我市在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方面的主要做法以及下步工作都会有什么打算?

  • 【嘉宾郭美辉】

    好的,主持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充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文化工作方面,我们采取“四个强化”来推动互鉴交融。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芒宽、潞江、木老元、荷花、木城、湾甸等民族乡镇建成了一批民族文化设施,配备了相应的文化器材,为保护与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硬件保障。二是强化数据支撑。我们对各民族的文物、古籍、音乐、乐器、医药等16类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了519项数据,为精准、有效扶持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资金扶持。目前,我市共争取到省级民族文化项目150个,总计5000余万元,实施完成了腾冲市佤族清戏传习所、保山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陈列展览等项目建设,编印出版了《保山傈僳族民间歌舞集》等各民族文化书籍10000多册,各民族民间服饰、音乐、文化习俗等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四是强化教育培训。十三五以来,我市共组织涉及民族舞蹈、民族手工艺、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乐器、传统民居建筑等各类培训80场4000余人次。在民族教育工作方面,我们通过“四个抓实”来推动工作落实。一是抓实政策保障。我市相继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办好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整体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二是抓实民族高中班办学。2012年9月,保山市第一中学恢复了民族高中班招生,每年面向全市招收一个民族班50人,主要招收农村户籍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免收学费、住宿费,并由市财政给予每生每月300元生活补助。 三是抓实优秀大学生培养基础工作。我们加强与教育体育部门协调联动,做好云南民族中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招生工作,推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应届小学初中毕业生到上述学校就读,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奠定基础。四是抓实民族教育扶持政策落地。我们认真落实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对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等8个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250元、初中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进行生活补助。另外,每年对30名左右的农村困难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给予1000—2000元的学费补助。在民族体育工作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三个平台”作用来推动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民族学会平台作用,每年我们都要求保山市傣族学会、保山市傈僳族研究会、保山市阿昌族学会要在泼水节、阔时节、赶摆节等民族节日和春节期间举办一些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增过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夯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市运动会平台作用,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民族体育事业发展,将射弩、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市运会的赛事内容,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竞赛水平和观赏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全国、全省民运会平台作用,每一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们都积极组团参加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如2018年我市组团参加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1金5银5铜的好成绩;2019年,保山市德昂族竞技类表演项目《挑箕乐》获全国民运会二等奖。今年,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6月上旬至9月下旬分段在丽江市举行。本次运动会我市组团参加射弩、民族武术、陀螺、吹枪、蹴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民族健身操、表演等项目比赛。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射弩、陀螺、吹枪已经完成比赛,我市取得了4银18铜的好成绩,相信在7月上旬和9月下旬的比赛中也会取得相应的更好成绩。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鲜明导向,持续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传承民族体育运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同舟共济、携手并进。谢谢!

  • 【主持人】

    我市坚持"四个优先",确立了2022年率先在全省初步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目标,并且将全市两个边境县(市)11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村。可以说是没有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接下来我们请陈科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市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都有一些什么主要的做法?

  • 【嘉宾陈重泽】

    好的,主持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以来,保山市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已累计整合到位资金3.84亿元投入到11个沿边村(社区)。保山市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谱写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新篇章”。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汇聚合力抓建设一是齐心协力强保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保山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专班,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建立信息通报、督促检查、资金决策等工作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合力抓、省市督导员深入一线抓、干部群众齐心抓的工作合力,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七个一批”推项目。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确保19项指标全面达标;实施一批产业基础项目,确保产业有支撑;实施一批现代化科技便民项目,确保边民现代化;实施一批现代化边境防控项目,确保边境管控现代化;实施一批边境社会治理管理制度,推进基层综合治理现代化;实施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村组项目,确保建成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储备一批巩固提升项目,确保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持续提升。三是改进作风增实效。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大力弘扬优良作风,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践行一线工作法,年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开展专题调研4次,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市领导小组和县(市)党委政府开展专题调研10余次,组织开展了现场推进会、部门联席会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督导等。第二,聚焦短板抓建设保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一是聚焦基础牢环境美,建设好美丽家园。紧紧围绕补短板强弱项,规划投资0.89亿元实施基础牢项目84个;规划投资1.52亿元实施环境美项目74个。目前,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完成5G基站建设20座,年底可实现行政村5G覆盖率100%;涉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及卫生厕所等短板项目优先安排,年底可全部完工达标;11个村(社区)实现了自来水普及率、电网供电可靠率达100%,边疆美、边防固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二是聚焦产业兴生活好,维护好民族团结。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规划投资1.96亿元实施产业兴项目101个;规划投资0.44亿元实施生活好项目76个。培育壮大乡村旅游和边贸产业,做大做强高端冷水鱼、生猪、肉牛等养殖业,做优做精乌龙茶、草果、咖啡、坚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构建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新格局。2021年末11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41万元,均达到1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了100多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万元。已实现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现代化高质量小康,边境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三是聚焦边疆稳党建强,守护好神圣国土。紧紧围绕夯基础稳边疆强党建,规划投资574万元实施边疆稳项目14个;规划投资2459万元实施党建强项目27个。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试点项目11个;成功创建强边固防示范村3个;聚焦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和党务党建宣传栏等,打造党建文化墙及边疆党建长廊,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和文体器械自然村全覆盖工程。实现11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比例、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达100%。边境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来,沿边各族群众筹资200余万元,投工投劳8100余人次开展河道治理、村庄环境整治、绿化苗木种植、公共场所修缮等。同时,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主动参与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做到了片区有人包、村组有人管、便道有人挂、边境线有人守、每户群众有人联系,不断增强边境各族群众强烈的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国门意识。第三,凝心聚魂抓建设一是长效教育凝聚人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实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党旗红旗飘扬”工程,在边境一线设立国旗台224座、配发国旗3200面、党旗1200面,切实让国旗、党旗“飘红”在边境一线;实施“红色喇叭”工程,边境应急广播体系让各族群众有了更强的安全感。扎实开展“升国旗唱国歌”“一家亲”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摄影、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唱响“心向中央、振兴边疆”的主旋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狠抓典型示范引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村寨、进家庭等,创建省级示范单位31个、市级13个、县级28个;在“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中创建示范户500余户。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为契机,打造1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腾冲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中心,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带。三是繁荣文化增进认同。深化边境“国门文化”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智慧化水平,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文化在边境村落的影响力,沿边群众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认知率达90%以上,不断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法治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主持人】

    今年5月19日至20日,全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我市腾冲市召开,对我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阶段性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那接下来,我市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会怎么做呢?

  • 【嘉宾陈重泽】

    下一步,保山市将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确保年内率先初步建设的目标如期实现。把沿边村(社区)打造成为沿边地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村和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村,基本实现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边境防控、边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进一步巩固提升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 【主持人】

    现在全省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目的就是要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弘扬优良作风,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作表率、在担当作为上作表率、在勤政为民上作表率、在团结协作上作表率、在清正廉洁上作表率,真正以好作风开新局,汇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可以说没有好的作风,就跑不好新时代的接力赛。那我市民族宗教工作应该如何做?才能在工作作风上得到大转变、在工作效能上得到大提升?

  • 【嘉宾左键】

    今年以来,市民宗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一是强化学习聚共识。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和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逐条深刻领会具体要求和精神实质,形成共思作风转变、共议效能提升的浓厚氛围。二是健全机制搭平台。围绕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三个工作法”、改进办文办会办事流程、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细化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落地见效。三是真抓实干提效能。把“三个工作法”深度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等重点任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民族村寨、宗教活动场所、边境一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等开展调研督促4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困难问题20余件,选派2名干部常驻边境一线开展蹲点督导。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用好用活“三个工作法”,通过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以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工作效能提升。

  • 【主持人】

    朋友们,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保山融媒体互动访谈节目——《保山阳光政务》,今天做客《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的嘉宾是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他们将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主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参与节目互动,并提出您的问题或意见建议。

  • 【主持人】

    本期节目,市政府网站、调频FM98.7保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保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您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还可参与节目实时互动,直播热线:3037987、3038987,也可手机搜索“保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进入屏幕右下方的“看直播”,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参与问政。

  • 【主持人】

    节目播出前,我们的记者也先期对民族宗教工作作了一些采访,而且在我们的直播中,我们平台也不断收到网友的留言,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这些问题和咨询。

  • 【记者采访】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哈民宗局的领导,在我们家,我家爸爸是汉族,我家妈是泰(傣)族,我看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扎实好了,我就想问问像我们家这种情况,我个可以改成泰(傣)族?要是可以的话,我想咨询哈领导要咋个改?有些什么手续?个复杂?

  • 【嘉宾左键】

    我国现行民族成份变更执行的政策是国家民委、公安部于2015年6月份印发的《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这个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对于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的特殊情况,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云政发〔2020〕21号),将民族成份变更业务由原来公安、民宗两个部门分别受理、分别办结的服务群众方式,调整为由公安派出所统一受理、统一办结。公民变更民族成份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需提交申请书、公民本人及其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

  • 【记者采访】

    我觉得我们保山的文化还是额浓厚了,而且很多人都对这些比较关注呢,但是感觉有些怕是会失传了,举个例子,像一些老书了、什么乌铜走银了、做传统甄子了,裹背(背腰)了这些,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手艺了,我就想问问,个有一些合适的项目和政策来帮扶一哈?要不是太可惜了。

  • 【嘉宾郭美辉】

    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我们有项目扶持,主要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两大类。其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每个补助资金为15万元至20万元不等;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每个补助资金为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具体申报流程为:每年5月下旬,各县(市、区)在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申报,市级进行审核,于6月30日前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向省民宗委进行申报,最终由省民宗委确定补助项目名单。

  • 【网友留言】

    我是龙陵邦迈村的村民,我们村脱贫攻坚后,水电路都已经修了,现在想增加一点收入,发展一点种养殖,给有什么扶持政策?

  • 【嘉宾陈重泽】

    我系统的“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示范点项目可以对项目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进行扶持发展。如你们整个村有产业发展的基础,可以积极向乡镇、县民宗局申请纳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示范点项目给予扶持发展。

  • 【热线电话】

    我家娃娃中考结束,想报考保一中民族班,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政策?

  • 【嘉宾陈重泽】

    保山一中每年面向全市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招收高中民族生50人,招生名额根据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分配到各县(市、区)。招生录取时,参照保山一中县域择优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对布朗、阿昌、德昂、景颇、傈僳、佤、满、苗8种农村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降低10分录取,其他农村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降低5分录取。招收入学后,保山一中高中农村户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免学费、住宿费,并由市财政按300元/生·月的标准补助生活费(每年按10个月计发)。

  • 【记者采访】

    我家是腾冲猴桥呢,最近听说村上要搞小康村呢建设,么这些跟我们村民有些什么好处?个可以享受点什么政策呢?

  • 【嘉宾陈重泽】

    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市在沿边11个村(社区)实施2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标30项建设任务规划编制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的建设等方面总投资6.76亿元的496个项目。主要从2个方面开展建设,一方面实施一批水电路建设、两污处理、产业发展、5G建设、幼儿园建设等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另一个方面是实施一批人居环境提升、绿化美化亮化、一村一品等出亮点促提升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让沿边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全面改善,家园更加美丽。

  • 【网友留言】

    我们村子的寺庙太小了,请问一是否可以扩建,要是可以的话,改扩建怎样审批?

  • 【嘉宾郭美辉】

    按照《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应当经所在地县级民宗部门审批后,依法办理规划、建设等手续;宗教活动场所扩建、异地重建的,要报设立审批机关审批。即临时活动点报县级民宗部门审批,固定处所报市级民宗部门审批,寺观教堂报省级民宗部门审批。

  • 【主持人】

    好的,感谢各位嘉宾的介绍。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节目的最后,请左键局长代表市民宗局,向全市人民作出公开承诺。

  • 【嘉宾左键】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民宗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好用活“三个工作法”,全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全力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保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主持人】

    再次感谢今天走进直播间的各位嘉宾和参与节目的朋友。如果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继续拨打热线电话3037987、3038987进行反映。节目的最后,主持刘杨晓代表编导杨宇葳、监制仵猛、李京,感谢您的收听、收看!下期《保山阳光政务》节目的播出时间是7月6日,上线单位是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欢迎大家通过热线电话3037987、3038987说出您的问题、意见或建议,我们下期节目时间,再会。

非访谈时间,请于正式访谈时间内发言。
谢谢您的参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