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由保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融媒体直播访谈节目——《保山阳光政务》,我是主持人 。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
【主持人】
今天来到《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的是保山市生态环境局的嘉宾,他们将以“开好局、起好步,筑牢西南生态安全第一屏障”为主题,围绕“十四五全市生态环保目标任务,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保督察整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以及生态环保领域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您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五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的有关同志,也在线收听、收看节目,并做好了回复大家咨询的准备,欢迎您参与到节目当中。
【主持人】
本期节目,市政府网站、调频FM98.7保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保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您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还可参与节目实时互动,直播热线:3037987、3038987,也可手机搜索“保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进入屏幕右下方的“看直播”,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参与问政。
【主持人】
首先,请几位嘉宾通过电波和视频来与大家认识一下,有请。
【嘉宾】
大家好!我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立辉;
【嘉宾】
大家好!我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薛众;
【嘉宾】
大家好!我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明彦。
【主持人】
好的,欢迎各位的到来。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主持人】
自2018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保山则是提出了“紧紧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工作目标,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今天访谈节目一开始呢,先请各位给大家回顾一下,“十三五”期间,保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嘉宾】
薛众:好的,主持人,这个问题我来解答。“十三五”以来,保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以及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牵头编制完成了全市生态环境总体规划,重点领域规划,出台了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等实施方案,出台了保山坝区人居环境整治等8个标志性战役方案,为“十三五”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二是抓保护。坚持五个最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地、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确保了高黎贡山等自然保护地的生物生态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喝上了放心的水。完成12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全面开展55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圆满完成保山市1414个农用地土壤样品、167个水稻协同监测样品的采集等工作;完成全市138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的基础信息采集。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5121.7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6.87%。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申报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三是抓提升。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森林保山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增绿、补绿;以城市生态化和“四创两争”为目标,不断推进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实施了“三个万亩”、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改造、城市森林公园等建设,打造了一批特有的标志性生态景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为重点,全力推进特色小镇、美丽县城建设,为美丽保山提升了“颜值”。四是抓整改。“十三五”期间,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合计交办的89件举报投诉问题进行整改,均已整改完成,完成率100%。五是抓准入。也就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编制了保山市环境总体规划及五县(市、区)环境总体规划,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审批、把关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入驻。六是抓改革。出台了《保山市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工作责任离任审计,设立环保委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动力。七是抓宣传。坚持全民动员,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来,提高了全民的环保意识。八是抓资金。通过不断提高全市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工作水平,“十三五”期间,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45795.4万元,为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持人】
看来“十三五”期间,保山生态环境局开展了全面而又有针对性的工作,应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吧?或者说,究竟我们保山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们也想请嘉宾来介绍一下。
【嘉宾】
薛众:好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十三五”期间不断努力,圆满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具体表现为,2016—2020年,保山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9.45%、98.4%、98.9%、98.9%、99.2%,优级天数大幅增加;特别是2020年,优良率优于全国的87.9%,优于全省的98.6%;近三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1、20、19微克/立方米,保持在一个较好状态。全市8个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及以上,水质达标率为100%;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3大水系4个国考、4个省考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地表水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很好,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通过省政府考核,2017—20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地表水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各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未出现变差现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大气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2017、2018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水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2018、2019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2018、2019、2020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那么近期呢,2021年1月—8月,隆阳、施甸、腾冲、龙陵、昌宁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99.6%、99.6%、99.6%、98.7%、100%,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为29、18、20、26、18微克/立方米,各县(市、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达到国家规定的浓度限值,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市3个地级、5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率为100%;9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率为100%;13个省控断面中,叠水河桥为劣Ⅴ类,北海湖为Ⅳ类,未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其余11个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率为84.6%。
【主持人】
我们同时还关注到,“十三五”期间保山市、昌宁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腾冲市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永保桥”水站评为全国“最美水站”。可以说,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
【嘉宾】
李明彦:是的,可以说“十三五”期间保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保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也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除了刚才主持人提到的一些命名,全市还申报了51个国家级,73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2个国家级、7个省级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271所。同时呢我们还注重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心城市建成“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成了昌宁城北湿地公园、龙陵龙山湖公园、施甸太阳湖公园、腾冲欢乐湖公园等一批生态恢复治理项目。
【主持人】
这一说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啊,肯定与平时的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刚刚我们也提到,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把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入驻,这样肯定少不了和各类建设项目打交道,不知道你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嘉宾】
李明彦:好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们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在做好要素保障,服务项目环评审批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依法取消行政许可事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就是试生产、竣工验收、环评机构资质许可、部门预审和环评审批)到目前为止已经依法取消了4项,目前仅保留一项就是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二呢是下放审批权限。我们将市级审批的工业类项目投资从2000万元调整到了5000万元以上、非工业类项目从5000万元调到了1亿以上。三呢是创新工作方法。为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优化环评审批方式,主要是采取视频连线召开专家咨询会、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的对接等措施。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积极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四是对于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今年以来对照国家出台的2021版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1月1日起施行)。绝大部分社会事业与服务类项目,只要建设地点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都可以豁免环境影响评价。对那些环境影响小或没有影响、环境污染少或没有污染的建设项目登记表审批变成网上自行备案到逐步豁免环评,为企业项目快速“落地”简化了手续,提升了企业办事的便利度,为赢得市场商机争取了时间。五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们市生态环境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落实了“一窗接件受理”“最多跑一次”“首问首办”“一次告知”等工作制度,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就是环境影响报告书承诺审批时限为30个工作日、报告表15个工作日、登记备案当天就可以办结。
【主持人】
据了解,我们保山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也是走在全省前列的,是吗?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嘉宾】
李明彦:是的。为解决我们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的问题,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2019年我们投资1576.42万元建设了“智慧环保”信息平台,今年5月项目已经通过了初验。硬件方面,我们建设了生态环境指挥控制中心和11个微型大气、1个水质、1个非甲烷总烃、1个机动车遥感、3个高空视频监测点,同时配备了自动水质和空气取样设备;软件方面,建成生态环境数据中心、生态环境一张图、生态环境展示平台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管理、污染源在线监控等12个应用软件。在数据联通和共享方面,纵向接通省、市、县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横向接通了市林草、气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务等相关部门的矢量数据。项目2019年11月上云以来,6台云资源服务器运行稳定,其中20T标准云硬盘保证了数据存储,200T大容量云硬盘保证了机动车遥感监测5年图片、视频存储使用。项目达到等保二级测评要求,通过公安部门备案登记。试运行以来,与云南省资源环境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共享交换51万条,现场采集有效数据 1727万条(机动车遥感监测数据531万条、甲烷和非甲烷数据86万条、杨官小区水质监测点数据10万条、微型空气监测点数据1100万条)。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高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基础能力。
【主持人】
通过刚才的访谈,我们都了解到,保山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市民提出,保山的生态环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这里有一条留言,说是“前不久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了东河污染典型案例,不知东河目前整治情况如何,水质能不能恢复?”我想,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市民朋友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能不能给大家解答一下?
【嘉宾】
武立辉:好的,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一下。首先,非常感谢这位市民朋友对东河污染问题的关心和关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今年4月6日—5月6日,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期间共通报了云南省五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文山违建小水电敷衍整改问题、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问题、景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环境问题、玉溪杞麓湖污染问题、保山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我们保山的东河污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4月7日—11日到保山开展了下沉督察,交办了保山8个问题,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5个,正在整改3个。整个在云南督察期间,共向保山交办投诉举报件121件,其中:重点投诉举报件14件,已完成整改12件,整改完成率85.7%,正在整改2件;一般投诉举报件107件,已完成整改71件,整改完成率66.4%,正在整改36件。督察结束后,督察组对云南反馈问题涉及保山16个。针对大家十分关注的东河污染问题,自4月份问题通报以来,省级有关领导、省直相关部门和专家,多次深入保山东河调研督导、把脉会诊,保山市、区两级合力攻坚,目前,东河污染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开展了7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摸清流域底数。共排查东河干流95.4公里,坝区段支流30条。通过排查,摸清了东河流域种养产业发展、干支流排污口分布、排污企业分布及城镇管网建设等情况,发现中心城市城区污水管网错接、漏接1000余处。二是系统编制总体方案及专项方案。在省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编制完成了《保山市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整改目标任务总体方案》,提出了严格依法依规治理、提高截污及处理能力、严格清淤控源、加强节水利用、联动搞活水体、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6个方面42条措施。提出了3 个阶段的整改目标,近期目标为:到2021年底,东河(双桥、石龙坪桥、叠水河桥监测断面)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保山中心城市新增日处理4万吨污水能力,污水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到2022年底,东河(双桥、石龙坪桥、叠水河桥监测断面)水质明显好转,保山中心城市新增日处理1.5万吨污水能力,解决每日4.5万吨污水直排东河问题;到2023年底,双桥、石龙坪桥、叠水河桥监测断面水质脱劣。中期目标为:到2025年底,东河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效果,水质根本改善,双桥、石龙坪桥、叠水河桥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Ⅳ类。远期目标为:到2030年底,东河流域治理取得决定性成效,东河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Ⅳ类,东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上向好。三是大力实施水体联动项目。重点推进大柱山隧道引水工程,目前洞内土建工程已启动,洞外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力争12月底铁路运营前完成洞内土建施工。四是扎实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目前,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主体构筑物土建施工已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第三污水处理厂已于8月底如期建成投入试运行,保山坝区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提升到了9.5万吨,解决了第一、二污水处理厂溢流污水直排问题。五是对东河干支流开展清淤疏浚。截至目前,已开展东河清河整治行动40余次,共清淤4万立方米。大沙河等4条河道已基本完成清淤,小屯河老城区段等4条河道清淤工作正在开展,老城区截污管网清淤已完成17公里。六是加强监测执法。2021年6月,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2021年东河流域水质监测方案》,共布设了51个监测点位,按照东河干流每半年开展一次24项指标监测,其他支流和监测断面每月开展一次11项指标监测的要求,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定期开展东河流域水质监测。截至当前,已开展3次水质监测。客观来讲,近两个月以来,东河流域达标断面数量有所增加,不排除因进入雨季,汇入东河的水量增加等因素。我相信,通过各级、各部门对各项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东河断面水质将逐步取得实质性好转。同时,加大了对东河沿岸企业的日常监管频次,持续采取联合执法、“双随机”执法等方式对东河流域企业开展现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为东河污染问题整改保驾护航。七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目前已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600万元、2021年第二批排水设施建设中央基金投资预算1000万元。市财政今年安排5000万元,从2022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主持人】
好的,感谢武副局长十分细致的解答,让我们了解了东河的情况。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也是政府给予百姓最好的福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工作,包括各项环保工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接下来我们关注一条留言,这条留言关注的是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说是“近几年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乱排现象比较突出,治理难度也大,保山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嘉宾】
薛众:好的,这个问题我来给网友做解答。记得2020年的前一期访谈,也有一条类似的留言。的确,在当前的提升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当中,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点多面广,治理基数大、底子薄,已成为保山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短板。一直以来,保山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约3.7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当前,通过多年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6847个自然村中已经有3000个左右的自然村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已超过40%,在全省16个州市中居中上水平。下一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污水治理主要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一是抓规划落实。以县域为单位,科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处理、先易后难、梯次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为本、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对农村生活污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梯次实施、统一管理。二是抓试点示范。积极探索不同村庄规模、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地理位置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筛选符合保山实际的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治理技术。三是抓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申请力度,做到实施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更大支持。同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是抓运维监管。坚持建管并重,做到三分建、七分管。强化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评估与督察考核工作机制。五是抓宣传教育。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力度,使农村居民真正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体,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主持人】
那么,总体来说,关系群众起居生活中的污染防治,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保山在这方面,还有哪些有力的举措呢?
【嘉宾】
武立辉:这个问题由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十三五”期间,我们一是严格环境准入。编制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抓手,严格项目准入审查,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做到准入严审、过程严管、违法后果严惩。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治理”的要求,全面部署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8个标志性战役,全面抓好生态修复、扬尘污染、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战役,加快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突出问题。三是不断强化监管执法。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建立了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和行政处罚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2016年—2020年全市信访案件数2525件,办结率100%;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数298件,处罚金额2288.7万元。执行《环保法》四个配套办法案件45件,其中:查封扣押8件,限制生产、停产整治28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9件。同时,大力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淘汰国三排放标准老旧柴油货车1258辆。四是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全市共有6个监测站(1个2级站、5个3级站),完成国家标准化达标建设。建成了覆盖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6座,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4座,水、气监测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五是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垂管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实现了县级人、财、物的上划,完善了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体系建设,建成了保山市“智慧环保”信息平台,提高了环保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主持人】
让我们继续关注留言。有网友留言说“近一两年来,青华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什么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嘉宾】
李明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应该说是与近年来保山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密切相关。随着青华海城市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青华海鸟类从2016年的170种增加到目前的309种,成为全省鸟类种数最多的湿地公园。青头潜鸭、黑鹳、彩鹮等珍稀明星鸟类频频登上央视,今年以来,被中央电视台采用23次,累计时长19分45秒。人民网、央视网为青华海创建了4次微博话题,2次登上了热搜,累计浏览量突破9000万,成为我们保山的生态形象和名片,受到各级各类媒体高度关注。
【主持人】
感谢各位的详细解答和介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记者采访录音。
【录音】
汉庄镇彭海社区村民:我们这边是汉庄镇彭海社区,这边有一家创业金属制品厂,他们家喷漆对环境污染太大了,因为老人小孩天天在家里,那个味道会对老人小孩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请你们尽快过来处理一下。
【嘉宾】
武立辉:感谢这位朋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您投诉的情况我们会安排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一是该金属制品厂要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喷漆作业,并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二是加强环保设施维护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达标排放;三是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谢谢。
【主持人】
继续来听录音。
【录音】
板桥镇北汉庄村民:你好,我是板桥北汉庄的村民,我们这里村公所对面有家洗衣厂,他们经常晚上洗东西,洗到晚上一二点,把我们整了一家子的睡不成,第二天做活的做不成,读书的读不好,真正不有办法了,请你们帮处理一下。
【嘉宾】
武立辉:针对这位群众投诉的情况我们会安排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要求洗衣厂一是对噪声源进行隔音降噪处理,确保噪声达标排放;二是我们将加大对洗衣厂的监管力度,同时对噪声扰民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处理,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合理调整洗涤作业时段。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主持人】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要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进步。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十四五”期间保山市将如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嘉宾】
薛众:好的,主持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将保山市建成生态安全稳固、环境质量优良、产业绿色转型、资源利用可持续、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与公众诉求相适应、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优化,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围绕高黎贡山生物生态保护,全面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展现中国西南种质资源战略价值,着力提升高黎贡山地区生物生态安全管护能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成国内一流国家公园、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强重点生态空间保护监管,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夯实全市生态安全基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牢守环境安全底线。坚持主动防控和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环境风险源头防控,推进危险废物、化学物质、重金属、新型污染物、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开展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消除劣Ⅴ类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25年,国控、省控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率达到90.9%以上,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2%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五是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智慧环保为抓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健全绿色发展激励机制,推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落地见效,着力构建政府有力、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格局。六是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保山的129个问题和16件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到位。
【主持人】
说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筑牢西南生态安全第一屏障。今年3月28日至29日,省委书记阮成发率队到高黎贡山调研,并在腾冲主持召开了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及边境安全会议。阮成发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历史责任,应急谋远相结合,标本兼治两不误,持之以恒抓落实,坚决保护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牢牢守住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主持人】
那么,高黎贡山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又被称为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能不能给咱们市民朋友介绍一下情况?
【嘉宾】
李明彦: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0.52万公顷,保山段面积8.14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5%。保留着大量原始的、未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灌丛、草甸等生态系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分布有10个植被型、5700种维管束植物、3300种动物,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在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们保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加强高黎贡山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以建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为契机,以各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为抓手,着力推进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确保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
【主持人】
那么,省委、省政府于2021年5月12日在保山市组织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保山市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关于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
【嘉宾】
李明彦: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极为重要,云南要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保护好高黎贡山的生物生态安全是重大任务。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千方百计筑牢防线,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强动植物保护和疫病防控,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力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是要摸清底数。盘清高黎贡山水域、森林、湿地、山岭、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以及各类功能区人口分布的“家底”和生物生态安全底数,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要科学规划。要合理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从规划层面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体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三是要迅速提升管护能力。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综合执法工作力量,加强巡护和边境管控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四是要推进国家公园申建。确保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家公园,建成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五是要加强科技支撑。构建完善高黎贡山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积极创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重点实验室。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8月2日市委办和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关于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8项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自然保护地保护行动;二是开展生态修复行动;三是开展自然灾害防控工作;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五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六是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七是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机制;八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8项工作就是8个抓手,为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打下了基础。
【主持人】
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将于今年10月11日—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中国昆明举行。保山作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如何参与大会的相关工作?
【嘉宾】
李明彦: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保山市筹备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开设宣传专栏。今年上半年累计推出稿件155期。三是加大媒体宣传。今年上半年市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共发布信息、新闻、通告等887篇(条)次,报纸专栏稿件34期。积极组织市县媒体参加COP15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目前已向省级推荐7部短视频。四是制作宣传画册和电影。拍摄完成《鸟类天堂青华海》,制作完成《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图鉴》,制作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电影《花开高黎贡》。五是开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促进农业和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中国腾冲项目。该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入选的中国案例区域。项目成果拟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相关平台、以及CBD COP15大会上展示。
【主持人】
好的,感谢各位嘉宾的介绍。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更深切地感觉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环保工作更是直接面对和服务群众。所以,节目最后,想请薛众副局长代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干部职工,向全市人民作出一个公开的承诺。
【嘉宾】
薛众:好的,主持人。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贵品同志的委托,在这里,我们再次感谢大家对保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整个系统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条工作主线,按照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要求,结合保山实际,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始终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维护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守护好保山的蓝天、良田、沃土,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擦亮保山生态名片这块金字招牌,让美丽的保山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土壤常净。
【主持人】
谢谢各位嘉宾,我们也期待着通过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的工作目标,共建美丽中国、美丽云南,共创更加美好的保山。
【主持人】
再次感谢今天走进直播间的嘉宾和参与节目的朋友。如果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继续拨打热线电话3037987、3038987进行反映。今天节目中还没能及时回复的问题,我们会在FM98.7下周三的同一时间为您答复,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主持人】
节目最后,主持人杨晓、宇葳,代表编导刘建英,监制仵猛、李京,感谢您的收听、收看!下期《保山阳光政务》节目的播出时间是9月29日,上线单位是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欢迎大家通过热线电话3037987、3038987,说出您的问题、意见或建议,我们下期节目时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