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降雨量骤增,防汛形势严峻,施甸县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快行动,落实落细防汛减灾、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全力以赴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全力守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县公安局
为进一步加强汛期安全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连日来施甸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组织警力对辖区重点单位、场所、道路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检查。

工作中,民警重点对民爆物品储存库、学校、医院、自来水厂是否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同时对各企业负责人提出要求:一是要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时刻从思想上绷紧安全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严格执行和遵守雷(暴)雨天气的值班保护制度,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是要制定详细和完善科学的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加固和更换老旧设施设备的使用,切实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管理,民爆物品储存库要密切关注存储环境、注意防火防盗防潮。三是要加强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民爆仓库要严格按要求做好出入库人员、民爆物品的登记管理,坚决确保汛期安全。



此次检查共对辖区5家民爆炸药仓库、1家自来水公司、2家医院、4所学校等重点单位、场所开展安全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筑牢了重点单位、场所安全生产防线,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平镇
在太平镇太平村,镇村干部身穿雨衣,手拿工具冒雨前行,仔细排查,引流山水、疏通坝基积水、清理排水沟。重点查看通往水库的沟渠、道路是否堵塞、通畅,山塘水库坝体是否存在裂缝、脱坡、坍塌,溢洪道是否有坍塌堵塞现象。蒋家村、绿水村在发生山洪灾害第一时刻,下沉干部30多人组织防范工作,对重点区域不留一户进行全覆盖巡查排查,及时组织转移避险,对暴雨重点落区出现安全隐患点按照“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原则,坚决采取转移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太平镇18个村(社区)正在全面拉网式排查汛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密切关注雨情、汛情,注意防范强降雨引起的自然灾害,齐心协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筑牢汛期“安全堤”。
摆榔乡
摆榔乡面对近日来多发强降雨天气,结合摆榔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和特点,及时组织工作组对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4个水库、保山坝大型灌区摆榔区域工程建设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通过召开户主会,向村民宣传汛期防范地质灾害知识,通过街子天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提升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摆榔乡汛期防汛安全提醒告知书》和微信工作群宣传最新气象预报,提醒群众及时做好防范准备;组织村组干部、地质灾害监测员进村入户开展汛期安全防范宣传,做到“全覆盖式”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


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杜绝离岗、脱岗问题。建立“乡、村、组、户”专人负责的四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密切监视、科学调度。加强对辖区汛情监测,强化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将防灾责任层层压实。
酒房乡
连日来,酒房乡全力以赴应对暴雨洪涝灾害,时刻紧绷防汛“安全弦”。组建乡村应急救灾队伍11支159人,清点应急防汛物资,强化应急准备,建立上下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将防汛责任落实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排险、抢护救援、转移安置等各个环节。



全乡乡村干部全员进入战备状态,由党政班子成员带队,村干部、地质灾害员、小组长、机关干部等下沉一线,深入对辖区内的坝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危旧住房、切坡建房、矿山企业等区域开展全面“拉网式”巡查,及时排查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对辖区内道路边坡塌方、沟渠堵塞等现象,及时组织群众进行清障清淤。


乡党委政府、各村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认真履行防汛减灾岗位职责。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到点到人到事,确保各种险情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应急广播、短信等多形式、多渠道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和加强识灾避灾知识宣传,提醒群众做好防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