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主动作为,发挥好定点帮扶、滇沪协作以及挂包干部的积极作用,采取直接采购、直播带货、帮助销售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内购、外销并举促进核桃、茶叶、大米、食用菌等高原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在昌宁县小河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米加工厂,分拣稻谷、碾米包装,工人师傅正在忙着为西南大学后勤集团定点采购的大米备货,这次西南大学一次性与合作社签订了400吨优质大米采购合同,占到了合作社全年大米产量的三分之一。拓宽了销售渠道,让当地绿色生态优质大米的平均销售价格比平时的销售价格整整高出了0.2元,直接带动100多户水稻种植户增收。“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加工的过程中我们用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希望把我们高质量的大米推向全国各地,增加我们当地农民的实际收入”,昌宁县小河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润斌激动地说。
同一时间,昌宁润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员工也在忙着为西南大学生产加工收购好的菌子产品。“这次西南大学向我们公司采购的云南八珍菌汤包是由我们本地农户种植的羊肚菌、姬松茸等八种珍稀食用菌搭配而成的。这次西南大学向我们公司一共采购了一万多份的八珍菌汤包,价值人民币50多万元,此次消费扶贫效果非常良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好的赞誉”昌宁润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健介绍
今年以来,定点帮扶昌宁县的西南大学组织后勤集团、工会和学校企业等直接采购昌宁大米400余吨、茶叶73.8吨、核桃、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5100余份,总金额超过700万元。“下一步,西南大学将通过进一步遴选昌宁优势特色农产品,通过我们和重庆市新世纪、重庆重百等大中超市和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合作),进一步对接昌宁的一些消费合作社或者一些批发经销商,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昌宁农产品走出昌宁,走向重庆,乃至走向全国”对于持续推动消费扶贫工作,昌宁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西南大学帮扶昌宁干部谭志友有着深入思考和长远打算。
同样,定点帮扶昌宁的东北大学则依托信息技术优势,搭建消费扶贫载体——“东大扶贫昌宁农特商品爱心认购平台”, 开设“昌宁京东扶贫馆”, 与中国农行签订共同帮扶协议,搭建“定点扶贫特色小店”,打造面向智慧农业的云上昌宁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撮合线上、线下助农销售额达到926万元。“自2013年东北大学定点扶贫昌宁县以来, 我们一直把脱贫攻坚和电商发展相结合,陆续开展了企业孵化和电商培训等等工作,我们所打造的一套智慧生态链系统打通了物理阻隔,畅通了销售渠道,把我们昌宁优质、绿色、生态的农产品搬到网上,帮忙销售出大山,走出了大山”昌宁县田园镇副镇长、东北大学帮扶昌宁干部高大鲲说。
昌宁县是农业大县,全县有核桃180万亩,居云南省第一位。2019年核桃挂果面积125.5万亩,产量8.4万吨。有茶园31.33万亩,年产量2.84万吨,居全省第三位。此外还盛产优质大米、热带水果等。为了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昌宁县采取“搭建购销平台”畅通渠道、“以购代捐”促进消费等具体措施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大米、茶叶、核桃等一批批昌宁产出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搭上消费扶贫的高速列车走出昌宁走向上海、重庆、沈阳等全国各地,将产品与市场有机对接起来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