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7日,省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保山市隆阳区名列其中。这一天,98万多隆阳区各族干部群众已经盼了很久很久。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隆阳区将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
底气,来自于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2012年,隆阳区被国务院确定为“滇西边境山区”片区县之一,全区有7个贫困乡、11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537户95276人。截至2019年末,1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脱贫退出20309户9067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29%下降至2019年的0.65%。
底气,来自于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成绩单。近年来,隆阳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9年,全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846元和13843元,增长8.2%和11.2%,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易地搬迁,挪出穷窝窝
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平坦的道路、一座座整洁的校园,以及设施齐全的医院、功能完善的村(社区)服务中心、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行走在隆阳区各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处都能看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
“以前住在大山里,就医就学都不方便,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好了,住上了楼层房,不用再为吃穿发愁,这得感恩共产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从辛街乡龙洞村搬到邹里社区梦想家园集中安置点的蒋和林感慨地说。
蒋和林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前因母亲病重,欠下了上万元债务,自己又不能外出务工。如今搬进了新家园,社区给他介绍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他还担任了邹里社区梦想家园集中安置点第一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蒋和林的生活变迁,是隆阳区在辛街乡邹里社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映射出安置点1144名贫困群众,从全区5个乡镇“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之地,到“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蝶变历程。
辛街乡邹里社区梦想家园集中安置点距乡政府、中小学校、卫生院600米,到高速路入口和保山机场仅5分钟车程,到保山城区有4班次公交车在安置点停靠,群众出行十分方便。不仅如此,安置点距保山工贸园区仅10分钟车程,群众入园就业条件便利。
“这样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谈起现在的新生活,搬迁群众由衷感叹。
2019年7月,国家发改委肯定了隆阳区邹里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推广。
隆阳区山区群众的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隆阳区瞄准居住地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发展生产困难的贫困地区,精准锁定对象、精准执行政策、精准规划安置,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隆阳区按照“能大不小、能城不村、能平不坡、能多层不独院”的思路,精准锁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对象3984户18864人。目前,全区43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建成,搬迁群众全部入住。
与此同时,隆阳区还围绕“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的目标,全面排查辖区内农村危房,分类制定补助政策,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思路,投资5.8亿元,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6575户、非四类对象无力建房户615户和农房抗震改造1006户,实现所有贫困户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
按照省市要求,隆阳区积极作为,2017年将高黎贡山移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实现困难群众迁出深山、安居乐业。通过强组织,确保“搬得出”。在安置点设立党支部,组建村民小组,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和服务作用,实行“八包”责任制,做实群众工作,确保应搬尽搬。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4个,实行区级领导驻点督战,目前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和搬迁入住任务,让895户4911名群众摆脱贫困。
通过重管理,确保“稳得住”。实行“双点长制”加强管理,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重塑群众生活习惯,引导群众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彻底解决失管漏管的问题。
通过抓帮扶,确保“逐步能致富”。通过劳务输出、建扶贫车间、发展规模农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途径,实现稳定就业1430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从根本上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如今,在高黎贡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扶持下,少数民族移民搬进安置点,开启新生活。同时,通过在安置点建设咖啡、冷链物流、新型建材、水果分拣包装4个扶贫就业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就近就地解决了千余人的就业问题。此外,还将849户,2922名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043名搬迁群众子女就近上学,真正实现了从刀耕火种到融入现代生活的千年跨越。
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遗留几十年的老问题,让群众安居下来,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为民实事。隆阳区的“搬法”,搬出了奇迹!
产业扶贫,敲开致富门
打好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如何在产业扶贫上提升精准度,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关键。
“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多年来,由于受交通、资金、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隆阳区农业产业“小、散、弱”特征突出,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农产品加工方式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企业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不仅关系隆阳区贫困群众脱贫,而且关系到全区各族群众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
这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怎么种、如何卖?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必须来一场生产经营方式的大变革。这就是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隆阳区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努力使贫困群众高质量稳定脱贫。2017年实施产业项目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4.79亿元,实施产业项目312个。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健全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区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达220个,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20909户贫困户,已全部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形成了发展共同体。
各乡镇的好做法不断涌现。西邑乡依托生猪养殖和外调生猪的产业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养殖户为主体,与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万户富”生猪发展联盟,创新生猪“三养”模式,即“母猪寄养”“仔猪赊养”“仔猪托养”,有效解决了养殖户因资金、技术、市场价格等因素不敢养、不会养、不想养的难题。
2019年,西邑乡“母猪寄养”模式带动180户贫困户寄养母猪540头,户均纯利润达2.8万元;“仔猪赊养”带动了181户贫困户赊养仔猪4880头,户均利润达4.2万元;“仔猪托养”模式带动36户贫困户托养仔猪1140头,户均利润达1.2万元。
产业是脱贫之基、强农之本、致富之源,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
潞江镇江东村位于怒江东岸,由于自然条件差,产业规模“小、散、弱”,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改变,从2014年开始。这一年,潞江镇为村里引进了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种植火龙果,让贫困户与公司建立命运共同体,使村民的“一份土地”,实现了土地流转、务工、管理绩效、村集体、农家肥销售“五份收入”,当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群人,种法不同,效益大不一样。目前,兴邦公司在江东村累计流转土地1500亩,截至2019年已兑付村民土地流转金800余万元,仅此一项,户均收入7万元。兴邦公司还长期聘用17名管理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人,月工资3000元以上。同时,兴邦公司将1500亩火龙果基地分成60个责任区,由60名村民进行专人管理,其中贫困户38人,月平均工资3000元。
如今,江东村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火龙果,真正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2019年,江东村(火龙果)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一个个生动例子的背后,是隆阳区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立足实际,提出了“重大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富民,龙头带动、长短结合、务实脱贫”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成为全区各级各族群众的共识,并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农村“产业革命”。
与此同时,隆阳区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50个,实现消费端和原产地线上线下直连。2017年,隆阳区被商务部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隆阳区是云南省咖啡产业特色县,是“保山小粒咖啡”的主产区,全区有1.56万户农户种植咖啡。全区共有绿色有机认证咖啡基地6个,基地面积9903.6亩。2019年,全区有咖啡经营企业26家、注册商标26个、网上店铺60多个。2019年咖啡出口额1.9亿元,电商销售额达1.8亿元,咖啡已成为隆阳区目前出口创汇最多和电商销售最多的农特产品。
就业扶贫,打出组合拳
位于隆阳区水寨乡易地扶贫搬迁集镇安置点的水寨乡沃龙鞋业标准化厂房里,29名工人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正赶制一批发往国外的皮鞋订单。
3年前搬迁到水寨乡集镇安置点的农户杨芬说,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杨芬的老家住在距水寨乡集镇8公里外的上江边村山底下村民小组。2017年,她家和来自全乡7个村的3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搬到集镇安置点。保山沃龙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在安置点建好后,杨芬参加了一个月的岗前技能培训后,成为扶贫车间的一名鞋面缝制工。
聊起现在的收入状况,杨芬说,扶贫车间工资发放采用“底薪+计件提成”的方式计算,动作较快的人收入高一些,一般的人每个月也能挣到2000多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隆阳区大胆探索、灵活施策,送车间到村、送岗位到户,把搭建就近就业载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让贫困群众通过就业,打通脱贫路,奋力奔小康。
为保障困难群众稳步增收,隆阳区探索构建了致富带头人、劳务经纪人带动就业一批,服务平台推荐就业一批、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一批、入园入企就业一批、劳务输出推动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安置就业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的“八个一批”立体就业扶贫模式,累计开发、挖掘、收集各类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5万余个;建成扶贫车间26个,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务工744人;累计对外输出贫困劳动力10817人。
隆阳区精心培育了农村劳务经纪人62名,他们通过“一帮几”“几帮一”等形式,引导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向省外转移。芒宽乡的李三益,2019年带领当地140多名群众赴浙江务工,蒲缥镇黄泥村熊雪林带领周边劳动力80余人赴北京务工。
据了解,目前隆阳区累计开发聘用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4196个,其中依托沪滇劳务协作开发880个、利用就业补助资金增设1246个,争取上级生态护林员岗位2070个。
截至2019年底,隆阳区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21152户54533人,就业36312人,就业率达66.6%,做到具备就业条件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
为助力贫困户走出“信息洼地”,隆阳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就业扶贫”新模式,按照“即时、互动、精准、易操作”的原则,在保山市率先开发了就业扶贫系统。该系统于2019年8月8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有800余家企业线上提供就业岗位两万余个,涉及区内外、省内外各行业各领域,真正满足了不同求职者的差异化需求,并有3400人次利用该系统找到了工作。
隆阳区还紧紧围绕“技能培训强素质”的目标,明确就业培训是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前置条件和有效保障,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按照行业和工种将任务分解至区直各部门,实行分类分片培训。目前,全区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9.5万人次,实现培训全覆盖、无死角。
智志双扶,激发新动能
隆阳区山区群众的贫,贫在教育、医疗、住房短板突出。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隆阳区采取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方式,着力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并具有特色的义务教育发展新路。
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4.4亿元,新建校舍16.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24.3万平方米,完成设备采购类投资5598万元,完成D级危房消除和C级危房改造任务,实现了贫困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网络班班通,农村学校硬件条件明显改善。2018年,隆阳区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如今在隆阳区广大乡村,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最美的风景是学校,最好的设备在校园。
教育是拔穷根的根本之策。近年来,隆阳区坚持“双线六长”责任制,即政府一条线,区长、乡长、村长;教育一条线,局长、校长、家长。同时,建立健全日查、周报、月清和动态监测、台账销号、失辍学报告、领导片区负责、信息互通、结对帮扶、家访登记、临时工作专班、群众监督10项制度,确保留得住、学得好。
与此同时,隆阳区还建立流失学生、潜在流失学生、学困生“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完善“一生一案”控辍记录,对不能到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实行送教上门。
截至目前,全区小学入学率99.99%,初中毛入学率103.69%,高中毛入学率88.12%,学龄前儿童毛入学率87.6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58%。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6350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就读,无因贫失学辍学和因学返贫现象。
在隆阳区的广大乡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等励志标语随处可见。
隆阳区在全区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群众感党恩、记党情、跟党走,补足贫困群众的“精神之钙”,全区乡村风貌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扶贫先扶志。在脱贫攻坚的火热现场,隆阳区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高扬精神旗帜,注重典型引领。丙麻乡太和社区贫困户蒋从瞿,2018年脱贫“摘帽”。眼看着村里的变化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心潮澎湃,于是花了数天时间,由衷地写下一则《十谢共产党》的顺口溜,瞬间在全区干部群众中传颂开来,激发了贫困群众的不竭动力。
曙光在前,重任在肩。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今年4月,隆阳区以零错退、零漏评通过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较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今后,隆阳区将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