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昌宁:林下中药材种出“双丰收”

发布日期:2024-04-19 08:23     来源:昌宁发布      点击量:

近年来,昌宁县依托良好生态资源,积极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在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药材产业发展到亿元规模以上。

清明时节,随着万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中药材也到了管护关键期。昌宁县田园镇茶花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内,基地负责人张国才夫妻俩正抢抓农时,挖穴、压苗、回填、覆土,忙碌身影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来早,万物春耕起”的景象。

“发展哪些类目的品种,我们遵循本地原有的原则,选育几个比较好的,用量比较大的,比较适宜生长的,这样来发展。” 张国才介绍,2016年,自己在一片青山密林起步发展中药材种植事业,主要种植黄精、心叶白合、百部、血色通、重楼、红豆杉、红花油茶等品种。七年之后,密林依旧,只是林下多了占地150余亩的繁茂药田。

趁着春日暖阳,张国才夫妻俩穿梭在林间,察看着药材长势,以便确保药材的纯净和高品质。被誉为“黄金之根”黄精是他们种植的一个主打品种,在林下找到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每一株都长得饱满肥硕;心叶白合同样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张国才说:“去年,单单黄精一项,大概有5到6吨的产量,价格也还是比较可观的,大约能收到20元1市斤。”

张国才还积极探索中药材的加工,力求将中药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目前看,药材的销路我们没有更多的担忧,因为我们有个实体店,主打的就是药膳,有些客户到山庄里边尝到了、体验到了,还会顺便带走一些。”说到销路,张国才信心满满。

张国才只是昌宁众多林下“药农”之一。近年来,昌宁县因地制宜,深入推进中药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道地药材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采取“政府引领、公司带动、基地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草药植业,推动中药材产业全链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以“林+药”为主的林下产业发展新路子,中药材种植加工成为昌宁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色产业。

截至2024年2月,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2000亩,分布全县13个乡镇,干品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预计超过1亿元,其中重楼、红花发展成为千万元级产业。目前,全县有24个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6000多户,中药材产业从业人数达上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以上。

据了解,昌宁县将强链补链,推动中药材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