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8735799-9-/2018-0606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公开目录 | 市政府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8-06-08 |
文号 | 保政发〔2018〕11号 | 浏览量 |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8〕6号)有关规定和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目标
到2020年,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档案建设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数字化保护工程全面实施,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市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全面启动;力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增至4项以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增至32项以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增至160项以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人数达到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人数达到6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人数达到220人;力争成功申报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达到3个,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传习馆(所、室)数量达到25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
将资源调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开展,使调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充分利用已有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调查方法和手段,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续状态、生存环境、传承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更广泛、深入、系统的调查记录,及时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变化,为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组织参加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田野调查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适时整理出版调查研究成果。(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
(二)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逐步调整和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类别构成、民族构成和地域构成,逐步扩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努力形成以国家级和省级名录为重点、市级名录分布合理、县级名录基础良好的“金字塔”形结构。加强评审管理,将符合保护条件的项目分别纳入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积极推荐极具代表性和重大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因客观环境改变等导致变质变异或不再呈“活态”特性而消亡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组织专家认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更正或退出名录;对因保护不力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续状况恶化、出现严重问题或使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场所及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单位,经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调查核实,撤销其保护责任单位资格。(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
(三)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
注重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逐步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的民族结构、年龄结构、地域结构和知识结构。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研讨活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和创新意识。有条件的县(市、区)每年要发放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活动补贴,并逐步提高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活动补贴标准,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组织开展传习和培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有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和课程,并在招生录取上给予照顾,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后继人才。(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财政局配合)
(四)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有序推进“腾冲市滇滩镇水城傈僳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龙陵县龙山镇芒麦村蛮旦寨阿昌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启动市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区域公布为市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保护区规划纳入当地城乡规划,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中国传统村落、民族团结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小镇、特色小镇等项目规划的衔接协调,注重重点区域的历史风貌保持和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让广大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委农办,市民宗局、规划局、旅游发展委配合)
(五)实施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
对已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特别是历史文化价值高、传承困难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民俗等濒危项目和年事较高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采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妥善保存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记录成果。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参与项目和传承人记录工作。(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民政局配合)
(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共享
建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集成共享。按照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政策,在满足信息共享的同时,切实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权益。(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民宗局、财政局配合)
(七)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在社区、旅游景区(点)等建设中的作用。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以及传统医药类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支持家庭作坊式的保护传承,鼓励企业以保护核心技艺为重点的生产性保护传承。鼓励企事业单位与保护责任单位合作,对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展示宣传;鼓励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旅游企业等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条件“走出去”,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商务局、卫生计生委、外办、旅游发展委、体育局、文产办配合)
(八)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实现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加强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传习馆(所、室)建设。建立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鼓励各县(市、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或展示中心。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馆或展示中心建设与民族博物馆建设相结合。选择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且面临一定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支持其改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设施条件。(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民宗局、财政局、文产办配合)
(九)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水平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乡镇、社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要举办经常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图片展示、技艺展演、学术讲座等活动,向大众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部门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作为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发展等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传承方面的知识普及、宣传报道和景区(点)开放服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动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进景区(点)等活动。加强与地方电视台合作,开设专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宣传。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织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级各类宣传展示活动,不断提升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振传承人文化自信和自豪,将保山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向全国、推向国际。每年开展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编创优秀节目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重要节庆、重大活动期间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进一步扩大影响。(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科技局、民宗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旅游发展委配合)
(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和标准,并适时制定我市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推荐评审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标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申报、评审、公布、建档等程序。贯彻执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工作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档案建设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和规定,并适时制定我市相关制度和规定。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依法保护传承人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的征集和保管制度。(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关规定,每年听取1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列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保护优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
(二)强化部门职责
各级政府要支持文化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关规定,依法履行保护工作责任。文化部门要切实做好规划制定、监测评估、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改革、教育、民宗、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旅游发展、文化产业等部门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有效运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民宗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计生委、旅游发展委、文产办配合)
(三)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依法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统筹,积极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档案数据库建设、设施设备配备、调查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县级政府应当从每年旅游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旅游发展委负责)
(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和支持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组织,发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团结、动员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支持企业、民间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所、室),鼓励个人、企业或民间组织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捐资、捐物。(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
(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设立或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各级文化部门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和特点,优化调配系统内专业人员,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和代表性传承人,要采取培训、进修、研讨等方式,提高其文化素养、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市、县文化部门要结合“三区”人才计划,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骨干到县乡锻炼、帮助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编办、教育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负责)
(六)加大检查考核力度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参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文化部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评估,县级以上政府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进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委组织部,市考评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七)加强依法管理建设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制度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规划,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教学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作为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牵头;市法制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
保山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