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58735799-9-/2019-1217049 发布机构 保山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公开目录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发布日期 2016-08-2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中心城市“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保政办发〔2016108

 

 

 

 

 

隆阳区人民政府,保山工贸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保山中心城市“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88

保山中心城市“三个万亩”生态廊道

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保山,提升保山中心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实现跨越发展和永续发展,结合保山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分区、分级、分期建设,实现项目于201610月开工,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二、工作重点

(一)以规划统筹为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1统筹生态修复。以青华海生态湿地为“绿心”,通过东河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贯通保山坝子,串联青华海和沿岸社区调节城市微气候的生态“绿肺”;通过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形成东山、西山和北庙水库等环城市面山区域的环城森林绿廊;通过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联通东西向青华海生态湿地和东山公园绿廊、南北向田园风光带,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绿带。

2统筹交通基础设施。综合研究绕城高速、城市道路、景区车行道电瓶车道、自行车道、步行游道等慢行交通设施,形成安全、畅通、便捷、环保和高效的交通体系。

3统筹公共服务设施。按照生态斑块疏密组合和节点功能的人流集聚半径和密度要求,统筹给水、排水、供电照明、通讯、停车、休闲、餐饮服务、环卫、标识牌、引导牌信息牌和旅游公厕规划建设,构建科学合理、方便群众、统筹管理的公共服务设施。

4统筹环城休闲走廊。通过“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向金鸡、板桥、北庙、汉庄等地拓展,形成环保山坝子的环城休闲带。

5统筹河湖水系。对青华海、湿地、农业观光园、东山片区水体进行一体化统筹梳理,科学确定供水、防洪、排涝、截污等设计,通过东河改造、青华海取水口北移、排水口南移等措施形成“两河两湖”景观体系并确保区域水系互通和水体有效循环排放。

6统筹绿化配置。按照绿化、彩化、香化、美化“四化”要求,结合河滨、湿地、溪谷、山脊线等生态绿廊分区实际,细化不同高程、不同功能区的绿化苗木控制,利用具有保山本土特色的原生乡土植物科学合理搭配,采用地方性芳香、健康型树种和其他植物,体现不同的季相变化、色彩香味,构成闻香、观色、赏花、品果的点、带、面、网状绿廊空间系统,形成规模效应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

7统筹土方平衡。对各功能区地面竖向进行科学确定,在满足水体排放、地质安全、景观轮廓的前提下,确定各分区挖填土方、挡墙护坡和高程控制,将湖体、湿地和建设项目挖土进行合理选址搭配、堆填至东山,实现片区挖填土方平衡、土质改良和地质安全需求。

(二)以国家湿地公园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

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包括西湖、东湖、湿地公园和荷塘观光园,其中:西湖面积约1000亩,功能定位为城市综合型公园;东湖面积约1500亩,功能定位为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和荷塘观光园面积约8000亩,功能定位为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依托区域内纵横的水网和湖泊、湿地等滨水资源,融合“山、水、田、园、城”等要素,打造“有湖、有田、有荷、有渔、有塘”的景观意境,合理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滨水休闲、湖泊游览、环保教育、生物考察、动植物鉴赏、湿地生态观光等多种活动,发挥科普教育、康体健身、休闲度假等功能,形成保山核心地标,成为保山眼、世界窗,联动东城青华海、青阳片区,实现推动城市发展、一湖亮一城的目标。

(三)以保护田园风光为核心,高标准建设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

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面积约15000亩,功能定位为以现代农业、农业文化体验为主的都市农业公园。项目依托现有村落和田园风光,通过农田作物特色化种植、季相及色彩搭配,挖掘地方特色,将农业生产与产业孵化、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设置相应农业主题公园,实现农业“公园化、景观化、主体化”,构建“三产联动”的新农业体系及休闲农业集聚地,成为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目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以开展生态修复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

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面积约26500亩,功能定位为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项目通过“山脊戴帽子、坡面栽林子、沟底建坝子”的生态恢复措施,实施分类修复,在节点内部设置各类活动设施及健身设施、垂钓点等康体娱乐设施,开展历史文化、环保教育、生物考察、动植物鉴赏、攀岩比赛、自行车越野赛、森林探险、野外生存体验、定向越野、户外旅游拓展、亲子教育拓展等活动,发展环境教育、户外拓展培训、康体健身、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等功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承载保山市民哀牢圣山记忆回归山野林趣的重要场所。

(五)以片区水系统筹为措施,构建东河滨水绿廊

东河功能定位为以防洪、洪为主,兼有景观游憩及生态保育功能,弹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防护涵养绿廊、综合性带状公园。其中:保山中心城区10公里范围(南至沙丙路,北至板桥路)为综合性公园绿地,板桥镇2公里范围为带状公园绿地,蓝线控制1830米,绿线控制3050其余南北为风貌协调段,结合田园风光带,构筑生态涵养防护绿地,河道蓝线1830米,绿线50100米。通过加强东河滨水绿廊建设,使其成为保山中心城市一条防洪泄洪的安全廊道、一条兼具“蓄排用”功能的海绵廊道、一条康体健身的健康廊道、一条可游可憩的休闲廊道、一条独具保山农业特色的丰产廊道、一条缝合城乡发展的功能廊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人民政府统筹,隆阳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运输、水、农业、林业、旅游发展等部门以及永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永昌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动,统筹推进“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做好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制定、行政审批、招商引资、项目融资、建设施工、综合协调等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形成推进项目建设合力。隆阳区人民政府负责做好房屋和土地征收、土地流转等工作实施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市发展改革负责牵头做好项目立项、财政补助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争取等工作;市林业局负责牵头做好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规划设计、国家湿地公园及“三个万亩”涉及到的林地申报审批等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及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工作;市规划局负责牵头做好“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规划设计统筹、方案审批和规划服务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牵头做好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做好万亩东山生态修复工程主道路建设,对“三个万亩”生态廊道项目中符合部、省补助政策的农村公路,积极向上争取交通建设项目及补助资金;市水务局负责牵头做好片区河湖水系保障工作;旅游发展负责牵头做好创建A级旅游景区相关工作;市金融办、永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保山青华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永昌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牵头做好项目融资等工作,并积极引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以PPP模式参与项目建设。市区其他相关部门要围绕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好“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设。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

构建以市、区两级政府为主导,财政投入和吸纳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三个万亩”生态廊道项目建设运行成本平衡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和在“三个万亩”项目中规划配置、预留建设用地等方式,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农业、主题农庄、民俗文化、餐饮民宿等产业,多方面拓展投融资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强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并为城市未来发展留下空间。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推行PPP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民众、民间组织投资。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投资人,独资或合资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建设,承担项目负债,在特许经营期内开展运营、享受收益。

(四)营造浓厚氛围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自觉爱护生态廊道景观和设施的意识,倡导市民以实际行动维护生态廊道建设成果,让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共建生态文明、共护生态文明、共享生态文明的价值共识。抓好监督检查,市区水务、林业、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等部门要加巡视检查力度,加大对各种破坏、损坏生态廊道行为的惩处力度,严管重罚,确保廊道景观良好、设施正常使用,使人人成为美丽保山生态廊道的建设者、维护者生态文明建设“红利”的分享者。

(五)强化督查落实

市委、市人民政府将“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建设工作纳入对有关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工作纪律,狠抓工作落实。对涉及项目建设的有关单位,要按照2016101开工2018年底基本完工的要求,倒排工期和计划,细化工作任务,以扎实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推诿扯皮、影响全局的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