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为实体企业减负
(一)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一是“个税方面”。完成了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4个渠道的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完成对18033户扣缴义务人的预扣预缴操作流程辅导工作,完成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完成宣传辅导“3个100%”的工作目标。二是“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对74900多户纳税人开展三轮政策讲解培训,对重点企业上门辅导服务。完成了减免政策执行疑点数据监控、排查工作。三是“增值税改革方面”。对使用防伪税控系统的3654户一般纳税人和5700户小规模纳税人单独造册管理,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完成开票系统升级工作。全年通过申报数据实时监控,确保深化增值税改革平稳运行和推进。四是“社保费降率方面”。完成医保部门移交单位登记信息4067户,职工参保登记信息305428人;社保部门移交单位登记信息8848户,职工参保登记信息340658人,就业部门移交单位登记信息2280户。2019年(按征期统计,下同)全市合计减免税费140189万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减税政策减税49903万元,2018年到期在2019年延续减税政策实现减税1570万元,2018年减税政策在2019年翘尾减税34320万元,2019年新出台降费政策实现降费38827万元,2018年到期在2019年延续降费政策降费10624万元,2018年降费政策在2019年的翘尾降费4945万元。在上级和同级有关部门的督导和检查中未发现减税降费政策漏享或享受不足等问题,圆满实现了减税降费政策享受100%全覆盖、无死角的工作目标。
(二)着力实施节本降耗。全市全年取消、免征、降低、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涉企基金9390万元;落实国家部署延长执行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费率实施期限政策,2019年现费率为0.1%—0.95%;按照《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云人社通〔2019〕75号)要求,为符合条件的434户企业拨付资金1711.74万元,惠及参保职工30725人(困难企业稳岗返还4户,资金753.13万元,惠及参保职工1349人);执行阶段性企业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缓交住房公积金政策,企业降低缴存比例后少缴住房公积金39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95%;全市银行业机构当年累计发放民营企业(“私人控股+个人经营性贷款”)贷款163.64亿元,同比增长5.14%,贷款余额209.53亿元,贷款余额户数14.09万户。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累计减免过路费26000万元。对非硅工业企业执行优惠电价,制定了《关于2019年支持规模工业企业用电价格政策的通知》(保政办函〔2019〕15号),对用电量25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丰水期用电价格按目录电价降低0.10元/千瓦时执行,枯水期按目录电价降低0.04元/千瓦时执行,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减轻用电负担4005万元;着力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完成国务院提出的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再降低10%的工作任务,在去年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降低0.0669元/千瓦时的基础上,从2019年4月1日起,全市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降低0.046元/千瓦时,从7月1日起,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再降低0.01421元/千瓦时,全年一般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负担11506万元。
二、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三)稳住有效投资。全面启动实施“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行动计划,列入项目138个(不含省级打捆及跨州市项目),计划总投资2439亿元。围绕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等领域,编制完成了《保山市2019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实行县市区、重点行业部门投资目标承诺书制度,明确了各县(市、区)、重点行业部门的年度投资责任目标任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投资985.1亿元,增长18%,为全年目标任务的98.3%。
(四)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向上对接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截止12月底,共向上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15.5亿元,同比增长48.3%,目前已全部下达完毕。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10+3”PPP模式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9〕1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51+49”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9〕2号)等文件,加强银政企对接,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开展全市2019年新增专项债券申报工作,争取发行债券资金37.5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79亿元,棚改、土储专项债券33.8亿元,已全部到位并拨付至项目单位。积极组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发行工作,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共上报2019年第一、二批和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10项,总投资1636.9亿元,申报专项债券资金552.3亿元,其中用作资本金31.7亿元;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反馈,纳入2019年第一、二、三批国家支持计划项目39项,总投资608.1亿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30.8亿元,其中用作资本金4.8亿元。目前,已申报发行2020年度提前下达批次新增专项债券项目5项,获债券支持额度15亿元,已全部到位并拨付至项目单位。
三、打造“三张牌”走在全省前列
(五)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牌。印发了《保山市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打造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支持保山隆基单晶硅棒一期5GW生产线正常生产、加快推进二期年产6GW项目建设;推进三期20GW单晶硅项目落户保山。新增20GW单晶硅棒项目,由腾冲市、昌宁县各承建10GW的方式进行建设。全力推动“1+5”共建共享发展机制,促进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加强与通威、洛阳中硅等多晶硅生产企业对接,力争达成合作意向。加强与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对接,力争项目配套入园;将市工贸园区及“园中园”产业规划调整为:一个主导产业:硅基产业;两个辅助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轻纺产业。目前,相关园区入住产业按新的产业进行布局,规划已在调整中;规划区位于市工贸园区南部和东南侧,分为2个片区,规划总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其中:硅基产业核心区10平方公里,以晶硅加工为主的硅基产业基地;八鸭塘化工片区6平方公里,承接硅基产业相配套的化工产业项目。承接保山化工产业发展的项目,规划上报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等省里认定。
(六)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中药材、茶叶、咖啡、蔬菜、水果、坚果、肉牛和花卉八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331.23亿元,同比增49.68亿元,增长17.64%。中药材种植面积43.01万亩,产量3.28万吨,综合产值66亿元,增长15.32%;茶叶面积68.25万亩,总产量5.38万吨,综合产值64.59亿元,增长33.84%;咖啡面积13.65万亩,实现产量2.03万吨,综合产值10.53亿元,增长14.47%;蔬菜种植面积67.53万亩,实现产量95.67万吨,综合产值49.14亿元,增长19.62%;水果种植面积28.24万亩,实现产量18.85万吨,综合产值12.14亿元,增长23.42%;肉牛产量2.96万吨,出栏22.63万头,综合产值26.7亿元,增长10.9%;花卉面积14.62万亩,综合产值53.87亿元,增长9.88%;坚果面积460万亩,产量16.48万吨,综合产值48.2583亿元,增长12.64%。10个规模农业示范区共流转土地11.56万亩,种植(改造)10.09万亩(核心区4万亩),其中完成1万亩以上种植(改造)任务的示范区有8个,未完成2个(隆阳区森宝公司万亩中药材示范区、昌宁县中麒柑桔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涉及茶叶、银杏、咖啡、水果、中药材5类产业;1.72亿元专项基金已拨付到10个企业,基金到位率和使用率均为100%。新建成优质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蔬菜产量达15921吨,实现产值5125万元。围绕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确定到2025年全市出栏肉牛达50万头的目标,编制了《保山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保山市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意见》。确定了30个肉牛产业发展重点乡镇,明确了华中农业大学为保山市肉牛产业发展合作技术支撑单位。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9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1个。工商注册家庭农场1622个,年内新增19个;市级示范家庭农(林)场251个,年内新增认定34个。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59个,累计达3109个。提交“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申请企业20家,产品79个。其中:提交无公害产品认证申请企业5家,产品8个,提交绿色食品认证申请企业15家,产品71个。腾冲市评为中药材“一县一业”示范县,隆阳区评为咖啡产业特色县,昌宁县评为茶叶产业特色县。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龙腾沧江”牌茶入选2019年云南省“十大名茶”第九名,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美洲大蠊”、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制紫皮石斛切片”分别入选2019年云南省“十大名药材”第三名、第五名,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19年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省级财政已下达腾冲市1500万元“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专项经费,“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固定观测点工作经费4.4万元。市级财政下达打造“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奖励资金20万元,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经费50万元。完成《保山市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和《腾冲市滇重楼种植技术规程》2项保山市地方标准制定工作。DB53/T918—2019《高铁含锌酸性溶液中硫酸含量的测定》发布实施。蒲缥甜大蒜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机认证产品认证证书80份,获证组织51家。
(七)着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方面。一是推进卫生补短板项目。总投资27777万元的腾冲市人民医院扩建(二期)项目,已签订了项目协定书,资金已全部到位,主体工程已封顶。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已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门诊收费系统等内部管理系统。完成了以隆阳区人民医院、隆阳区妇幼保健院为主体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升级更新)建设项目,预留了各乡镇卫生院对接入口。启动了“腾冲市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一期工程,估算总投资4500万元;启动“保山市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完成方案制订,估算总投资8600万元。到2021年将完成保山市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三是探索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制定了《健康保山“2030”规划纲要》,印发了《2019年保山市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和《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成立保山市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的通知》。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围绕打造“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品牌,深入实施了“一部手机游云南、旅游厕所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品质提升、自驾旅游、康养旅游、全域旅游、文旅品牌塑造、旅游市场持续严打严管”九大工程。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50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8%。加大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名村的创建工作。腾冲市被列为全国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达到省级特色旅游城市和旅游强县标准,荣登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榜;高黎贡山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腾冲玛御谷温泉小镇、龙陵邦腊掌、昌宁田园生态旅游度假区达到了省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腾越镇、和顺镇、清水乡三家村等旅游名镇、名村通过省级验收。新增A级景区51个,其中3A级以上景区23个。和顺古镇创建5A级景区景观质量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列入创建5A级景区预备名单。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原乡栖花岭等8个景区创建4A级景区通过省级现场评定;腾冲云峰山、小江漂流、龙陵勐糯大寨、昌宁鸡飞温泉等23个景区被评定为3A级景区;加快提升创建了一批以中国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为主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编制了《保山市旅游提升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保山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内规划布局高黎贡山国家公园、高黎贡山茶博园汽车旅游营地等100多个项目,切实把保山优质资源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争取了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1个、投融资项目4个,青华海湿地公园、腾冲雅居乐曲石生态旅游度假小镇、高黎贡民宿特色小镇等40多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文化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31.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9.08%。大力推进温泉康养项目建设,打造全省温泉养生示范区。火山热海获“中国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称号,热海玉温泉、悦椿温泉村被评为中国首批五星级温泉,邦腊掌温泉获评“世界珍稀温泉”大奖。大力发展“旅游+中医疗养”产品,腾冲大健康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腾冲康旅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积极发展“旅游+健康运动”新业态,成功举办界头“花海”国际马拉松比赛,永子棋院、永子围棋品牌赛事分别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赛事称号,“中国远征军之路”获评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腾冲玛御谷至樱花谷旅游连接公路、高黎贡山茶博园五星级汽车旅游营地建成投入使用,康藤·高黎贡营地被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启动“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品牌宣传,组织赴成都、重庆、昆明、贵阳举办了保山旅游专场推介会,效果明显。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各类旅游展览、专项推广等重大推广活动,组织参加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并获最佳展台奖、最佳组织奖,加大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机场的品牌形象宣传力度,火山热海等4个景区获“我最喜欢的云南旅游景区”称号。利用“一部手机游云南”加大宣传推广,组织开展“高黎贡山茶博园深呼吸”、“山河壮丽70年,保山红色旅游线路推荐”等事件直播36场,“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深入开展。“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建设美丽保山走在全省前列
(八)着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美丽保山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美丽县城建设业务培训会,完成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方案、可研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全市“跨越发展主题+美丽县城建设专题”会议在昌宁县召开,详细分析了美丽县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标对表、精益求精、提速提效”的要求,以最务实的作风、最实干的精神推动美丽县城建设。2019年,全市美丽县城建设完成投资56.3亿元,其中:中心城市完成投资9.5亿元、施甸县完成投资3.4亿元、腾冲市完成投资21亿元、龙陵县完成投资17.5亿元、昌宁县完成投资4.9亿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云南省美丽县城的通知》(云政函〔2020〕5号)公布,腾冲市、昌宁县被评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九)着力推进美丽集镇建设。编制完成了《保山市美丽集镇建设意见》、《保山市美丽集镇建设流程》、《保山市美丽集镇评选办法》。开展了“美丽集镇”摸底调查,全市有16个乡(镇)的集镇所在地纳入“美丽集镇”创建项目储备库,初步排查储备康养小镇14个;9个省级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76.7亿元,其中2019年完成投资22.9亿元;新增就业1145人,新增税收0.82亿元,旅游总收入4.12亿元。腾冲和顺古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牌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玛御谷温泉小镇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蝉联第四届中国温泉金汤奖“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大奖。
(十)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共申报美丽乡村65个,其中:省级15个、市级23个、县级27个,目前省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核查评定中。
(十一)着力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6100万元的大保高速景观提升改造示范段(海棠路至建设路西侧)的工程施工及升阳路两侧3个街头广场景观提升改造施工;基本完成绕城高速绿化美化。完成创建50公里的国省干线。完成“美丽公路”县道120公里,乡道720公里。推进滇西旅游大环线保山境内段涉及里程300公里,其中泸腾二级公路是滇西旅游大环线中急需打通的路段,路线全长约130公里(保山境内段约95公里),正在编制可研报告;保山坝区旅游环线,廊带旅游公路及连接线已完成可研编制。全市规划开展重点公路路域环境绿化优化和周边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段23条762公里,全年累计种植乔木、灌木、花卉82435株,绿化草坪70455平方米,建成景观节点5个;取缔非公路标志标牌15块,拆除公路沿线违建、临建93宗6461平方米,清理广告牌2666块,清理乱堆乱放91处,清理垃圾521立方米,处理违法平交道口30处,完成投资11978万元。
(十二)着力推进厕所革命。城市公厕完工43座,消除城市旱厕27座,消除乡镇集镇所在地旱厕128座,69座旅游厕所已全部完工。按照《云南省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全市行政村驻地公厕改造提升任务297座,完成374座,达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验收标准的有100121座;72座学校旱厕(含沟槽式水冲厕)提升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
五、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十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0亿元,增长12%;批发业完成218.3亿元、增长12%;零售业完成338.6亿元,增长15%;住宿业完成14亿元、增长15%;餐饮业完成68.7亿元,增长17%。新增限额以上企业68户,服务企业奖补措施已纳入了2020年度市级财政预算,待预算批复后及时组织实施。制定了《保山市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建和开工物流项目9个,概算总投资约65.28亿元。目前全市有四A级物流企业1户,三A级物流企业2户。全市跨境物流工作已在保山、瑞丽和缅甸甘拜地、密支那、曼德勒、皎漂等地投资建设公铁联运和通用集散型物流基地。在缅甸组建物流境外企业3户;拥有快递品牌16个、快递企业及网点288个;邮政服务的营业场所90处,实现乡镇全覆盖,服务人口257万人。全市物流货运经营业户84户,个体运输户22741户,货车27469辆,从业人员46244人,货运量4687万吨;宣传和推广应用“云南道路物流公共信息”和“云南智慧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等平台,全市有1655辆货车加入平台,有效应用19486辆次。建设城市养老机构7个,农村敬老院5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36个,农村幸福院180个;养老床位8907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1张。
(十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积极落实云南省上市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向上推荐“金种子”备选企业5家,经过省级专家评审,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云南省“金种子”企业;协助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云南省资本市场发展专项资金,已获省级评审通过。同时帮助促进战略投资者引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保山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持有25%的股份。实施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对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3000万元,成功挂牌的企业奖励500万元,各县(市、区)也分别出台了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对腾冲市越州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发行债券实现直接融资的企业奖励30万元。二是3户企业2019年成功申报成为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目前全市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达93户。三是共计培育规模企业25户(新建16户,下升上9户),其中:隆阳区9户,施甸县1户,腾冲市8户,龙陵县1户,昌宁县6户。兑付2018年纳规的12户企业市级规模企业培育奖励资金108万元。兑付2017年四季度纳规及2018年纳规的19户企业省级纳规奖励资金380万元。四是2019年全市纳入全省工业转型升级“三个一百”重点项目20项,其中:重点新开工项目3项,重点续建11项,重点竣工6项。“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年内计划投资23.38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2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申报2019年省级技术改造及技术创新项目9个,获得省财政资金扶持232万元。五是共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1项,申请科技经费4700万元,到位经费2070.34万元,“水电硅新技术创新”、“复杂难处理铅锌矿选冶关键技术研发”、“咖啡鲜果加工技术设备推广应用”等一批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
(十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一是对照第一批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事项表,将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4种方式进行管理,办理“登记业务8388件。申请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1928户,核准1362户;申请全程电子化登记个体12494户,核准通过11211户。签发新设立企业电子营业执照3503户,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全市企业开办“一网、一门、一次”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开办企业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41万户。其中,新增企业3448户,新增个体2.07万户。二是全市“一部手机办事通”注册用户140098人,排名全省第9位;使用“一部手机办事通”APP办理事项38506件,排名全省第5名。在云南省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流转审批、服务事项92018件,其中:窗口接件办结事项28937件、网上申报办结63079件,回复处理政务互动154件(次),发布政务动态2018条(次)。推进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018229人次,受理政务服务事项2340684件,办结2338728件,按时办结率100%。开展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1728531件,其中:承诺件290011件,即办件1438520件。三是积极落实省、市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积极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稳重点、挖增点,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外贸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201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7亿美元、增长60%;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220亿元、增长21%。
(十六)支持壮大民营经济。一是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16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市GDP的51.4%;民营经济户数达13.3万户,同比增长8.1%;民营经济从业人员37.8万人,同比增长6.2%;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1亿元,同比减少4.4%。二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市级领导、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挂钩联系企业进行相应调整,推动领导干部挂钩民营企业工作开展。三是认真做好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款贴息资金兑付工作,分2批拨付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款贴息资金663.56万元。四是认真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纳入省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贷款项目258户(笔)、贷款金额31808.38万元。五是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全年按政策新发放4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500万元,贷款资格审核及发放工作由各级就业部门组织实施。2019年创业担保贷款中央、省、市级财政贴息资金均已到位并拨付至各县区财政局,到位资金6394.94万元。六是按照全省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聘请上海华彩咨询集团编制策划深化国企改革实施方案。编制组在前期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保山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实施方案》,经市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第79次会议讨论通过后,印发了《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保发〔2019〕18号)。方案中明确了统筹推进企业整合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等重点任务和财税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七是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探索通过发展混合所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活力。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出资入股、股权收购、股权置换、认购可转债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及企业经营管理。支持国有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非国有企业合作。全市混合所有制企业共76户、总出资额28.39亿元、混改面达30.6%,其中:控股企业60户、占比79%,出资金额20.93亿元、占总出资额的74%;参股企业16户、占比21%,出资金额7.46亿元、占总出资额的26%。
六、稳就业促消费
(十七)稳定当前就业。制定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9〕6号)、《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保山市财政局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千名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保人社联〔2019〕8号),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千名青年见习计划,帮助青年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全市已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09个,有895名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实际到岗参加就业见习,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750人的119%,支出就业见习补贴321万元;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8.09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6万人次的113.1%。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53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2.7万人次的278.9%;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74万人次,完成指标任务0.8万人次的217.5%。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预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指标任务4万人的141%,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39万人,完成指标任务0.5万人的278%。印发了《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保山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9年度高校毕业生培训计划的通知》(保人社联〔2019〕13号),完成创业培训605人,完成任务目标600人的100.8%;技能培训405人,完成任务目标400人的101%。
(十八)鼓励创新创业。2019年,全市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7205人(“贷免扶补”扶持4665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2540人),带动就业15694人,发放贷款99928万元。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105万元,带动就业166人。认定第八批保山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保山市技术创新人才5人、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药食同源”产品质量及品牌建设创新团队1个;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5个,市财政下达2019年众创空间专项资金200万元,开展了“2019年双创活动周”活动。举办了保山市“第五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培训,组织企业和团队参加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4项。
(十九)激发居民消费活力。制定了《保山市商贸领域优化供给激发潜力推进消费提质升级行动方案》(保商发〔2019〕37号);培育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68户;入驻京东云南老字号旗舰店老字号产品21个。2019年财政支持建设农贸市场7个,举办了第五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组织企业参加了南博会。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云南活动日”推介了保山小粒咖啡、茶叶等产品,并重点对“一座保山”公共品牌进行了宣传推介。纳入计划培育本市跨境电商企业12家,保山农村电商交易额、农产品零售额增长30%以上。电商企业达847户,新增51户;网店11390个,新增1948个,电商从业人员27597人。带动1.04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村淘带动560名贫困人口就业。依托在社区建设“新农业扶贫种植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一村一品+农业经纪人+贫困户+农产品商品转化器+全渠道销售网络”的电商扶贫链路,鼓励电商企业在产品收购、用工上向贫困户倾斜。开展农村电商普及培训、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4343人次,其中贫困户1703人次,带动91人就业创业。推进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转商业性个人贴息贷款,受理公转商贴息贷款1567笔46135.70万元,支持职工购建住房面积19.49万平方米。下达航空航线补贴1.14亿元,2019年新增国内航线4条,航线总数达14条。腾冲机场新增国内航线4条,航线总数达21条,2个机场稳居“百万级”机场行列。
七、强化责任抓落实
(二十)强化监测分析和督查问效。印发了《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2019年经济运行重点指标监测问效制度的通知》(保办字〔2019〕84号),每月下旬及时对22项GDP基础指标进行预警通报,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12次,及时分析研判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加大对存量企业的关心支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挂钩企业和“一户一策”帮扶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市级领导、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挂钩联系企业进行相应调整。印发了《关于面向基层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保工信发〔2019〕28号),实现精准帮扶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和服务工业企业发展,不断增强主动服务和自觉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