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502-2-/2021-0113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督查检查 | 发布日期 | 2021-01-13 |
文号 | 政务督查通报第1期 | 浏览量 |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保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要点通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保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紧紧围绕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构建完整的工作体系、流程体系和标准体系,持续提升督查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督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压实工作责任,运行管理机制持续规范化
对标督查工作的政治性要求,贯彻落实中央为基层松绑减负精神,持续构建导向鲜明、措施有效、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体系,确保督查工作规范有效。
1.完善工作规范。结合市政府办公室制度整理汇编工作,制定了《保山市人民政府政务督查工作规范(试行)》,对督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督查结果运用等内容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明确,督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2.严格统筹计划。严格执行中央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与市委督查室联合制发了《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2020年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的通知》(保办发〔2020〕13号),对全市督查检查事项实行严格的清单管理和报备制度,严控督查总量和频次。市本级政府系统督查事项从2018年255项减到2019年55项,2020年又进一步压缩至45项,让基层干部从频繁的“迎督迎检”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3.持续建账督办。坚持督查台账登记销账制度,对督查工作事项建立分类台账,明确专人盯办,实行项目化分工、清单化推进、时限化管理、责任化落实,突出闭环管理,严格对账销号,确保工作不漏项、有人盯、能落实。全年共登记督查事项81件(次),下发督查通知17期(其中与市委督查室联发通知11期,不含便签),制发督查通报46期(其中与市委督查室联发督查通报33期),上报政务督查专报1期。
(二)聚焦重点难点,协调联动机制持续优化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的难点重点,强化统筹整合、纵横联动,凝聚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
1.实施综合督查促减负。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落实市委10项重点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为主线,联合市委督查室及其他有关单位整合督查事项20余项,采用季度综合督查的方式,整合各类督查事项,开展集中式、一次性实地督查,有效减少交叉督查、多头督查。
2.实施挂牌督办抓到底。认真贯彻《云南省“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线索办理制度(试行)》要求,对国务院、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及“中国政府网”留言线索进行全过程挂牌督办,确保每件群众诉求都核查到位、处置到位。全年累计办理“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转办线索55件、“中国政府网”留言线索7件,均全部按时办理、及时答复、准时反馈,答复率和办理反馈率均为100%。
3.实施统筹联动齐抗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由市政府督查室主任任组长的疫情防控督查组,统筹指挥部13个工作组和市直各部门的疫情防控督查工作,切实防止多头督查、扎堆督查。督查组结合阶段性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制定督查计划,合理安排督查频次,全年共开展专项督查4次。在“云南抗疫情”扫码系统和“健康码”的推广使用、全市慈善募捐活动以及常态化防疫促进复产复工、全市秋冬季疫情防控和边境地区疫情防控等督查督办工作中,既做到压实责任、研判问题,又注意体谅基层、倾听建议。同时,督查组积极配合完成了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第二十四工作指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秋冬季疫情防控督查组的督查检查和整改落实工作。
4.实施专项查办解难题。坚持关注民生、服务基层,重点开展扶贫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支付、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等有关民生领域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全民健康提升工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等列入省级10件惠民实事的重点事项开展跟踪督办并按季度收集上报进展情况,确保各类保障改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惠及全民。
(三)极力走深做实,结果运用机制持续强化
重视督查结果运用,实施精准调度,以“抓主责单位、抓关键少数”为重点,不断强化党政互动、督考联动,不断增强督查工作权威性、有效性。
1.强化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时间进度为中轴开展线性督查,各项重点督办事项均明确阶段性任务、办结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等逐项跟踪督办,对发现有塌时序进度的事项迅速予以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对整改情况每月跟踪、每月通报,不完成不销号,切实防止敷衍应对、虚假整改。对涉及营商环境、债务化解、民生保障等要事实事的专项督查,一律“点名道姓”摆出问题、指出不足、督促整改,推动标本兼治解决问题,防止“雨过地皮湿”的表面督查。
2.强化督查成果转化。将拟报督查情况作为扣紧工作链的关键一环,着力提高督查通报(报告)的政策性、层次性、逻辑性,多用事实和数字“说话”,切实将实地督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使督查成果形成的文字材料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提供重要依据。全年共有5位市级领导对有关督查事项作出批示28次,其中: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2次、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9次,其他市级领导批示7次;有关工贸园区水电硅材一体化项目建设、城市公园“园中园”建设等工作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被采纳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中。
3.强化督纪督考衔接。制发了《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重点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保办发〔2020〕17号),不断巩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综合考评等部门的工作成果共享机制,切实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将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向市纪委市监委反馈督查发现突出问题18项、涉及单位30余个;将督查成果作为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提供综合考评加(扣)分依据20余项,实现了“督中有考、考中有督”,使督查督办与考核评比同向发力;对市委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反馈的7个方面16项具体问题,逐条逐项提出对策措施,建立问题清单,以督查促使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2020年,市人民政府督查室积极担当、认真履职,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交办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综合协调、省监委关于保山市招商引资问题的监察建议整改、全市领导干部“三项不满意工作”整改考核等其他工作。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督查法治保障不完善,督查概念不清,导致各单位部门督查事项“山头林立”,整合困难,基层减负感受不深;督查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匹配、督查力量薄弱,导致创新督查方法不多、实地督查不深入、工作质量不够高;督查信息交流平台和结果共享机制未完全形成,导致督查机构与其他监督主体的机制化联动不足、督查结果运用不充分、督查权威性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2021年,市政府督查室将始终在狠抓落实上下足功夫,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统筹规范督查检查工作,在具体的督查工作中多思考、多分析、多总结,着力加以解决和克服,着力促使督查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将为基层减负与真督实查抓落实有机整合起来,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督查行为。全面贯彻落实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督查工作条例》,结合中央、省委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中心工作,严守规矩、严控界限,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和计划执行,履行督查工作正当程序,严格控制督查频次和时限,科学运用督查方式,不随意扩大督查范围、变更督查对象和内容。督查时不干预督查对象正常工作,力戒重复督查、多头督查、越权督查等问题出现。
(二)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围绕市委重点工作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等,认真梳理督查重点,积极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中心工作,抓住领导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推进落实中的薄弱环节,有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付诸实施、落到实处。抓住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推动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贯穿到督促检查全过程。特别是狠抓脱贫攻坚、政府债务化解、环境保护等重点的跟踪督查,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推进“一网通办”。进一步提高政府督查信息化工作水平,推进政务督查事项“一网通办”在保山落实落地。坚持国务院、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线索的挂牌督办制度,将留言线索办理全程纳入在线统一的清单管理,分层分级核查督办,逐步实现督查事项线上办理、督查结果快速反馈、督查过程全程可控、行政效能网上评价,确保全市不发生因留言线索核查不到位、办理不认真、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被上级通报批评情况。
(四)进一步服务领导决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开展督查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对发现的问题“刨根问底”,查明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完善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和参考。始终按照“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的原则,及时有效办理上级部门及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五)进一步整合督查力量。进一步加强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纪委市监委、市审计局等部门的汇报协调和联合联动力度,持续开展联合督查、综合督查,整合督查力量资源;继续加强同县(市、区)督查机构、市直单位部门的工作联系,尽力搭建工作平台畅通不同单位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提升督查工作效率、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形成全面协调、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督查网络格局,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