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645-5/20240102-00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4-01-02 |
文号 | 浏览量 |
2023年以来,昌宁县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优势,闵昌携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丰富协作内容,共创资源共享平台,深化创新产业协作模式,持续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携手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借梯登高,蹚出产业发展“新路径”。立足昌宁资源禀赋,关心群众所思所盼,坚持实施“小而精”的建设思路,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精准规划申报项目,年内共投入2810万元实施6个产业项目,推动产业规模、科技含量、生产水平快速提升。今年投入50万元实施的勐统镇勐统社区优质水稻加工厂建设项目已开始运营,项目惠及群众349户1199人,每日可加工10吨稻谷。同时该项目推动红米产业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群众稻谷价格每公斤增加2元钱,可为群众增加15万元收入。
借智兴业,打造优秀人才“蓄水池”。依托上海市闵行区人才密集优势,采用“派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昌宁县党政及医疗教育人才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今年上海市选派2名援昌干部、17名专业技术人才,昌宁县选派4名干部、7名医生、5名教师到闵行区学习锻炼,组织干部培训13期73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1期5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入门到精通、从学员到骨干的医疗人才全流程培育机制,帮助昌宁建立既“会”且“精”又“通”的人才队伍。
借风使力,搭建就业增收“大通道”。昌宁县始终把扩大就业途径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沪滇劳务协作机制,采取“订单输出、就近就地、公益岗位、技能培训、交通补助”等措施,发挥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就业扶贫信息员作用,通过推广“点单+派餐”培训转移输出模式,抓好有序劳务输出,并加强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其相关权益,提高稳定就业率。走出了一条外出有组织、乘车有保障、到站有交接、就业有门路的劳务输出新路径。今年通过劳务协作机制,实现35名脱贫劳动力到沪就业,760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91人。同时,开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10期,培训农村劳动力44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50人。
借船出海,激活消费帮扶“新引擎”。坚持消费帮扶市场化导向,积极采取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线上平台与线下渠道相结合、集中发动与持续推动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推荐展销、单位购销等多种销售模式,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多方拓展消费帮扶渠道。年内组织本土企业到上海市闵行区参加“五地优品荟”推介展示主题活动、上海进口博览会等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昌宁农特产品的市场消费力,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通道,全年销往上海的蔬果、红茶等农特产品达605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02%。
借势发展,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注重学习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经验,将产业发展与文创设计、乡村旅游与和美村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和经济双效益。今年申报获批上海市财政帮扶资金4170万元,实施16个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设。同时,争取社会帮扶资金155万元,实施31个项目,有力带动13乡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