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525533-X-/2019-1107011 发布机构 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19-11-0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保山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0127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保山市委员会

由您们提出的《关于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建议》(第0127号),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耕地保护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管控引导作用。一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认真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8年度变更调查上报国家数据,2018年末,全市耕地面积为(495.984)万亩。省级下达保山市2006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48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402.61万亩),实现了期内耕地保有量考核任务的完成。二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落实和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现行《保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完善》于201711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以来,保山市均严格按规定申请省级年度计划指标解决。同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申请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规模内。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执行中,2016-2018年,省级下达保山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为3.3334万亩,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2.8979万亩,农用地中耕地1.8018万亩。具体为:2016年下达保山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为0.9165万亩,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0.8175万亩,新增建设占用耕地0.4230万亩;2017年下达保山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为1.1790万亩,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1.0010万亩,新增建设占用耕地0.6580万亩;2018年下达保山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为1.2379万亩(9月下达9878亩,12月追加7个项目2500.92亩),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1.0794万亩,新增建设占用耕地0.7208万亩。2016年至2018年,保山市共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01个,总面积2366.7239公顷,其中,报部项目5个,面积571.7438公顷。按报批类型分:批次项目68个,1670.2644公顷,单选项目33696.4595公顷。

(二)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一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和《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云发〔201811号)精神和要求,制定了《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保发〔201825号),及时将全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各县(市、区)分别制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层层分解保护责任;同时,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了各级人民政府党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严格执行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二是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严格执行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坚持“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实现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保”。2016-2018年全市共完成5个县级投资补充耕地项目竣工验收,完成总投资5853.36万元,完成建设总规模13687亩,新增耕地面积8097亩(其中:水田6388亩,水浇地1709亩),可用于占补平衡耕地入库面积8097亩。2019年上半年已完成隆阳区潞江镇澡塘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腾冲市明光镇麻栎等3个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的验收,上述两个项目总投资3121.73万元,建设总规模4684亩,新增耕地2921亩(其中:水田2900亩,水浇地21亩);昌宁县湾甸乡小街子等3个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待县级完成自检自查后即可开展市级验收。该项目投资1229.67万元,建设规模1160万亩,新增耕地722亩(全部为水田);龙陵县勐糯镇大寨等3个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龙陵县平达等2个乡(镇)橄榄寨等4个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于2019410日开工建设,以上两个项目总投资3744.32万元,建设总规模8188万亩,预计新增耕地5435亩(其中:水田3252亩,水浇地2183亩)。积极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6-2018年全市共安排实施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14个,预算总投资24293.01万元,建设总规模9.90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932亩,期间,全市共完成23个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完成总投资57361.99万元,完成建设总规模27.23万亩,新增耕地9723亩。

(三)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按照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关于全面划定永匀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云南省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论证审核工作方案等相关》要求,我市认真组织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02.82万亩,满足省下达保山市至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402.61万亩的要求。其中,城市(镇)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11万亩;坝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2.21万亩,坝区永久基本农田占坝区耕地面积的比例为80.19%,符合有关要求。全市签订各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0027份(其中:县乡级75份、乡村级888份、村组级9064份),共设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138块、标准界桩13038棵和简易界桩27459棵。

(四)积极探索补充耕地指标流转交易,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为切实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占补平衡保障工作,我局探索建立了全市补充耕地指标流转交易平台,实现了隆阳区潞江镇澡塘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入库指标在市内流转交易

(五)易地扶贫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复绿工作有序推进。我市共获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51个,规模2.1585万亩,拟拆旧复垦面积2.1427万亩,预计产生节余指标1.0451万亩。拆旧复垦进度方面,全市51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涉及拆旧房12640户,截止目前,已拆除8416户,拆旧率66.58%;拟复垦面积21427.5亩,已复垦面积4200.46亩,复垦率19.6%。资金保障情况方面,全市51个增减挂钩项目投资预算2.2477亿元,资金到位6093.08万元,到位率27.1%

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提出的关于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有关建议,我们认真对当前全市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疏理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落实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全市实际布局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需求情况来看,保证水田指标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补充高等级水田指标难度大,达不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政策规定,给我市建设项目的用地报批造成了困难。二是对加快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认识不足,各地在组织实施补充耕地项目上则反映出项目实施不起来、实施进度慢等情况。三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到位。各相关部门在编制部门规划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出现部门规划成果相互冲突。特别是林业部门在开展林业规划时,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把国土资源部门已认定的未利用地纳入到林业部门的灌木林、宜林地规划范围,直接影响了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四是在易地扶贫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存在拆旧复垦资金保障不到位、旧房拆除不彻底、复垦进展较滞后、复垦质量难保障等问题。

、下步主要工作措施

(一)关于要增强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意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促进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改变低效率利用地状况,尽量避让优质耕地的占用”的建议。

主要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各级各地要高度重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区域内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快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以补充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任务,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确保推进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2.严格保护,优化布局,加强土地利用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要求,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从严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统筹衔接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规划、特色村庄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相互协调与衔接,加强对城市“绿线”“红线”等“底线”控制。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按照统筹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从严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坝区高等别耕地,尽量不占或少占水田,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二)关于“在全市范围内优先选择实施具备补充耕地为水田的土地整治项目,集中资金,短期内实施一批可以补充为水田的项目”的建议。

主要工作措施:

1.全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实施,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地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部门沟通,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成立组织机构,深入调查摸底,进一步挖掘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合理确定重点区域,合理确定新增耕地来源。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813号)有关规定,要认真组织对历史形成的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开展县级论证、省级复核认定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将其纳入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范围对已摸清的占补平衡后备资源,要多方筹措资金,着力垦造优质耕地,尤其是高等级水田,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高效、全面管理,确保满足全市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2.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拓展补充耕地途经。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新增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基础。按照部、省按照提出的201711日以后批准立项的各类途径新增耕地经核实后可用于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的要求,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按要求注重补充耕地,根据统一上图入库要求,明确项目建设范围、资金投入、新增和改进耕地面积及质量、类型、验收单位等主要内容,做好项目信息报备工作,确保共同完成补充耕地任务

3.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组织实施提质改造项目。各地要结合中央4号文件和《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超前谋划,认真调研分析,切实将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纳入土地整治规划统一管理,要对推进提质改造作出统筹规划和部署,统筹部门力量,抓紧储备规范有序地推进耕地提质改造。通过提质改造,增加水田面积,有效缓解耕地占补平衡保障不足的矛盾,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顺利报批。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规模89595亩,预计新增耕地1395亩,提质改造为水田面积45750亩,预算投资21936万元。在易地扶贫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复绿工作方面要压实各级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保障工作经费,高位推动,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要统筹谋划,全面做好安排部署,深入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压实相关部门和乡村基层组织的责任,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扎实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进度经得起各方面检查验收。

(三)关于“对拟实施的项目前期工作、审批、资金下达、实施、验收开辟绿色通道,使项目尽快见效”的建议。

主要工作措施: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要深入调查行政区内耕地后备资源,科学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按照土地整治项目申报管理程序,及时组织开展好项目实地踏勘、实测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筹备,争取使项目早日报备并组织实施,稳步推进土地整治。同时,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思路,严把施工队伍关、施工质量关、项目资金使用关、项目后续管理关,严抓反腐倡廉关,使土地整治的每一环节、每一工序都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切实把土地整治项目建成阳光工程富民工程切实做好项目验收入库,尽快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稳步推进我市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四)关于“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政策支持,尽快建立公开公平的“异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流转平台”、缴纳一定数额的耕地开垦资金等方式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的建议。

主要工作措施:

1.我局将积极向上级做好汇报工作,争取政策支持。按照《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按管理新方式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云自然资耕保201837)、《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重大项目补充耕地省级统筹调剂有关问题的通知》(云自然资201845)相关要求,通过云南省补充耕地指标流转平台做好补充耕地指标跨州(市)省域内流转交易,切实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占补平衡保障工作。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全市补充耕地指标流转交易平台,规范市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流转。

2.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相关费用,加大补充耕地投入。各县(市、区)局(分局)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有关规定,加大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的质量补充费用和耕地开垦费等相关费用的征缴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建设项目用地单位要切实将耕地开垦费等相关征地费用纳入预算,并分级足额交纳耕地占补平衡相关费用,专款用于我市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和提质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持续推动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感谢您们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的支持!欢迎您们一如继往地关心、关注、监督我们的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