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保山市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5号建议答复的函
杨斌斌、李光辉、普安宪、杨白玲、赵炳华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给予昌宁茶叶产业发展扶持的建议》(第95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茶叶产业是我市山区、半山区、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把茶叶产业列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茶农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也逐年提高。2022年全市茶叶种植总面积67.5万亩,投采面积63.7万亩;茶叶总产量6.53万吨,茶类品种较为丰富,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普洱茶、白茶和乌龙茶;综合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保山已成为云南省茶叶品类最全的州市、云南省第四大茶区,昌宁县入围中国茶叶百强县,昌宁县漭水镇被列为全省古茶树重点乡镇。高黎贡山茶博园、万兴乡春润茶文旅农庄、极边高山乌龙茶庄园、龙陵县松山二战红色旅游景点、漭水黄家寨古茶公园等积极探索茶旅结合、三产融合之路,茶文化、茶餐饮、茶旅游、茶休闲等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基本形成了茶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关于请市级对昌宁县“一县一业”茶叶产业予以奖补资金支持
鉴于目前我省已暂停“一县一业”奖补政策,我们将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好茶产业相关项目建设,支持种质资源圃、生态茶园、标准化茶厂、茶庄园建设和茶品牌、龙头企业培育打造,大力推进茶科技创新应用、生产加工基地改造提升。落实茶叶加工厂、茶庄园建设等用地和用电优惠政策。强化推行茶园政策性保险,引导开发特色保险新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各地要结合产业实际,出台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重点茶区设立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保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农业银行近期推出的“茶农贷、茶企贷、茶微贷、茶商贷”系列产品,发挥农业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贷款,采用“基金+担保”等金融组合手段,创新适合茶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对茶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二、关于在茶叶主产区打造市级茶叶样板示范基地
多年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相关科技项目,一直在昌宁县漭水镇黄家寨、沿江村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利用试验示范,在翁堵镇开展了茶叶绿色发展试验示范,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期,我市将出台《保山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各位的意见建议,聚焦“1+10+2”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紧盯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和关键弱项,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到2025年,实现茶叶产业综合产值70亿元以上。
一是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优化茶叶区域布局,以红茶、绿茶、普洱茶和白茶为重点,其他特色茶类适度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到2025年,全市有机绿色茶园认证面积达20万亩,高效优质生态茶园50万亩,将保山茶园、茶山建设成为省内重要茶叶绿色发展基地、美丽茶乡村的载体、茶旅健康生活目的地。二是对有代表性古茶树植株实行挂牌保护,着力打造尼诺山、芭蕉林、黄家寨、天堂山等古茶山基地,将古茶树(园)打造成保山高效益、有特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名片。三是进一步优化茶叶初制所布局,发展茶叶精深加工,鼓励昌宁建立茶叶精深加工园区,扩大开发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茶叶加工厂达到规范标准,茶叶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到80%以上,规范化茶叶初制所新增100户。四是打造“昌宁红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昌宁红茶”交易街区、昌宁县温泉镇建设毛茶交易市场,培育星级茶馆,开设专营店、代销店、体验店等,推广“茶产业+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的创新运营模式,推动茶产品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交易方式,努力构建保山茶叶市场新格局。五是以“基地庄园化、庄园景区化、景区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一批集种植、加工、展销、休闲、体验和观光为一体的茶叶精品庄园,设计10条茶叶文旅路线,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发展“茶叶+”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调度工作的通知》,建立“6个1”工作机制:围绕粮食、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烟草、蔗糖等“1+10+2”重点产业,每个产业建立1个工作组、1个专家组、1个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或支持政策、1批重点基地、1批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调度机制。
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