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525-X/20230914-0002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3-09-14 |
文号 | 浏览量 |
A
公开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保山市
五届二次会议第05020128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永刚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第05020128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经商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林草局,现答复如下:
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一项重点内容,事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事关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抓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养殖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得到提升,但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从提案中可以看出,您对保山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阐述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了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您提出的七条建议,措施具体,具有针对性,为下一步推进全市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采纳,抓好落实。
一、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体系,组建工作机构,明确责任、目标任务和措施,系统、持续推进工作”
近年来,全市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印发《保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保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有关单位的职责分工,推动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工作落实落地,系统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2022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下降至10.17万吨、同比减1.46%,农药使用量下降至3408.88吨、同比减6.92%;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98%;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131.85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21.5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2.15%;全市农膜用量6203.17吨,回收量5328.25吨,回收利用率85.9%;全市镇区垃圾设施覆盖率达69.23%,农村垃圾设施覆盖率达45.85,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58.46%;农村污水治理率达39.39%。
二、关于“开展常态化的、全面的水土等农村环境资源污染检测监测,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实时预警和开展防治技术指导和培训”
近年来,全市推动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有机结合,摸清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潜在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一是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定期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布点监测,掌握地下水水质情况,保障地下水水源环境安全,2023年上半年保山市隆阳区老虎洞、龙陵县黑龙洞等4个农村“千吨万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二是开展肥料化验室检测。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土壤、植株样品化验分析1175个,获得有效数据8536个,通过样品检测分析使全市土肥数据库得到不断充实、完善、更新,为完善保山市耕地质量数据库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全市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评价。2022年,全市布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点498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50个,完成采集土样552个,分析化验3984项次。2021年全市耕地质量等级为5.26等,较2020年提高0.05等,较2019年提高0.14等。
三、关于“强化部门的监管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和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层次的监管职责”
近年来,全市把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纳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安排,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监管。一是加强化肥农药监督管理。2022年,在全市随机抽取50户农药经营户和4户肥料生产企业,责令整改问题主体19户,其中隆阳7户,施甸3户,腾冲7户,龙陵1户,昌宁1户,问题49个。移交县(区)立案查处违规经营限制使用农药假劣农药问题6户,分别为隆阳3户、施甸2户、昌宁1户;注销隆阳区办证未经营1户;同时,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注册登记的农药肥料经营企业开展抽查。2023年开展农药监督抽样45个样品;完成30个肥料质量监管抽查。重点加强磷化铝等高毒农药使用监管,对全市范围内农药经营户开展了一次全面的监管和指导,签订《农药依法经营承诺书》1430份,严格按照省级要求使用“云南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目前,全市1479家农药经营门店全部使用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做到产品质量有保证、销售有处方、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二是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下发《保山市2022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出台《隆阳区东河流域畜禽养殖分区分段分步骤管控实施方案》;隆阳、施甸、腾冲、昌宁4个生猪养殖大县均完成畜禽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其中,隆阳、腾冲、昌宁3县规划已印发实施。分两次对隆阳区东河流域内656户规模养殖场户、4个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种植户和昌宁县20户规模养殖场户、4个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种植户进行了实地督导;共计组织禁养区巡查24次,确保已关闭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不反弹、不复养。三是加强渔业养殖监管。开展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场次,违规渔具渔法清理整治12场次;发放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宣传品750份;检查渔港码头及渔船自然停靠点6次;检查渔船2艘次,内陆重点水域禁渔专项执法行动水上执法220海里,路上巡查1500公里。四是加强土污染监管。以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区域和铅锌、铜等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集中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开展第三轮54家重点企业排查整治“回头看”,动态更新污染源整治清单。督促指导2022年度更新7家(宏源医废处置中心、曲钢集团创鑫新材料、汉强生物科技、永昌铅锌、恒丰矿业、明光矿业、晨光云麻生物科技)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履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控制、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自行监测等义务。五是加强地下水污染监管。以尾矿库、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突出的行业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全面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全市33个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风险管控不到位问题整改验收为抓手,指导督促尾矿库、涉重金属废渣堆存点企业规范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定期开展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
四、关于“加强农村生态保护教育,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
近年来,为持续做好源头减控,不断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东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经营主体、农民群众,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培训,共组织科学施肥用药培训157期,培训人员1.7万余人次;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56场、培训人员4147人次;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15次,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81场次,培训人员3900余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充分调动群众自觉维护生活环境、自主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通过电视、网站、村组大喇叭等传统媒体与“保山新闻”“保山新闻网”“保山日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联合推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服务”红黑榜评比,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评比等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知识,2022年共撰写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宣传报道稿件630余篇(条)次、播出相关新闻246条次、广播相关新闻445条次、新媒体平台播出相关新闻72条次。
五、关于“加强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各市(县区)重点生产区域和规模生产企业建设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和培训”
近年来,全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强化技术应用,抓好试点示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一是抓好技术推广应用。依托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不断改进进施肥方式。2022年完成推广新型肥料控释肥、水溶肥等3.5万吨,推广面积40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28万亩,其中,实施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23万亩。制定市、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实施方案6个,重点围绕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方面开展工作,全市建设尾水处理示范点2个,完成尾水处理50余户次,发放水产尾水快速监测50套,建设水产养殖尾水监测点10个,推广水产用药减量1.7万亩。制定实施《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保山市紫仁核桃高接栽培技术规程》《保山市泡核桃目标树管理技术规程》保山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3个,为全市核桃产业绿色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二是抓好试点示范。2022年,争取腾冲市、昌宁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项目,完成试点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13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4万亩,通过试点带动,并结合烟草部门烟田废旧残膜全部回收基础,全市回收主体培育初见成效,共有农膜回收企业11家、农膜回收网点91个。回收模式初步建立。通过开展以旧换新和直接补助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培育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以补助个人、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废旧地膜回收的模式,建立户捡拾→村回收→乡(镇)集中→县转运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
六、关于“设立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在检测监测、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环节提供支持”
近年来,市、县财政较为困难,均未预算安排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且社会资本引入困难,但全市有关部门聚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重点环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在农村人居环境环境改善方面,2019—2023年,全市争取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29117.62万元,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52609座、改建率达77%,争取水污染治理项目43个、项目资金1.95亿元,农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在畜禽粪污处理方面,全市5县(市、区)均争取到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项目资金20500万元,不断完善全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2022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2%。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21—2023年连续3年,均争取到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项目资金1196万元,在全市秸秆产生量较大的隆阳区、昌宁县实施,通过项目带动,全市形成了以饲料化、肥料化为主,燃料化为亮点,其他两化(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七、关于“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加快绿色种养农业基地的创建,逐步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生态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态消费,共同推进生态农业农村建设”
近年来,全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着力应用低毒高效农药和高效器械,全市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35台,淘汰老式手动喷雾器3.1万台,新增电动喷雾器5.5万台;新装太阳能杀虫灯342盏,投放粘虫板115万片,投放诱捕器2.1万套,推广蚜茧蜂防治蚜虫62.86万亩。2021—2022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3%、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8%。全面贯彻执行林长制,采取人工物理、天敌利用、生物药剂等防治措施,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100%。二是推进产地环境修复。2022年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地工作,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措施落地率达100%。完成179个农产品协同监测点位布设及采样工作任务。三是调优种植结构。全市在围绕稳定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度增加水稻、烤烟、油菜等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种植规模,2022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79.97万亩,烤烟、油菜和豆类分别增加到42.96万亩、42.85万亩、56.01万亩。积极开展“一县一业”创建,隆阳区、腾冲市、龙陵县、昌宁县分别被列为“一县一业”咖啡、中药材、石斛、茶叶产业特色县。四是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出台《保山市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认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90个;2021年新认证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32个,2022年新认证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51个、无公害食品1个,2023年新认证绿色食品38个。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5方面努力,稳步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作用,全面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研究各项政策措施,协调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建立健全市负总责、县(市、区)统筹、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协同推进、总结评估,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结合本县(市、区)实施办法,明确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路径和措施,落实治理责任;乡(镇)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参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二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控制。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和受污染耕地集中区域为重点,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整治清单。将符合条件的排放镉等有毒有害大气、水污染物的
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环境监管。实施耕地分类管理。聚焦耕地土壤超筛选值且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区域,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加密协同监测。在农产品超标集中区域建立农作物种植推荐清单,推广应用品种替代、水肥调控、生理阻隔、土壤调理等安全利用技术,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逐步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严格落实“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加强工作沟通和信息共享,发现土地用途变更地块,及时指导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土地污染状况调查,按程序完成联合审查并对外公示。
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开展城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给区及供水单位周边区域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持续推进“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基本信息、环境管理、水质状况等内容,评估地下水环境风险。持续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工作。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及保护区,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监管单位,在重点防治区开展地下水污染源渗漏排查工作,排查对象主要为污水管网和地下池体,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渗(泄)漏点,掌握重点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途径,整体提升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能力、地下水污染溯源追踪能力和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紧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要求,制定印发保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以整县推进为主要路径,组织实施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
四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意识和技能,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等服务,大力推进生态化种植模式。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带动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的宣传,广泛宣传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对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大意义。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直接受益机制。引导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合理处置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充分依托农业基层技术服务队伍,提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技术咨询和指导,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开展卫生家庭等评选活动,举办“小手拉大手”等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活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家家参与、户户关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14日
(联系人及电话:胡劲楠 187****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