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75357666-1-/2022-0126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应急管理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2-01-2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局机关各科室(中心)、政治部,信息管理中心:

《保山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已经局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做好2022年度各项重点工作。

                                                     保山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1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保山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应急厅的关心指导下,保山市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队伍建设上着力,在机制建设上发力,在流程管理上重塑,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效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和自然灾害防控成效明显。

一、2021年主要工作

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5起,同比下降21.43%;死亡63人,同比下降10.00%。其中,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4起、同比增加4起,死亡4人、同比增加4人;建筑业发生事故12起、同比增加3起,死亡15人、同比增加6人;交通运输业发生事故37起、同比减少22起,死亡40人,同比减少19人;其他行业事故2起,死亡4人;发生较大事故2起,分别死亡3人。

发生各类自然灾害23起,涉及73个乡镇(街道),造成46.4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8千公顷(绝收面积3.5千公顷),房屋倒损735间,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数、受灾农作物面积、经济损失等主要指标与上年度相比分别下降45.9%、66.7%、10.19%、68.25%。

一年来,我们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一)牢牢守住安全红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一是安全责任链条更加严密。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多次听取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召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完成“规定动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党组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观看专题片,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观看694次。市政府将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内容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内容,在日常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过程中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市安委会办公室正在推动建立党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即将下发。二是安全专项治理更加精准。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大庆、全国全省“两会”、党代会、COP15等重点时段重要时间节点安全保障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根据责任分工,多次带队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第84次常务会专题听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汇报,并就做好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安委会办公室调整充实三年行动专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1+7”特别行动,精心筛选58项重点目标任务,确定18个牵头部门,形成“挂图作战”推进表,按时间节点销号管理。集中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七个一”活动,汇编形成《生命重于泰山—云南省保山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选编》一书。截至11月底,全市各行业领域共查摆安全生产突出问题55个、排查隐患41291条,成立检查组2495个,开展督导检查6450次,检查单位22195户,督导问题13397个;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4家,关闭取缔7家,罚款1083.223万元,暂扣吊销证照企业3家,移送司法机关1人,警示约谈78户企业(单位)。三是风险排查治理更加有力。持续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明确排查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整改风险隐患等7项重点工作和4项重点措施,推动建立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的双重预防控制体系。严格抓好国家、省考核巡查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落实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挂牌督办制度,提请省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项,市级下发通知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重大火灾隐患2项。四是示范城市创建更加扎实。将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安全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对先期开展创建的隆阳区、腾冲市申报工作进行定期调度,市人民政府组成考察组赴上海、杭州实地考察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国家、省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工程经验做法有关要求,探索将城市燃气、供水、供电、交通(隧道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纳入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不断探索拓展延伸应急处置应用场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托底。五是行业安全监管更加坚实。全力抓好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审核办理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事项233件。加快推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及安全生产要求非煤矿山退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6户,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5户。做好工贸行业三级动态巡查四级预警工作,巡查企业35户、预警解除13户。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检查治理工作,检查重大危险源6个,均督促落实包保责任制。扎实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暂扣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2个,吊销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33个,罚款20余万元,集中销毁违法经营烟花爆竹近4000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实施行政处罚和事故调查处理9起,收缴罚没款117.86万元。

(二)牢牢托住民生底线,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统筹推动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围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市人民政府成立“保山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召开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推进会强调,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效果,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目前,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正在有序推动;以中小河流域治理为抓手的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取得初步成效。总投资8729万元昌宁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及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应急管理局综合应急平台、临时战备医院、应急避难场所、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以市、县、乡三级应急指挥信息网上下贯通的应急管理大数据融合平台为骨干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进展有序,已基本实现市级应急管理数据汇聚融合系统建设,有序推动建设乡镇智慧应急平台试点、三级联动大应急综合平台。二是稳步实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7月9日,保山市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启动会,市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工作安排和要求。而后,各县(市、区)、市级各牵头部门相继启动开展普查工作。市普查办牵头结合保山实际和各行业部门特点编制工作方案、培训方案、宣传方案、实施细则,形成“1+8”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目标任务、技术要求、工作流程。9月17日,分管副市长组织召开全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视频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传导工作压力。市、县普查办先后组织各类培训12场次,共培训参加人员610余人;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普查运行机制。目前,全市普查工作推动有力有序。应急系统已完成自然灾害调查3个大类、9个中类、31个小类共计15229条调查信息,已完成县级调查和市级质检核查工作,数据已上报至省普查办,整体进度77.77%;行业牵头部门总体进度已过80%,正在组织对住建等稍微落后的行业进行攻坚。三是扎实推动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为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督促隆阳区永昌街道双虹社区、昌宁县卡斯镇龙潭社区、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社区三个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提高村(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同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组织召开保山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联合市地震局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摸底,查清全市1869块宜用场地。组织开展全市地震应急处置资源核实,查实全市城市建成区30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录入信息平台管理场所2058个。四是全力确保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组织实施2020—2021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投入中央救灾资金3073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22.9万人次;冬春临时生活困难省级补助资金110万元,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受灾群众0.76万人次。发放冬春御寒物资棉被8810床、棉大衣5199件、毛毯2000条、毛巾被1800件,彩条布385件。积极协调省厅给予腾冲市疫情防控物资支持棉被3000床、大衣3000件、帆布折叠床1395张、木板折叠床1605张、床垫2200床、床垫800床、床上用品3000套。

(三)牢牢把住改革主线,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体制。一是统筹推动机制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工作,加强上下对接,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落实有关改革任务,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全力做好市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3个指挥部划转调整事宜。6月,完成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划转;11月,完成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划转,正在与地震局协商有序推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划转工作。目前,3个指挥部运行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二是统筹工作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市安委会、自然灾害应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运行机制,切实强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等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职能。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抓住监测、预报、预警三个环节,定期不定期组织气象、水文、应急、水务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预测旱情汛情灾情发展趋势,及时向群众发布重要天气和灾害预警信息。目前,组织了3次专题会商会议,共发出灾害风险提示信息31期,由于超前预警预报和果断采取撤离措施,共紧急转移避险安置人员6户23人,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同时,市安委会办公室牵头组建了“保山市安全生产专家组”“保山市应急管理专家组”。三是统筹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积极构建“互联网+执法”应急管理总体框架,强化风险辨识评估,提升对高危行业企业和重点监管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精准预警和分级管控能力,实现动态量化的企业安全监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体系。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的视频调度系统;依托指挥信息网的专用链路,使用应急指挥一张图平台工具,实现对本区域内预警信息的分级管理和应急救援调度指挥。获取包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危化品企业、危爆单位、烟花爆竹、工贸企业等6000余路视频数据,基本实现了重点企业单位视频实时监管;与保山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建立数据融合共享机制,共接入雪亮工程前端摄像头20000多个;运用应急指挥一张图、防汛抗旱态势分析、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物资仓储平台等,丰富监测预警手段。目前,正在将所接入的视频资源迁移至保山市华为大数据政务云服务器。按照“统一规划、定制开发、快速建设”的原则,开展应急基础信息汇聚融合系统、应急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保山应急”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目前,与保山移动公司合作,推动乡镇建设智慧应急综合平台试点,可实现与市县快速联动响应、分析研判、物资整合、处置及信息上报,通过不断总结、固化建设模式,分步在全市推广。依托应急管理部通信信息中心高质量编制《保山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指导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科学有序推进。与应急管理部通信信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长期为我局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

(四)牢牢管住应急基线,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是抓实应急保障工作。建立了集群电话系统和卫星通信两套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完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建立了在重大地震灾害条件下迅速恢复通信的保障机制。着力做好电力救援物资、抢修物资的补充和储备,依据地震断裂带和地质灾害分布,分片区配置了应急电力物资、发电车和抢修塔,按电网规模组建相应数量的应急救援队伍,各地的电力应急抢险队每年集中训练不少于1次。加快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积极推进通达、通畅工程实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加强病险水库和重点江河堤防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建立水利设施抗震抢险和应急修复工作协调机制,并制定了生活、生产应急用水工作方案。二是抓实应急准备工作。开展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持续推进政府预案与部门预案、企业预案相衔接。目前,地震、防汛抗旱、突发地质灾害等应急预案完成修编印发,其他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应急保障类涉及的13件应急预案正在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修编。组织开展全市救灾物资进行摸底清查,查清全市救灾物资品种、数量、规格、年份批次,逐项对全市储存在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的86661件救灾物资进行建档。三是抓实应急基层工作。开展地震应急资源调查,摸清全市各行业部门现有应急救援资源底数,建立健全全市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队伍综合性的专项档案,激活全市各类应急救援资源。督促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不同层次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60场(次),在昌宁县开展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1期,实现了五县(市、区)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全覆盖,不断提高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地震应急综合处置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动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共计1434人,全部录入全国应急员数据库管理;市、县、乡3级灾害信息员落实了AB角制度;协调为灾害信息员办理通信套餐优惠减免政策。

(五)牢牢抓住队伍建设“着力点”,极力营造干事创业环境。一是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研究制定局党委工作规则等制度、规章,进一步压实压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督促市管领导干部按照规定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落实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及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逐项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逐条细化整改措施、逐一明确整改时限,对标完成巡察反馈问题整改28个、基本完成3个。先后召开局党委会议15次、年度民主生活会、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各1次,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专题分析研判政治生态2次、意识形态领域情况3次。组织正反两面专题教育片7场次,各类学习教育会议18场次,“家庭助廉”座谈会1次,落实“正向激励”措施,强化干部职工廉政风险意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开展节前集体廉政提醒谈话,狠抓重要节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二是抓实机关党建工作。围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所确定的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党总支“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7次,督促42名在职党员到常驻地社区报到次数均达到2次以上、累计服务时长达6小时以上。组织“三会一课”7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次。为此,局党总支被市委授予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名党员分别被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是抓实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联盟形式组织“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党史学习专题讲座”“高举党旗听党话、我与党旗合个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活动作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局班子14条“民生实事计划”、党员个人“为民办事清单”44条。局党委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四是抓好组织人事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2021年,共组织选拔任用正科级领导干部1人,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调整科级领导干部13人,试用期满转正考核科级干部9人。按照“双重管理”要求,审核复函五县(市、区)应急管理局10名领导班子成员拟任免职务调整征求意见。按季度组织公务员考核,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把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抓手。

(六)牢牢盯住为民服务“落脚点”,统筹推动基层基础建设。一是持续推动创文创卫工作。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和信息化建设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主要创建内容统筹推动。多次到挂钩村昌宁县鸡飞镇里文村开展走访慰问,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产业带动群众获实惠,助推乡村振兴。二是持续推动平安建设工作。保障公共安全作为底板性工程,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不断压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公共安全工作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突出抓好做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与保护工作任务落实,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着力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隐患。三是持续推动公众安全意识提升。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科普活动周、国际减灾日、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办好“保山应急”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公众号发布2030篇、粉丝75000余人,抖音号粉丝2035人。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通过电视台、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应急广播播放宣传视频和宣传口号;利用公交线路20余条、各类车辆240余辆、户外LED大屏以及车载LED投放户外广告,制作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覆盖全市955个村(社区)。四是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法宣传。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以及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推进会等会议分别就“学好弄懂做实新《安全生产法》作了具体要求。部署在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打好《安全生产法》宣传贯彻和实践运用“持久战”,把《安全生产法》作为“八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安全生产月”、“安法宣传周”等,印发《2021年保山市“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以及“五进”等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责任落实仍有缺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仍有差距,对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认识仍有盲区。个别地区和部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树得不够牢固,执行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不够到位,统筹推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措施不够有力;少数国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现象仍普遍存在。

(二)事故防控压力较大,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复工复产赶工期、抢进度和落实安全生产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一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风险增大,安全管理压力增大,事故呈现向非高危行业蔓延趋势。企业投入不足、行业监管弱化、监管执法偏软等问题长期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市自然灾害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强度大、灾情复杂、抗灾救灾难度大,山洪、地质、地震等灾害防范形势严峻。

(三)应急改革配套不足,应急衔接还不紧密。机构改革中只划职责不转人情况较为普遍,随着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3个指挥部办公室转应急管理部门,工作推进与改革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同时,救援协调上仍有沟通不及时、信息不互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现有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行业和部门,部门间平时联系很少,缺乏部门间的配合演练和信息沟通渠道,存在着资源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等问题,在处置应急抢险救援事故中,无法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和技术装备的最大效能。

(四)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应急管理仍需加强。应急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而目前应急人员业务不精、应急救援队伍较少、应急管理资金不足、应急物资调动不畅和救援装备、应急车辆匮乏等问题,短期内很难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另外,乡镇一级普遍未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安全监管、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在最基层出现断档缺位,以致安全监管没有专人、灾情统计“数出多门”,政策措施落不到底,灾情数据统不上来。

三、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指标、自然灾害统计指标全面下降,最大程度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持之以恒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的职责边界,防止事前事中监管盲区、事后甩锅推责;激发企业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岗位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全过程可追溯。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建设等议事协调机构能力建设,统筹好各主要灾种的“防”、“预”、“救”的关系,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

(二)持之以恒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个专题活动方案和9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方案,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1+7”特别行动推进力度,全面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的总结分析,建立长效机制。将集中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一体推进,抓实“两个清单”,做到隐患“闭环管理”。持续推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感知网络、监控网络建设,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面向公众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和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评估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三)持之以恒推进安全城市创建。聚焦市政设施、消防站、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高层建筑、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等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硬指标,夯实创建基础。做好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建立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明确风险清单对应的风险管控责任部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提质扩面。强化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城市安全文化创建行动,探索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安全体验基地建设、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培育城市安全文化氛围。

(四)持之以恒抓实源头综合治理。结合安全生产特点,强化源头管控,深入排查管控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煤矿、非煤矿山、火灾、危化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和群众性活动的问题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事故调查处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持续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我市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健全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形成一整套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五)持之以恒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编制市级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等专项预案,做好预案演练等组织协调工作。统筹加强事故灾难和自然灾难分级应对制度和机制建设,分类建立健全现场救援指挥处置指南,提高组织协调、队伍调用、资源调度、救援指挥等工作的效率。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共享、审批、报送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救援队伍体系,形成市应急救援力量分布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强化基层”的原则,着力增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六)持之以恒推进机制体制建设。不断发挥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参加的应急联动机制。围绕建立“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平战结合、处置有效、指挥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着力,推动建立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强化军地应急联动机制,优化对接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军地协同联动水平。强化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生命线工程系统破坏情况调查和快速抢险恢复。探索建立灾害救助资金预拨机制和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机制,及时组织实施灾后救助补偿、抚慰抚恤、生活安置等工作,构建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救助体系。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筹措机制,根据灾害损失评估等提出恢复重建资金安排意见,及时组织开展恢复重建规划与实施。

(七)持之以恒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逐步推动乡镇(街道)设立或确定应急管理机构;建立以村民(居民)自治为基础的网格组织,形成应急管理、综治、维稳为一体的工作格局。实施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行动,严格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考试,提高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教活动,推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科普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升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