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516-1-/2022-0215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1-03-11 |
文号 | 浏览量 |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经济较快发展,总量持续扩大
“十三五”以来,全市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全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成效明显,经济增速稳居全省前列。2015—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5%、11.1%、11.0%、9.5%、9.8%、4.8%,分别位居全省第1、1、1、5、6、8位。2020年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52.6亿元,是“十二五”末(551.96亿元)的1.91倍,年均增长9.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5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人均GDP达到43200元,是“十二五”末(24078元)的1.8倍,年均增长9.6%,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比“十二五”末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人均GDP的83.1%,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减小。从全省的排位看,“十二五”以来,保山GDP总量和人均GDP一直位列全省第9位和第11位,“十三五”期间于2019年人均GDP赶超丽江排第10位。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型升级效应凸显
“十三五”期间,全市三次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国民经济产业格局。2020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3.3、392.6、416.7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71倍、2.04倍和1.91倍,产业结构将由“十二五”末的25.7:34.8:39.5调整为23.1:37.3:39.6。一产较“十二五”末降低2.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2.5、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例得到明显提升。非公经济增加值比重由“十二五”末49.6%提高到2020年54.7%,提高5.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二五”末32%提高到2019年的38.53%,提高6.53个百分点。
三、农业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农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明显
“十三五”以来,保山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建设,扎实推进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各有特色,粮食、茶叶、蔬菜、坚果等种植业不断壮大,为全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十二五”末234.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85.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五年增长33.6%,年均增长6%;农业增加值由144.4亿元提高到2020年245.6亿元,五年增长33.6%,年均增长6%。
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增产。粮食产量从“十二五”末143.16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45.9万吨,五年增2.74万吨,年均增产0.55万吨,年均增长0.4%,粮食产量的稳固增长为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二五”末47.6∶7.7∶40.9∶
2.3∶1.5调整为2020的44.2∶9.8∶42.3∶1.4∶2.3。农业下降3.4个百分点,林业提高2.1个百分点,牧业提高1.4个百分点,渔业下降0.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提高0.8个百分点。
四、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工业聚集化发展步伐加快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来抓,着力推进工业聚集化,加快工业园区和“园中园”发展步伐,“园中园”聚集效应产生效益,轻纺制造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矿冶、烟草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由“十二五”末的135.9亿元增加到216.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五年增长64.7%,年均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
工业经济规模壮大,效益同步增长。“十三五”以来,保山一方面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另一方面,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保山市出台了一系列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作措施,效果较为明显。2020年全市规模以工业企业数由“十二五”末的215个增加到276个,增加61个。按行业分类看,传统产业有提升,新兴产业有突破。传统产业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11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8个;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5个;纺织业增加4个;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4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4个。“十二五”末保山没有的产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数共增加20个。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与生产同步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务收入546.1亿元,利税总额66.23亿元,利润总额53.39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18.9%、19.7%、26.9%。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三五”以来,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领域,交通、水利、能源、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保山经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6—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2.98%、32.14%、23.5%、18%、6.4%,增速分别排全省第二、第一、第三、第六位、第十一位,年均增长22.2%,累计完成投资4417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的2.7倍。投资总量于2016年超过文山州,排名上升至第9位。
六、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十三五”以来,全市消费市场活力不断加强,农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城乡市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整个消费流通领域呈现繁荣活跃,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呈现出多元化市场格局,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获得长足发展。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8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0.9%。其中:城镇完成269.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69.5%,年均增长11.1%;乡村完成15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67.1%,年均增长10.8%。全市商品和服务已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态势,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十二五”末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64元,2019年达到15993元,是“十二五”末的1.62倍,年均增长10.1%。全省排名第11位,较“十二五”末的第12位上升了1位。
七、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支持续增长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4.8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3倍,年均增长6.4%。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在财政支出方面,全市不断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保以及民生工程等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433.7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9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8.9%。其中,用于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农林水务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7.8%,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家庭财富不断增长
“十三五”以来,全市始终坚持将民生作为第一目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33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年均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6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9.4%。居民家庭财产和存款不断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81.7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7%。;2020年,保山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12元,比“十二五”末的14956元增49.2%,年均增长8.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88元,比“十二五”末的7033元增长59.1%,年均增长9.7%。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逐步转变。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全市城镇职工工资总额由“十二五”末的84.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5.2亿元,四年增长37.1%,年均增长8.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47295元增加到81222元,四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4.5%。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由166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69.1万,增加3.1万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员由“十二五”末的8.2万人增加到“十三五”末13.82万人,增加5.62万人;
城市面貌和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78.3平方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94.3平方公里,增加1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由32.3%提高到36.3%,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45.1平方米增加到56.6平方米,增加11.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36.5平方米增加到48.7平方米,增加12.2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20.4%下降到18.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4.8%下降到22.7%。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813所,有教职工29483人,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75倍、1.1倍。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71639人,比“十二五”末增长2.7%。“两基”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86%、90.27%和90.54%,分别比“十二五”末提高6.66、23.44和5.34个百分点。
卫生医疗条件全面改善。全市医保实现全民受益,城乡居民医保、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由“十二五”末的1337个增加到1404个,床位数由11240张增加到17122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0219人增加到1816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3.97人增加到6.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251.17万人增加到257.05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提高5.0%、52.3%、77.7%、73.8%和2.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0.12%,比“十二五”末提高24.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7%,比“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向上。“十三五”以来,全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19年,保山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9.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1%,较“十二五”末提高0.36个百分点;2020年底,全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数量增加到46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增加到14个,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33个和8个。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9.35%、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35%,分别比“十二五”末提高1.58个和3.08个百分点。2020年底全市体育馆数量达到20个,2016—2020年累计举办运动会795次,获省级以上金牌469块,分别比“十二五”时期增加132次和102块。
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民生投入加大,2016—2020年,全市累计支出民生类资金903亿元,高于“十二五”期间的累计支出314亿元。就业稳步增加,2016—2020年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2.9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82万人,比“十二五”累计分别增加6.17万个和5.6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8.4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57.05万人,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2倍和1.02倍,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20年底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433元和13426元,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10786元和4854元,各增长42.1%和56.6%。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2015—2020年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428.69亿元,成功实现隆阳、施甸、昌宁、龙陵脱贫摘帽,4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39.22万人,全市贫困发生率由“十二五”末的10.7%降至0%。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保山发展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考验,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困难和问题,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发展目标,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