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269527-2-/2022-0519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供销社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22-05-19 |
文号 | 浏览量 |
2021年保山市供销社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根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1年工作要点》和《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综合改革任务清单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紧紧围绕供销综合改革目标要求,逐项对标补缺、狠抓落实,将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推向深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截至目前,保山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113.8亿元,同比增长19.06%;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完成1.52亿元,同比下降5.73%;从农业生产者购进农副产品额28.88亿元,同比增长22.17%;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额9.61亿元,同比增长9.78%;社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10.8%;社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万元,同比增长21.37%;社有企业资产总额3.81亿元,同比增长10.78%;负债总额2.09亿元,同比增长13.43%;所有者权益1.72亿元,同比增长7.73%。
(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一是“三会”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经市委编办批准新增监事会主任、监事会办公室及办公室主任的编制及机构,各县级供销社积极按照批复要求,积极向县区编办汇报协调,争取年内落实机构编制问题。市社已于8月14日向市人民政府上报召开会议的请示,并批复拟同意适时召开会议,供销合作社“三会”制度逐步立健全。二是基层社建设稳步推进。保山市结合实际,采取以社有企业为依托,与合作社、企业合作等方式,稳步推进恢复重建和改造提升基层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更加密切。新建村级基层社10个,改造升级薄弱基层3个;目前,全市共有乡级基层社69个,村级基层社14个。三是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市工商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257个,入社成员31.1万户,带动农户33.4万户。2021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6个,规范提升292个,注销清理“空壳社”109个,建立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1636个,隆阳区被纳入全国248个试点县,实施方案已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评定市级示范社45个,申报省级示范社17个(待评定),全市共有示范社67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2个,省级示范社468个,市级示范社143个;持续推进“空壳社”清理整顿,累计注销合作社1083个。四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有序开展。以隆阳区作为全市试点,稳步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
(三)社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共有社有企业25个,其中全资15个,控股4个、参股6个。为进一步做强供销企业、壮大供销实力、提升为农服务综合实力,努力推动传统供销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出台《保山社有企业管理办法》《社有企业资金出借管理办法》《社有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办法》。对社有企业的成立、分立、重组、破产,社有资产的获取、投资、运营、拨付、收回与处置、资本收益,资金和费用及人员的监管考核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防止社有资产流失,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如隆阳区供销社“隆阳乡耕”,昌宁县供销社“云上昌宁”等品牌,形成了从生产、收购、加工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将合作社产品销售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为农特产品销售探索一条新路,成为党委、政府靠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的重要抓手。三是引导社有企业通过资产整合、增资扩股、项目扶持、拓展业务、创新经营等方式,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社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市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与各层级社有企业间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四)农业生产资料稳定供应。指导全市供销系统农资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稳定农资价格,及时优化货源结构,保障运输通畅,做好农资储备、调供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销售化肥28.22万吨,销售农药5964吨,销售农膜1013吨,销售种子种苗7985万元。库存各种化肥10027吨,库存农药718吨,库存农膜29吨。
(五)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稳步推进。由市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发起组建的“保山融合综合服务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一是开展信贷担保。与云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富滇银行小企业专营中心合作,开展信贷业务。今年以来,共向7户农民合作社发放贷款1025万元。二是开展资金互助合作业务。截至目前,共为3户农民合作社提供互助资金450万元。联合社实现经营利润18.65万元,股金分红20.28万元。
(六)食用菌产业平稳增长。2021年,全市供销系统内有食用菌企业3个,注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44个,省社下达食用菌考核指标总产量是54900吨,总产值是1555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总产量54031.15吨,完成省社下达考核指标的98.42%,同期增长16.35%;实现总产值144813.05万元,完成省社下达考核指标的93.13%,同期增长4.45%。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31373.75吨,同期增长30.39%,产值111601.05万元,同期减少4.63%;人工食用菌22657.4吨,同期增长1.25%,产值33212万元,同期增长53.58%。
(七)全面从严治社深入开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贯彻落实总社和省社关于全面从严治社工作的部署安排,深入分析研判全市供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社,持之以恒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快破解全市供销系统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整治创新,努力形成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从严治社的约束机制、廉政风险的防范机制,为建设新时代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构建全市供销系统良好的政治生态,确保全市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机关自身建设和其他工作全面提升。全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宗旨,推动全市供销工作发展。拓展深化“互联网+党建+社建”模式,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会和专题调研,创建党员干部互联网学习平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推动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机关党建、意识形态、组织人事、信息宣传、安全生产、国家安全、依法治社、综治维稳、禁毒防艾、来信来访、军转安置、保密、民族、老干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成效明显。
(九)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市供销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社部署要求,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企业复工复产、物资供应、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督促指导社有企业做好农资储备、调供工作,确保有足量的农资投放到市场,保证市场稳定,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市供销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推进综合改革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改革的协同性不够,条块间、纵横向的合力难以形成;缺乏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基层社基础薄弱。目前,全市还有24个乡镇基层供销社为“三无”社,需要按照新型农村基层供销社建设标准进行恢复重建,任务艰巨;部分基层社房屋老旧,人员少,缺乏资金支持,资产盘活难度大。三是社有企业脆弱。社有企业体量小、效益低、实力弱,发展后劲不足,转型升级困难,面临着既要做大总量、又要做优质量的双重压力。四是“三会”召开推进滞后。因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空缺,无法按程序推动会议召开。五是农村流通网络不健全。农副产品流通网络、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废旧物资流通网络等恢复难度大,以组织生产、销售的多,而以资本为纽带、利益连接紧密、开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服务运作比较少,农产品在加工、销售环节增值不多,农业产业效益不高。
三、2022年工作重点
(一)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云发﹝2015﹞32号文件精神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社部署和要求,厘清综合改革任务清单,对标对表,全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多元化、多形式恢复重建和改造基层社,重塑市场经营主体,恢复基层社职能,通过盘活社有资产、整合系统资源、吸纳社会资本、争取项目扶持等多方筹措资金,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
(二)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改造基层薄弱供销合作社。在加强基层社建设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入调研,深入分析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找准工作切入点。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多元化、多形式恢复重建和改造基层社4个以上,重塑市场经营主体,恢复基层社职能,通过盘活社有资产、整合系统资源、吸纳社会资本、争取项目扶持等多方筹措资金,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在没有项目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当下,继续实施市级社有资产收益奖补办法,并引导动员县级供销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基层社建设。
(三)大力推进供销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为农服务综合实力。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引导社有企业通过资产整合、增资扩股、项目扶持、拓展业务、创新经营方式,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支撑供销社整体发展。
(四)主动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提升供销综合实力。充分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为农、务农、姓农的部门优势,勇于承担政府工作职能,继续做好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持续做好系统内冷链物流建设指导工作,服务带动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积极新建改造批发市场、新建农产品基地,充分利用“832平台”“云品惠”、县(市、区)创建的区域公用品牌等电商平台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产业交叉融合,延长产业链,把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留在乡村,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五)全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和规范提升工作既是供销社“立社”之本,也是供销社联系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和工作抓手。对照《保山市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的任务清单》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和办法,并指导完善农民合作社三会制度、会计账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在每个乡镇至少规范提升一个以上农民合作社,选择一部分贫困村合作社作为规范提升试点,以示范带动推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
(六)打造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条。以农产品经营企业、批发市场、连锁企业等为主要实施主体,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商品生产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惠农惠民服务平台创建。持续开展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形成田间到餐桌的完整农产品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业,指导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开展中央厨房建设、运营工作务,建设农产品社区直供网点。
(七)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根据农产品生产规模和产业发展规划,分析产品流量、流向及储运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居民消费水平和交通区位等因素,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布局。鼓励社有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新模式,积极打造“采购+冷链+加工+配送”全产业链体系。
(八)助力打响“绿色食品牌”。结合保山“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按照隆阳为重点打造中国最好喝的咖啡;施甸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良种繁育基地;腾冲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县;龙陵打造成为全国石斛研学、加工、交易中心;昌宁红茶打造成为世界级红茶品牌;保山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的产业规划,支持社有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肉牛、生猪、蔬菜、水果、咖啡、核桃、蚕桑、“两烟”、工业大麻等产业。充分利用生态、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化等优势,提升绿色食品品质,强化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打响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引导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品质、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加强品牌营销推广、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助力推动保山农业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理念,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建工作分类指导,针对供销合作社机关、企业的特点,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结构优、作风好的干部队伍。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实用技能等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十)加强干部队伍建社和从严治社。一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多层次、多渠道,招贤纳士,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供销事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入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保山市供销社
2021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