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9130195-9-/2022-0901010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9-01 |
文号 | 浏览量 |
民革保山市总支:
保山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083号提案《关于持续推进保山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
市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不断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25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养老事业发展格局。
二、完善政策支撑
(一)科学编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将养老服务纳入“十四五”民政规划。客观总结、科学评估“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的成效和不足,力求“十四五”规划破解养老服务发展难题,满足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融合健康、高效利用、惠及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初步完成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配合发改部门,编制《保山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养老部分,已经市政府同意报省发改委;制定了《保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在征求意见修订中。
(二)完善养老服务配套政策。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先后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保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加快发展体系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养老服务政策,不断改善条件、提高标准、营造环境、优化服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共建设养老机构58个,各级各类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830个,共有养老床位1033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3.7张。
(一)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按照“资源整合、就近就便、功能配套、方便实用”的要求,加大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服务站、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共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830个,其中: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1个、农村互助站45个、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6个、农村幸福院180个、老年幸福食堂7个、老年活动室(站、点)345个,构建了点面结合、功能互补、运行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九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中康爱邻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康老年幸福食堂、春暖花开老年幸福食堂引入了社会力量运营,积极探索智慧养老、物业+养老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极大丰富了服务的外延。
(二)加快推进城市机构养老体系建设与改革。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城市公办养老机构8个(在建1个,建成未使用1个,投入使用6个),实现了市级及每个县(市、区)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全覆盖。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工作步骤,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了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公办养老机构,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无子女、失能、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目前隆阳区老邻居护理院、腾冲金鑫康养服务中心、中康颐养保山养老院3个机构采取公建民营模式,在确保原资产权属性质不变、为老服务宗旨不变的前提下,由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保健护理、休闲娱乐、旅游养老、养老护理培训等养老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切实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为强化农村敬老院的托底保障功能,切实保障农村特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持续加大农村敬老院设施设备建设与改造力度,将敬老院建设列入政府惠民实事工作任务。按照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通过实施保山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改造完善相关设施条件,加强对敬老院负责人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提高了管护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完善了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服务管理等相关制度,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等服务资质,推进敬老院管理规范化,不断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共建设敬老院49个(在建11个,建成未使用6个,投入使用32个),其中施甸县由旺敬老院、仁和敬老院2个机构委托民非组织运营管理。
(四)加快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体系建设。保山市卫生健康部门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进一步推进保山市医养融合实施意见》。全市共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及中医医院15家,已设立老年医学科11家,老年医学科床位551张,医护人员275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比例100%。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创建内容,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管理率达65%以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17.78万人,954个村(社区)卫生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各级医疗机构均为老年人开展了免费咨询、体检等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医养签约结合模式,开通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转诊绿色通道。全市运营养老机构39个,其中4个内设医疗机构,35个与医疗卫生部门签订了医疗保障服务合作协议,基本打通了养老院患重病老人可及时转诊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康复老人转养老院疗养的便利通道。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十件惠民实事,积极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现正在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社区2个,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1个。
(五)积极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为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快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有1个民办养老机构,床位22张,规模较小,探索式开展养老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温泉等资源,将养老与养生、旅游、健康相结合,着力打造龙陵云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重点优抚对象疗养基地、特色颐养服务示范基地,设床位136张,结合龙陵县中医院提供的“治未病”中心,开展养生保健等养老健康服务。
四、存在问题
(一)项目推进困难。由于各级财政困难,项目资金拨付进度缓慢,还有部分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到项目建设实施主体,项目建设推进困难。加之受疫情形势影响,为保障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安全,尤其是龙陵、腾冲两个边境县(市)受疫情防控工作限制,部分改造类项目难以开工实施。
(二)发挥作用不够。由于传统养老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束缚,全市养老机构入住率低,还有部分机构设施闲置未投入使用,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服务质量不高。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养老机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医养发展滞后。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比较薄弱,卫生健康、医保与养老服务在资源对接共享、政策互联互通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高,一般规模的养老机构难以承担,全市运营养老机构39个,医养结合机构仅有4个,占比10%。受工作特殊性及机构编制、职称、待遇的制约,且医院不允许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全科医务人员、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难留人。个别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里虽然已经开通了医保结算,但由于多数老年人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慢性疾病,医保部门核定的报销额度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就医报销需求。
(五)社会参与不足。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要力量,缺少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参与,缺乏市场化带来的丰富活力。全市现有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机构6个,共有床位872张,入住233人,入住率仅27%。据统计,2021年,6个机构运营收入约690万元,除去房租、工资等运营成本,老邻居护理院、祥和养老院勉强维持,其他养老机构严重亏损,企业运营难以维持,社会化养老服务难以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缺乏供需衔接的运行活力。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计划,提高农村敬老院运营效益和护理功能,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向社会开放。
(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充分整合资源,通过购置、置换、补助、租赁等方式,解决已建成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不足问题,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动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的落实。
(三)加大综合监管力度。不断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养老机构登记备案、质量安全、资金使用、运营秩序、收费行为、应急处置等监管机制,切实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安全保障水平、规范管理水平和养老服务质量。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养老护理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继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工程,确保到2022年底,全市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3000名,实现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五)培育发展养老产业。以抓经济的思路、抓项目的方法、抓落实的作风,充分激发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市场化运作、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奋力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努力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