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切实抓好我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现将《关于加快建设保山区域物流中心若干措施》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请于每年6月25日、12月25日前分别反馈市发展改革委(联系电话:2122295,电子邮箱:bsfgwcyk@126.com)。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1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建设保山区域物流中心若干措施
为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际物流枢纽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建设,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运行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现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
(一)加快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围绕保山市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战略枢纽新定位,结合全市综合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及市场需求分析结果,以保山商贸服务型、猴桥陆上边境口岸型、腾冲空港型三大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为核心,保山空港型省级培育物流枢纽为辅,强化沿边口岸支撑作用,构建“三核、一辅”的物流枢纽体系空间格局,打造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功能完整、便捷高效的“枢纽+通道+网络”的多层级物流枢纽运行体系。尽快建成大瑞铁路公铁物流园、蒲缥大宗商品冷链物流中心、腾冲猴桥口岸国家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小永物流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推进物流枢纽互联成网。以大瑞铁路、腾冲至猴桥铁路、G56杭瑞高速公路、G5613保山至泸水高速公路及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等路网为骨架,有效衔接中缅、孟中印缅等国际运输通道,主动融入国际公铁多式联运网络。依托腾冲驼峰机场、保山云瑞机场面向缅甸、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开行的国际航线,探索发展国际陆空、铁空多式联运。通过融入与完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及充分发挥腾冲市猴桥口岸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保山市在国际联运体系和跨境物流中的战略地位,促进保山市与印度、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双向物资流动及产业转移。(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推进生产型物流基地建设。支持绿色硅材、钢铁、生物医药等产业聚集区和省级重点园区配套建设物流园区或新建铁路专用线。鼓励制造业企业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提高生产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保山蒲缥物流中心等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打造一批生产型物流基地,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培育服务全市重点产业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集群,同时积极参与和推动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合作,打通跨境产业、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等堵点,提升资源、技术、产业、人才等要素集聚和协同联动能力。发挥龙头企业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完善配套支撑产业,促进品牌建设、标准提升、质量升级;推动数字经济与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加快产业互联网建设,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进而从技术层面赋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应当以全市制造业的无缝中转、快速集散、配套加工、国际物流、物流金融等需求为导向,结合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为契机,建立起以公路、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体系,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的高效融合。依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以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研究如何调整和优化保供运输方案,借助“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提出需要优先建设的物流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清单。(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推进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利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契机,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运营主体延伸生鲜农产品精深加工、生鲜农产品要素交易、智慧冷链等业务,共同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冷链物流枢纽。同时,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集散地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农产品冷藏初加工设施、综合冷链物流集配设施,配置与农产品流通相适应的冷链设施和物流经营能力。支持商贸、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在季节性蔬菜和水果产区推广应用移动式冷链物流设施。(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推进电商快递园区建设。做优领军平台。推进跨界融合发展,促进平台向产业链和供应链整合转变,探索构建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的电商企业,鼓励电商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知名电商企业招引力度。积极对接京东、供销e家、天虎云商等知名电商企业,招引企业来保拓展业务,新建电商人才培训基地、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以省级物流枢纽为载体,依托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品牌,研究制定“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完善园区基础服务和信息平台功能,支持园区引入知名电商企业、电商专业服务商、品牌快递企业、冷链物流服务商等。鼓励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建设集自动化设备、系统集成软件和专业运营团队等为一体的仓配一体化项目,提升电子商务后端仓储与配送能力,解决电子商务企业集货、分拣、配货、包装和配送问题。发挥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物流、区位和交通等优势,打造区域快递物流核心枢纽。(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加快公共智慧物流平台建设。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具有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建设公共性智慧物流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开放共享物流行业数据,加快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智慧物流协同运行体系。进行物流新基建重点融合打造,梳理存量,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升级;谋划增量,引进智能化新装备、新技术;打造业内标杆,引领全市智慧物流发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物流市场培育
(七)加快引进和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型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及其区域总部落地云南或在保山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物流枢纽运营主体企业,培育发展班列组织、多式联运物流企业。引导运输、仓储、货代、快递等中小物流企业整合功能,在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智慧物流、航空物流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物流公司。(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物流品牌培育。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龙头物流企业,推动现有物流企业积极申报A级资质、已为A级物流企业向更高A级发展。在本年度内,争取促使云南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4A级资质。着力推进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抓住保山已迈入动车经济时代的机遇,加快小永、蒲缥公铁联运物流园和猴桥国际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建设茶叶、花卉、咖啡、橡胶、食糖、中药材、果蔬、水产品、有色金属、化肥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A级物流企业评级认定,提高物流企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
(九)提升物流通行便利水平。进一步深入落实公路治超联合执法模式,严格执行统一的执法标准。全面落实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深化落实车辆异地年检年审政策。优化货运车辆通行管控措施,科学设定禁限行时段、路段,原则上禁止24小时限制货车通行。对新能源配送车和冷链配送车提供通行便利,对纯电动货车取消限行要求。进一步推进重点口岸通关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在中缅边境重点口岸开展“一地两检”通关模式试点,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腾冲海关、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保障物流用地需求。对国家及省级物流枢纽、生产型物流基地、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际货运班列、电商快递和城市配送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保障。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项目、铁路划拨用地用于物流相关设施建设,并从事长期租赁等物流经营活动的,可在五年内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期满及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按新的用途、土地权利类型和市场价格以协议方式办理。对企业利用原有土地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在办理规划条件、规划许可等方面予以支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前期工作经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铁路专用线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与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鼓励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加强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仓储物流行业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完善银企对接机制,依托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立中小微物流企业白名单推送机制,为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银保监会保山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大奖补优惠力度。统筹各类相关资金支持跨区域物流网建设、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双百”工程(现代物流业)培育、国际航空物流发展、跨境甩挂运输、生产型物流基地及设施建设、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引进培育、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鼓励企业对安装使用ETC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给予通行费优惠。对符合条件的物流车辆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