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525506-5-/2022-1116001 发布机构 保山市科学技术局
公开目录 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2-11-1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保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引领核心地位,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发展机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和支撑保山市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关于制定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保山建设步伐,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保山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保政发〔201710号)、《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保发〔201618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提高R&D投入强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保政办发〔2017139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7118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670号)、《保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保山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保科字〔201632号)、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保办发〔201778 号)、《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引进人才办法〉(试行)的通知》(保办发〔20193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保政办发20207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209号)、《保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保山市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任务交办清单的通知》(保科字20202号)等政策文件,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全市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766户,加计扣除金额30313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额7578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29户,减免企业所得税额3370万元;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17370户,减免企业所得税额25088万元。保山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隆阳区工业园区信用担保中心和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获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补助418.24万元。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科技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40617万元,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重点新产品开发等项目经费1519万元,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市政府提高R&D投入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研发投入引导机制和考核机制,投入省市研发经费引导资金2400万元,激励引导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8.78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的3.67亿元增长411.71%,投入强度由“十二五”末的0.18%提高到0.67%、全省排位由第13位提升至第6位。积极争取科技项目经费,共获得国家和省科技项目资金支持2.06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的1.18亿元增长74.57%

——科技支撑产业升级持续增强。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共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15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98项。“6480AH/年高性能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复杂难处理铅锌矿选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品质工业硅绿色冶炼关键技术研发”“有机硅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水电硅材料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Modal纤维纯纺及其混纺柔软光洁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服务于重点行业的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项目,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聚集化发展。“心脉隆注射液药物经济学研究”“菲牛蛭人工养殖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美洲大蠊饮片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紫皮石斛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发”“基于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技术年产50吨雨生红球藻粉产业化示范”新绿色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有力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昌宁红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普洱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3万吨粮食精深加工及特色系列面食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云岭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及成果产业化”等项目实施,有效提升了产业科技水平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火炬保山硅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等7个,新建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省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和省市众创空间、国家和省级星创天地、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合组织、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152个。企业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增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202户,累计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7户,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52亿元、利润17.89亿元,上缴税收8.9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033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永昌铅锌公司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化示范企业,获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认定6个,认定市级重点新产品28个。

——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以高层次人才和产业急需人才为重点,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强与国家和省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衔接,共获科技部“三区”人才认定选派427人,位居全省前列;复杂难处理锌原料浸出净化技术创新团队、硅冶金创新团队、云南省柠檬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列入云南省技术创新团队培育,实现了我市“零”的突破;新增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9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436人、云南科技辅导员20人;新增市级创新团队5个、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创新人才50,认定保山市农村科技辅导员1196人。科技人员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85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65项、合同交易总额达到5.98亿元;主持完成和参与实施的“工业硅新型组合还原剂零木炭冶炼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腾冲有机高山乌龙茶生产方法”“心脉隆注射液二次开发、后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源于昆虫美洲大蠊的系列新药发现与创制及产业化示范”“高原山区重要中药材高品质种质创新及应用”35个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造能力显著提升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园区”等活动,营造了知识产权良好氛围。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工程,加快保山工贸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培养和服务机构发展,大力开展专利项目申请资助、专利技术转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贯标”和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等,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腾药制药、黄泥塘藕业、永昌铅锌、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利技术项目相继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云南省专利奖。全市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大幅提升,累计申请专利2822、授权专利1592件,较“十二五”增长173.71%122.0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23件增长至0.59件。

——科技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建立完善“科技入滇”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入滇对接活动,完成签约项目208项、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开展新技术新品种项目研究应用80余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24项,开发新产品33个,新增销售收入75762万元、利润8068万元、税收9554万元、出口创汇48万美元。深入推进沪滇科技合作,积极开展“沪滇科技成果洽谈会”“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展洽谈会”“深圳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科技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中缅密支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老挝北部山区咖啡科技示范园建设”获省级立项支持,境外科技平台载体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持续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和服务工作,“腾冲三文鱼良种繁育基地”“法国温泉康养应用技术引进及研发平台建设”“芒果优质新品种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获国家和省立项支持,在保工作智利专家胡安教授荣获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

——科技宣传和“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围绕“创新引领、共享发展”科技创新、强国富民科技强国、科普惠民”等主题,举办保山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科学之夜”“科技下乡集中示范”“科普四进”等系列活动60余场次受益群众30余万人。组织开展“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保山市科普讲解员大赛,评选各类奖项26项;选拔推荐选手参加云南省科普讲解大赛,获三等奖1人、优秀奖2人、“云南省十佳科普传播使者”称号1人,我市荣获“优秀组织奖”。深入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和省市众创空间21、国家和省级星创天地6个,共支持建设补助资金820万元,省市众创空间入驻企业和创新团队706个,拥有创业导师350人,共开展导师辅导364次,举办创业讲座(论坛)251次、创业大赛47次、项目路演156次,组织宣传推荐及创业就业招聘148次、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4896次、创业培训36627255人次,带动创新创业3751人。积极组织企业和团队参加“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和省各类奖项52项,31个企业和团队获大赛创新资金项目支持548万元。

——科技支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制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规划、计划和方案,大力推进省级兴边富民工程,实施科技项目10,投入项目资金350万元,带动20个贫困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或增收;争取到上海市闵行区科委对口支援科技项目16340万元,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15个村15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或增收;在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贫困乡镇实施省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示范项目28项,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80万元,带动28个贫困村140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或增收;在五县(市、区)12个贫困村寨实施太阳能光伏照明工程,安排省市科技项目经费100万元,安装太阳能光伏照明路灯307盏,有效解决了贫困村寨照明问题;组织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积极开展市级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辅导员)分团服务活动,举办各类培训196场次,培训农村科技实用人才1.12万人。

(二)面临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历史性第一次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态,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强化创新引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担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

我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向科技要动力、向科技要解决方案的关键期。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培养新动能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建设创新型云南进行专章部署,就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以科技创新推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和发展八大重点产业。

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共保山市委关于制定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列入首要第一任务,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培引科技创新人才、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快创新型保山建设步伐等做出重要部署,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是保山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发展机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经济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路径选择。当前,我市正进入经济增长量质并重、动能转换关键期,产业发展布局聚集、链条外延转型期,城市发展“双心”引领、一体发展推进期,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双向促进窗口期,开放合作领域拓展、水平提升机遇期,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打造科技战略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已成为保山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对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必须清醒看到保山科技“基础差”“底子薄”、创新人才资源短板突出、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困难问题。一是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紧密。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创新氛围还不浓,科技创新机制政策还不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畅,科技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二是创新主体不多不强。科研创新基础差实力弱,全市只有高校3所,科研院所7个,研发人员和科研经费紧缺,科研设施条件和创新实力较弱,科研成果产出不多,转移转化较少。企业创新主体不突出,高新技术企业仅36户,仅占全省总数的0.61%,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低端,产学研合作层次较低,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缺乏,产业初级化、产品低端化,市场竞争力较弱。是科技投入比重不高。财政较为困难,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2016年的0.45%下降为2020年的0.26%全省排名由第10位降至第11位。研发投入虽有大幅增长,但投入主体培育困难、增长乏力,投入强度增长速度跟不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20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0.67%低于全省1.00%的平均水平。是创新平台短板突出。仅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型研发机构仅大连理工大学产业研究院1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只有4个且服务能力较弱,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尚处空白。是创新人才和团队匮乏。现有省级创新团队仅3个、省级技术创新人才仅23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仍处空白,高端人才少且引进难、留住更难,企业和基层科技力量簿弱,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结构不优、活力不强,难以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发展。

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落实“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危机感,扛实责任、担当作为,把中央和省市科技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聚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锻优势,加快推进保山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提升,开启创新型保山建设新征程。

二、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工作方针,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为首要任务,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基本点和落脚点,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宽领域、多集群发展科技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加研发投入、实施科技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培引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在补齐科技供给短板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上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为2035年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技创新发展进入滇西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支撑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化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强化科技创新供给,增强创新发展动能,打造科技战略力量,全面支撑保山高质量发展。

——突出特色,重点突破。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立足保山发展实际,聚焦优势特色领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力争在科技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构筑新优势,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中缅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入滇进保”和“一线两园”建设为依托,“走出去、引进来”相并举,深化拓展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成果推广,科技惠民。加强科技宣传、科技普及和科技培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发挥科技进步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作用,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政策环境和体系,加快政府职能向创新服务转变,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服务水平和效能,优化科技力量结构,推进科技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创新能力进入滇西前列,创新型保山基本建成。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2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16.7%研发经费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力争达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0%以上,占全社会R&D投入比重达75%以上。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突破产业关键技术50项以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50个以上,推动100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登记科技成果1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亿元以上,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创新创业大赛奖等30项以上。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8%2025年达0.24,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2%

——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有力。积极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平台,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在水稻、咖啡、石斛、茶叶、肉牛、绿色硅材、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高黎贡山生物资源保护等领域,新建创新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50个以上。

——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健全“小升高、高变强、强上市”三级培育体系,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和高新技术“三倍增”行动计划,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升规。认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户以上,入库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100户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7户,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省“金种子”库。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发挥科学家小镇院士村作用积极引进“两院院士”。积极开展人才、团队培养工作,新增省市产业领军人才30名,新建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30个以上,新增省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60名、科技创新团队10个以上,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科技辅导员等1200名以上。

——创新集聚区加快构筑。发挥好园区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汇集高端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联合体,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力支持石斛产业园、精品咖啡产业园、保山轻纺产业园、腾冲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腾冲生物医药园区、腾药及伴手礼加工产业园等建设,提升创新水平,增强创新力量,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主要指标与目标值

指标名称

2020年值

2025年目标值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亿元)

7.08

12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01

1.06

3.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36

87

4.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148.52

358

5.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亿元)

124.86

301

6.登记科技成果(项)

35

40

7.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亿

1.11

3

8.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17

0.24

9.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7.1

12

 

三、加强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创新体系

坚持创新引领,聚焦产业重大科技需求,结合保山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绘制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储备库,整合实验室、研究院、高端研发平台等创新资源,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重点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获取和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打造一批绿色重点新产品,增强重点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绿色硅产业科技创新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按照优化调整工业硅、全力推进硅光伏全产业链、延伸构建硅电子产业链、适时发展硅化工产业链、有序推进碳化硅产业链要求,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搭建硅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开展绿色硅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发挥工业硅、单晶硅棒、多晶硅产能规模优势,加速实现硅基产业技术转化应用,加快单晶硅切片、单晶硅电池片、光伏组件等环节延链补链;力争碳化硅晶体、碳化硅纤维等产业空白项目落地,推动硅光伏、硅电子、硅化工等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发挥保山硅光伏中上游环节全产业链优势搭建云南硅光伏科技项目“政产学研用”展示窗口,发挥保山硅光伏龙头企业对外宣传和科普展示功能。支持企业打造创新链、完善产品链、延伸产业链,构建绿色硅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依托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项目,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多晶硅研发生产基地、全省电子级硅基材料示范基地和高质量千亿级硅基产业集群,打造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专栏1绿色硅产业科技创新重点

工业硅。重点推动新型炉外精炼技术研究、水电硅材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高品质工业硅绿色冶炼关键技术研发、工业硅冶炼机器人出硅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高效节能还原炉装置研发与应用、工业硅冶炼原料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硅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研究与应用等科技项目实施,加快工业硅科技创新技术升级;积极推进高效绿色技术生产,规范工业硅生产企业应用脱硫脱硝装置,推动工业硅生产中的硅粉在建材领域(水泥添加剂、陶瓷、耐火材料)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和硅原料利用效率。引导工业硅企业与下游光伏晶硅、有机硅、硅基合金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合作,拓展工业硅应用范围,延伸产业链。

光伏晶硅。重点支持30GW光伏全产业链科技示范、高效拉晶成套装备研究及开发、高效晶硅棒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单晶硅大型沉积炉LPCVD快速增密产业化研究、大热场多次拉晶技术研究、高效单晶提拉速热场及提升单晶生长平均拉速工艺技术研究、高效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万吨级多晶硅生产原料三氯氢硅提纯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快速气相沉积提升工艺研究及应用等科技项目实施;探索高效率、大尺寸太阳能发电用单晶硅锭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领域科技攻关,推进高纯度电子级多晶硅、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效柔性晶体硅太阳电池关键技术、晶体硅光伏组件绿色回收处理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积极开展控制器、逆变器、储能电池等配套产品研发。

有机硅、碳化硅和硅电子。重点开展有机硅单体高效生产、装备优化与系统集成示范、新型聚硅氧烷的构造及其特种材料有机硅功能材料分子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探索有机硅和碳化硅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发展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涂料、硅烷偶联剂等硅聚合物高性能产品;推进以碳化硅为基础的碳化硅晶体、碳化硅纤维、碳化硅半导体和不定型新型耐火材料等加工技术应用,实现高附加值硅材料的绿色、清洁、低碳发展。

     (二)绿色能源科技创新

围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聚焦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能源高效利用、节能低耗、先进储能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先进工艺,提升新能源核心装备和工艺的融合、产线自动化技术水平,形成产业化方案的设计能力和产线的集成能力,实现能源高效互补利用。到2025年,在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新型高效率风电装备、先进电力传输装备、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加快充电桩、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利用地方电网优势,探索研究具有区域特点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加强风光水等不同发电品种调度,提升新能源产业整体规模,着力打造风光水多能互补示范区。

专栏2绿色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重点

新型储能电池和大容量动力电池(锂电池)。加快引进和培育电池材料企业,鼓励开发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以及电解液等电池材料,支持开发车用动力电池、基站及风光电站用储能电池,构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加强与光伏产业链协同,探索发展硅基负极材料和建设光伏储能实验平台。

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储能+充电、光伏+多能互补等太阳能光热、光伏装备,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智能化高效光伏电站等技术攻关及产品创新;应用新能源全额并网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光水互补发电系统。应用生物质能转化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垃圾燃烧发电。

智能电网及分布式能源。支持分布式并网技术和设备研发与应用,推进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应用,深化运行监控、运行管理功能,提升电力装备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水平;积极推动智能变电站建设,全面提升二次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支撑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努力建设地区调度数据网和综合数据网,满足业务系统数据大集中发展要求。

(三)绿色化建和轻纺产业科技创新

依托我市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优势,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低能耗、高效资源利用、绿色无污染先进化工产业园和高端生产线支持大理石、火山石材、火山灰微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精深加工科技项目实施,积极打造水泥、石材、装配式建筑构建为主导的建材产业基地。全链条打造“绿色、科技、时尚”型轻纺产业,培育引进“绿色纤维标志”科技型企业,鼓励丝棉麻纱、再生涤纶、壳聚糖纤维、高档数码针织面料等新产品研发,提升新型纺纱、功能性纤维、产业用纺纱品等生产技术。

专栏3 绿色化建和轻纺产业科技创新重点

绿色化工。依托化工园区,以发展硅产业配套化工产业为主,发展氯气、氩气、氢气、乙炔等化工基础原料产业,鼓励发展有机硅单体、中间体、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有机硅下游化工产业。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云南省化工产业布局,大力承接多元化工产业,积极争取有机石油化工及下游化工新材料等其它产业。

绿色建材。支持大理石、火山石材、火山灰微粉、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精深加工科技项目实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嫁接、改造提升现有加工企业,研究开发减水剂、水泥预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相关建材产品,开发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震耐久和易装配等生物质功能性材料。探索发展玄武岩纤维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扩充产品类型、提升产业附加值,积极打造水泥、石材、装配式建筑构建为主导的建材产业基地。

轻纺产业。鼓励丝棉麻纱、再生涤纶、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等纺织材料及产品研发,支持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医疗卫生、过滤、安防及土工建筑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及应用,探索应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加快高端面料、服装、工艺品等高端产品开发;鼓励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先进制造能力。推动建设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发展民族服饰设计产业,打造保山服饰文化品牌。

(四)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科技创新

以建设“数字保山”为抓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为重点,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新一代通信信息网络关键零部件、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制和以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及运营为主的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材料、元器件、通信设备等先进制造,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发展以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为重点的高端软件产业,加快隆阳区、腾冲市建设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流程等服务外包。以5G 技术为主的新基建引导创新资源流动和聚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完整数字产业链,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技术创新能力显著、融合应用成效突出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建设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

专栏4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重点

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围绕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科技创新需求,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培育孵化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智能设备、智能装备、旅游装备、机械装备、新能源及特种车辆总装等优质企业。积极开发和应用粮食、咖啡、茶叶、核桃、制药、制糖、矿业深加工设备,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推进生产线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大力推广流程智能制造、离散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诊断与运维等新型制造模式,建设网络化、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系统。

物联网和大数据:大力发展“物联网+现代农业”,支持农业生产、资源、运输、储存、加工和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化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大数据服务、专业化物联网应用软件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鼓励工业企业面向5G垂直行业应用,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开展协同生产,应用工业智能操作系统及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控制制造业关键环节,建设数字化工厂;鼓励纺织、水电硅材、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探索应用工业互联网、远程监控和远程操控系统;积极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科技型企业,鼓励开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开发环境搭建等技术。支持研发定制化软件产品,鼓励重点行业工业软件开发、工业数据库、工业操作系统的集成与应用,培育发展数据存储、远程服务、软件开发测试等企业。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服务贸易等领域应用。面向“一带一路”培育和发展离岸数据存储处理和灾备服务,打造南方丝绸之路信息港,加快“数字保山”建设。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向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能源、医疗、交通运输、金融环保、政务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多领域的应用,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五)生物医药科技创新

紧盯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高端,主攻现代中药、健康产品、生物疫苗“三大”重点方向,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品种产业化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健全研发平台、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人才培养,建设“云药之乡”绿色生态标准化中药材种养特色基地,推进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的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提取物制造、保健系列产品、日化品、草本化妆品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实现产学研创新要素集聚,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中药发展科技水平加快引进一批中药、植物药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团队、CMO(合同生产组织)入驻园区,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和聚集发展。支持医药企业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开展质量标准研究,健全医药流通信息网络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促进医药产业安全、有效、可追溯发展。支持企业更多产品创建“腾药”品牌、“云南名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提升规模质量和品牌效应。

专栏5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重点

中药材种植养殖。围绕中药材大品种、道地骨干药材品种和珍稀濒危品种,以石斛、重楼、黄精、美洲大蠊、水蛭、银杏、天麻、红花、山药、厚朴、茯苓、三七、续断、滇龙胆、党参、诃子等为重点,支持珍稀濒危药材品种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人工驯化栽培、良种筛选繁育及生态种植养殖、病虫害无害化防控研究及应用、产地初加工技术开发和应用、高效生产技术优化集成等,普及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中药材种植(养殖)龙头企业,加快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有机化基地建设。积极打造腾冲“腾产药材”品牌,建设全国一流的绿色中药材产业示范县。

中药民族药。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制定玫瑰精油、裸藻多糖、虾青素等提取物标准。支持中药饮片产地加工一体化技术开发和示范、中药成药性及药理药效研究、中药大品种和独家品种二次开发及再评价研究,鼓励开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浓缩、制粒、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研发应用中药和中药饮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在线质量控制,优化提升制备工艺和设备,建立以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现代中药生产技术工艺和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

重点产品和健康产品。针对肿瘤、心梗、血栓等重大疾病和常见多发病,支持心脉隆注射液、美洲大蠊系列产品、放化疗合并三阳血傣、宽缨酮痛风I类新药、中药配方颗粒、植物分子、紫皮石斛、菲牛蛭冻干粉、雨生红球藻、蜂毒、红豆杉等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鼓励企业构建专业化研发中心,利用现代生物先进技术,加强动植物内在成分、功效及精深加工应用全产业链研究,开发功能因子明确、功效确切的石斛保健食品、石斛养生品、美蠊日化品、红花油茶精油护理品和化妆品等健康产品。

动物药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从靶点研究到产品上市的完善的兽用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和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车间,开展新型兽(禽)用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加快动物疫苗注册、推广应用和标准制定。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龙陵石斛省级种质资源库和省级石斛质量检测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紫皮石斛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推动建设生物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应用平台、高端制剂创新平台、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平台、中药研发和中试服务平台、动物疫苗技术和产业转化研发平台。

(六)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持续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水稻、咖啡、茶叶、石斛、核桃、果蔬、蚕桑、生猪、肉牛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端和加工端增值增效。坚持设施化、标准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抓创新、育龙头、建平台、创名牌,在生物育种、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安全和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发展科研平台,打造一批绿色农业知名品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和支撑。

生物育种。加强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护、挖掘和创新利用,攻克一批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于轻简化栽培的重要新品种,加快良种高效繁育和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规模化应用,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积极打造国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良种繁育基地,力争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种

绿色农业。聚集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生产模式创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科技创新需求,开展高效种植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加大产业绿色化技术推广应用,

构建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开发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一批农副产品高值化精深加工、农产品保质保鲜、冷链保鲜储运等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生态农业。围绕绿色、生态、高效、优质、安全发展需求,以耕地质量保育、污染物土壤恢复和安全利用、环境友好型投入品、节水节肥增效技术、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为重点,加强绿色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生态型复合种养模式,着力破解制约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为发展绿色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智慧农业。以绿色、高效、安全、智慧为目标,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建立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构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绿色发展和智慧农业应用的科技支撑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支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集约、高效、安全持续发展。

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标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健康型消费等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工程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工技术和装备、食品质量安全、保鲜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产地初加工、贮运保鲜、精深加工、成品质量控制、新型食品制造等技术研究,加快连续化、自动化、数字化装备应用,在智能加工、冷链物流、全程控制和营养优化等领域形成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优绿色食品产业,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精深加工全产业链。

专栏6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重点

生物育种。围绕水稻、玉米、麦类等主要作物,加强重要功能基因挖掘、核心育种材料创制、品种设计和良种繁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于轻简化栽培的重要新品种,加快高效繁育和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规模化应用;支持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水稻新品种繁育、水稻制种技术研发及生产,打造国家水稻繁育基地,力争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新品种。围绕咖啡、茶叶、石斛、蔬菜、油料、水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加强种植资源收集、评价、重要功能基因挖掘、生物技术选择育种等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培育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围绕保山猪、槟榔江水牛、龙陵黄山羊、腾冲雪鸡、三文鱼等主要畜禽和特色水产品,开展遗传资源挖掘、评价、保护与利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纯种扩繁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大新品种(良种)培育和示范推广。围绕生态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乡土草种等,加强育种技术攻关,建立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评价技术系统,开展新品种(良种)培育和示范推广。

绿色农业。研究应用咖啡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复合生态种植体系,开展咖啡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示范,改良提升咖啡种植基地,推进保山小粒咖啡生产技术规程,打造精品咖啡庄园,培育咖啡名企名品;加快咖啡产业研究院和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咖啡领域)建设,攻克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提升咖啡产业竞争力,全链条重塑咖啡产业。支持绿色茶叶基地和有机茶园建设,开展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茶树品种资源库及茶树新品种研究、茶园有害生物防控、有机茶园技术集成示范、茶叶生产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古树红茶新型加工技术研究、昌宁红茶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普洱茶定向精准加工关键技术、普洱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依托东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沪滇合作等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茶产业研究院建设,打造世界级红茶品牌。研究改进紫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技术,开展紫皮石斛疏林育苗技术研究、石斛发酵技术研究、紫皮石斛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实施集约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建设龙陵石斛省级种质资源库和省级石斛质量检测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紫皮石斛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开展红花油茶、核桃、澳洲坚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构建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开展芒果品种多样性及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橘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研究应用蔬菜绿色有机种植技术,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推广应用蔬菜小包装技术;开展蚕桑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粮油专用高新多抗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马铃薯主要病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支持早春“两青”(青豌豆、青蚕豆)科研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生猪、肉牛、山羊、家禽、水产等良种繁育及扩繁、设施化养殖与环境控制、绿色安全高效饲料饲草利用、产品质量溯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加强西门塔尔、安格斯、云岭牛等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集成应用肉牛和生猪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养殖新模式;支持生猪、肉牛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持续推进农牧龙头企业人才培育、技术支撑、特色品牌打造。

生态农业。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耕地土壤修复、安全利用保育与可持续能力提升成套技术与产品研发应用,构建耕地土壤质量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及监测体系;加快农业节水控肥减药增效技术、绿色高效功能性肥料、生物碳基肥料、高品质碳基肥料、高品质有机肥料生产技术和新型功能土壤调理剂、改良剂、可降解塑料地膜等绿色产品推广应用,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加强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木本油料提质增效等技术研究及应用,构建绿色生态全产业链现代林业技术体系。积极构建农业跨境有害生物安全、高效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加强外来物种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林下蔬菜种植、林下中草药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立体种养新模式,结合农业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和涉农科研,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智慧农业。加强动植物生长过程和数字化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集成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质量检测、流通销售各环节的集成应用,研发应用基于区块链的绿色农产品可信供应订单定制系统,建立完善种养殖过程可信数据管理与可追溯体系;鼓励企业商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流通和消费等关键环节信息接入云南省重要产品追溯协同平台,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支持农机装备智能设计与制造,加强电子商务技术集成应用,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绿色食品原料资源优势,加强重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一体化技术研究和装备应用,开展智能冷链物流、绿色防腐保鲜、新型包装控制等保鲜物流技术研究及应用,建立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品质控制、采后保质保鲜全程技术体系;改造提升传统农产品加工工艺,开发保健茶、茶饮料、茶美容保健品、石斛枫斗、冻干粉、精片、石斛酒、红花油茶、香果洗护及精油护肤养生、核桃、澳洲坚果、脱水蔬菜、蜂产品、大马士革玫瑰等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快应用提取、分离和制备先进技术,加强食用同源植物和农产品中功能物质、功能活性和营养成分研究,推进产品特征品质挖掘,探索高效利用途径;开展专用品种和配套加工技术、食品微生物与特色农产品发酵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健康类功能产品、特色休闲产品、膳食纤维产品、即时型活性乳酸菌发酵食品、调味品和营养强化品等优特新产品。开展重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主要农产品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技术、中高端农产品溯源及品质保真技术研究,加快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及制备应用,构建快速检测和鉴伪品质评价体系。

四、加强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惠民服务保障

以科技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为重点,加强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医疗卫生、人口与健康、资源保护、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惠民”服务保障,推动社会进步和美丽保山建设。

(一)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积极推进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焦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人才队伍建设和治理手段现代化,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加强平台基地网络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健全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升县域和民族乡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发展农业生态技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支撑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

专栏7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重点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围绕“一县一业”创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科技需求,培育一批具有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一批“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产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转化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建设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优化农村生态宜居环境。面向城乡区域平衡发展重大需求,发展农业生态技术,强化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提升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处理、重新利用等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工艺处理、生态处理工艺集成应用和推广,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健全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为目标,构建农技推广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为依托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星创天地等平台和科研基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提升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服务能力,完善协同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专家服务团长期稳定对接帮扶机制,推动多形式、多主体、全方位的便民利民科技培训和成果推广示范,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和科技信息传播力度,构建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网络。

强化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业农村领域人才“培引”计划,培引农业农村高层次科技人才;突出服务基层导向,加强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农村创新创业技术能人等培养;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引导高校、科研院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带动技术创新与示范引领。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壮大科技特派员(团)和“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大力选派科技特派团服务“一县一业”、科技特派员服务“一村一品”。

科技支撑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潞江坝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区,统筹产业发展基础好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优势,联合市内外科研机构,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应用,攻克一批核心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创新一批科技支撑热区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和经验。打造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幸福佤乡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深度研发司莫拉系列产品,提高特色旅游产品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科技力量。打造高黎贡山茶博园“科技+产业+”健康生活目的地示范区,以茶科技、茶文化、茶旅养生“三产融合”为主题,力争建设成为集科研、观光、加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汽车营地、研学露营等为一体的国际知名“数智”茶文化体验基地。

(二)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化学品、固废处置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治理,加快生态环境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增强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力。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可持续和更高质量发展,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加强生态文明创新,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绿色改造、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专栏8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生态功能提升、水生态系统综合调控管理、河流快速除磷脱氮、黑臭水体综合防治、新型水污染物筛查溯源、面源污染物防控、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协同处理与修复、绿色可持续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塑料污染土壤修复、重点区域空气污染源实时动态监控、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氧污染成因与防控、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等先进技术应用与推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协同治理。

筑牢生物生态屏障。加强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中科院昆明分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力开展科研合作,争取国家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工徎,建设高黎贡山研究院和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展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极小种群物种本底调查与评估,构建高黎贡山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完善高黎贡山生态监测体系,加快高黎贡山数字化保护区建设;加强高黎贡山资源管理,规范生物技术科研活动,建设生物技术多样性平台,打造高黎贡山保护重要科研基地。支持流域安全系统研究,推进毒害污染物在线监测、筛查、溯源、预警一体化智能技术及装备应用;推进生态脆弱区、重点水系水域、河湖库、水源地、湿地、干热河谷区和石漠化区等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攻关、集成和应用示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检验检疫、监测预警、应急控制等研究和应用,建设装备和技术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控平台,构建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施矿冶、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应用示范,大力推广应用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窑炉废气脱硫脱硝、工业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低品位难处理复杂多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分离提取、冶金化工废气和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危废处理处置等先进技术。

(三)科技引领健康保山建设

聚焦疾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妇女儿童健康等重大民生问题,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投入,强化健康知识普及,推进数字化诊疗与服务,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预案和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大幅提升疾病预防诊疗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疾病防控、大健康、中医(民族医)等领域科技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专栏9 科技引领健康保山建设重点

健康科普。建立并完善各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强化健康知识科学普及,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诊早治、紧急救援、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鼓励广播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

医疗服务。发挥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康养、文化旅游康养、医疗康体康养和温泉疗养等医疗服务业;推进集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和人口信息库的“保山市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远程病理诊断、影像诊断、专家会诊、手术示教等数字化诊疗与服务,促进医疗智慧化。

重大疾病防治。加强新冠肺炎、艾滋病、肝炎、结核病等诊疗技术应用、治疗方案评价和预后评价,开展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构建新发、突出及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诊疗技术体系,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非传染性重大疾病筛查早诊、临床治疗、预防干预、康复、健康管理等先进技术应用,加强有效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新型诊疗方案、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中医(民族医)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开展中医养生保健与现代医学检测相结合的护理服务、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诊疗技术现代化;支持运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手段开展防治疑难重大疾病和常发病的治疗研究推动中西医协同治疗和科技创新。

妇女儿童健康。加大孕前和预产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研究应用与科普教育,建立完善妇女、儿童健康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监测和预警体系。开展致聋、致盲性疾病早期诊断和筛查,建立基于遗传诊断、体检等的综合性妇幼健康检测评价体系。

(四)科技护航平安保山建设

围绕平安保山建设战略需求,加强社会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示范,推进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集成应用,加快公共安全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构建智慧公共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提升突发应急、自然灾害防御、发展安全保障等科技支撑能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平安和谐。

专栏10 科技护航平安保山建设重点

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进政法专用装备应用和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构筑“智慧政法”支撑保障体系。支持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建设,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加快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防灾减灾。支持地震立体观测和地震灾害风险预测评估、云降水和人工增雨防雹、暴雨洪涝灾害精细化定量化风险评估、滑坡和泥石流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治应急、森林防火和城市火灾监测预警应急等技术研究及应用,提升智能网络预报、强对流天气短临预警、关键期气候预测、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等技术水平。

安全生产。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电网等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监测预警、风险分级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应用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边坡工程建设管养技术;支持道路交通恶劣天气事故预防及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火灾防控与灭火救援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构建“智慧消防”。

食品安全。研究制定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有害残留物质检测试剂及快速检测卡,加强食品安全生产、检测、控制、跟踪溯源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特色食品和传统食品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五、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支撑能力升级

聚焦硅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生态环保、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领域,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要素集成、关键技术突破中的生力军作用。培引机构、提升功能、拓展服务,建设一批优势特色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

实施骨干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跃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构建“引种孵化—成长扶持—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升规”,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认定,提升研发能力,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加强要素注入和辅导扶持,积极构建“规模企业专利扫零+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链。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吸纳高新技术,推动技术产品创新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牵头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承担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打造行业细分领域的“小巨人”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配套工艺和设备研发,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依法保护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合法权益

专栏11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重点

骨干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共性技术企业类平台;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市场机制为保障,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政产学研等科研力量组建更加紧密协作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

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跃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团队,加快落实成果转化、人才激励、股权和分红政策;强化国有企业创新导向的考核与激励,探索中长期考核机制,将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将科技创新项目重大突破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

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省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团队和技术成果持有人来保设立科技型企业,直接纳入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库进行培育;健全“小升高”“高变强”“强上市”三级培育体系,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省“金种子”备选企业培育。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服务)收入等三个方面力争实现“倍增”,分别达87户、358亿元、301亿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工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使用创新券购买专业服务和高价值发明专利进行转化;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科创企业,推动科创企业上市。到2025年,全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户以上,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协同发展格局。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大企业积极开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和应用场景,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场景应用创新中心,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科技设施平台、数据、技术验证环境等,促进大中小企业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性优势。

(二)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研发平台

以提升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鼓励企业牵头重大研发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以独立、合作、联合等方式,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开放共享创新平台。支持大院大所和核心企业在保山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搭建研发试验、中试、检验检测、技术转移、产业化应用等市场化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强化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企业培育能力。支持园区及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各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专栏12 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重点

工业重点产业领域。以关键共性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为核心,以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目标,努力建设绿色能源产业研究院、中德工业设计中心西南分中心、工业硅生产技术研究中心、保山硅电子研发中心、保山硅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保山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产业科技创新核心引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绿色农业和生物医药领域。围绕优势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技术团队合作,加快咖啡产业研究院、隆阳区国家市场监管咖啡重点实验室、茶产业研究院、石斛产业研究院、石斛质量检测中心、核桃产业重点实验室、高黎贡山芳香植物研究中心、高黎贡山特色民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药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畜禽遗传资源库建设。依托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建设“腾冲科学技术院”,利用院士村建设集聚效应吸收院士专家入驻科学技术院,实施重大科研项目,转化应用重大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

社会发展领域。加快高黎贡山研究院和保山市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联合中科院昆明分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争取建设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强高黎贡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技术多样性平台等建设,打造高黎贡山保护重要科研基地。整合政府、院校、医疗机构、温泉企业等创新资源,加快建设温泉研究院,打造国际高水平温泉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加快建设云南省高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研究中心。

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支持力度,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新建一批色优势明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到2025年,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0个以上。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建设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到2025年新增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0个以上。

(三)优化升级“双创”示范平台

加强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建设,鼓励支持现有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提升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升级为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国家星创天地。鼓励具备一定科研基础的市场主体建立专业化的众创空间,鼓励园区、企业、大中专学校、科研院所建设具有独立法人的孵化机构,鼓励大企业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开放共享的公共平台和专业平台,支持双创孵化载体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鼓励我市文化创意类和妇女创业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鼓励建设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校园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大力推进保山产业园区和腾冲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建设,积极打造专业服务水平高、创新资源配置优、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双创”平台和空间。

(四)培育发展公共科技服务载体

面向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强链、延链、补链,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积极争取省级“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普及、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推进平台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

(五)提升强化县域创新能力

强化县(市、区)科技管理职能,鼓励增加科技投入,构建专业化或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的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开展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六)加快推进高校院所建设

支持保山学院提升办学水平、建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支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区域性本科院校,做优做强中医药专业;支持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做优做强珠宝特色专业。引导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基础学科、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科研院所布局,提升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体系,增强科研院所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产出一批关键重大科技成果。

(七)构建打造园区科技创新高地

    支持园区以产业链为引领,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汇集高端创新资源,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发展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探索开展高新技术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提档次、创特色、增效益、拓空间,打造特色鲜明区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全力支持石斛产业园、精品咖啡产业园、保山轻纺产业园、腾冲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腾冲生物医药园区、腾药及伴手礼加工产业园等建设,提升创新水平,增强创新力量,充分发挥各类园区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产业集聚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六、加大人才培引力度,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围绕“两区一地”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突出“需求”和“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精准引才、靶向育才、科学用才,将绿色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人才生态建设优势,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支撑发展的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

(一)引进高端科技人才

把人才链建在科研创新链、产业链上,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鼓励拥有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或团队“带土移植”“带技创业”,加大对急需人才组团化招引,实现分行业分领域靶向引才。通过科技入滇、智汇云南、腾冲“院士村”、“中国·腾冲科学家论坛”、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产学研协同创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平台和方式,拓宽人才合作交流渠道,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持续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级专业人才,汇聚高端人才资源,构建人才高地。

(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

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学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在全市选拔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的省市两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对保山产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实验技术人才、科技服务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队伍。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培养力度。

(三)培引科技创业人才

坚持需求引领,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大力吸引和聚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来保创业,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向企业聚集。鼓励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允许有关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高等学校定向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加大在职科技人员和基层科技人员培养培训力度,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到国内外院所院校进修深造。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企合作育人途径与方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面向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四)培育技术转移人才

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引进,注重将引进高端技术转移人才和培养本土高水平人才相结合,依托国家、省级和市级重大人才工程,培养引进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和团队。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设立技术转移有关专业、课程,开展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后备人才培养。完善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机制,畅通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职业发展通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专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转移人员倾斜。

(五)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智库建设,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新建一批省市两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入驻,积极搭建企业和院士专家之间的科研合作、技术资源、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平台,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一批重点科技新产品,转化应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发展壮大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培养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重点产业发展和创新型保山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及人才保障。

(六)壮大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鼓励县(市、区)建立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加大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及“三区”人才选派力度,到2025选派科技特派员及“三区”人才200名以上。积极开展市级农村科技辅导员认定和聘任工作,在全市培训认定1000名以上有素质、能力强、懂发展、会干事的农村科技辅导员。实施科技人才服务基层行动,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面向农业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支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服务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七、深化科技对外合作,推进科技跨越发展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对接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深化全方位、全链条、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提升对外开放科技合作水平和层次,有效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一)打造“科技入保”升级版

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深化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落地运行,全力支持各类平台和科研机构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打造创新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入滇”“滇沪合作”“深圳高交会”“杨凌农高会”“中国·腾冲科学家论坛”平台和机制作用,深入开展科技入滇进保山活动,细化科技需求、强化精准对接和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推动高端科技人才团队和高水平科研平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等“入保”落地,打造保山科技入滇示范市鼓励和支持市内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姻”合作、协同创新,推动市内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二)加快推进科技对外合作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依托“一线两园”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境外建立研发平台、科技合作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林畜产品加工、轻纺、光伏组件、装备制造等国际科技合作,培育发展一批跨境跨国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外向型产业集群,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走在前列。持续抓好外国专家管理和服务工作,许可引进一批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外国专家人才来保工作,组织实施外专引智项目,实施“智汇云南”行动,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和能力

专栏13 科技对外合作重点

协同创新行动。深化厅市会商,完善“科技入滇进保山”机制方案,细化急需科技成果、科技企业、人才(团队)、平台等科技资源。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高新技术领域合作,与珠三角产业关键技术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合作,与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方面合作,与成渝地区互融性合作,依托各类园区开展东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建设滇西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基地。依托“一线两园”建设,主动服务重点企业“走出去”,加强粮经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生物资源加工、轻工纺织、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科技对外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成果转化行动。围绕水稻、咖啡、石斛、茶叶、肉牛、水电硅材等重点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入保成果落地转化,为重塑咖啡、石斛、茶叶等全链条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平台提升行动。积极引进高端创新平台和企业,搭建硅冶金与硅材料、生物医药、高黎贡山生物资源保护等一批研发创新平台。加强南亚东南亚国际科技合作,在农业种质基因资源、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或科技创新中心,在农业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制造等方面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智汇保山”行动。高质量举办好中国·腾冲科学家论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论坛品牌和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智库等与国内外同行加强联系,以资源交互、信息共享、技术示范和人才培养为基础,密切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打造一批科研和创新合作交流品牌。

八、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结合保山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难点问题,强化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

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鼓励科技成果研发和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潜心研究,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评价“指挥棒”。健全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进一步落实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和在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科技服务、成果推广、创新创业过程中根据有关规定持有股权、获取收益报酬等政策。鼓励设立“科技创业岗”和“企业创新岗”,加快科技人员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双向流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创新管理和运营机制,构建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全链条运行发展模式,提高研发活动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对符合发展扶持政策的新型研发机构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健全科技成果报告与登记制度,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用好科技成果供需发布交汇机制,畅通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渠道,高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二)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主体

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生物医药、绿色硅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优势领域建立一批技术转移机构、联合创新体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等,推进市外研发、保山转化,推动核心技术和产品产业化。支持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完善市场化服务机制,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中试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服务。强化政府引导与服务,加快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招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强化技术咨询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及云南分中心建立保山市工作站,加快建设云南省技术市场保山分市场,健全线上线下覆盖全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条件能力建设,深入挖掘科技需求、开展供需对接、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动腾冲市、隆阳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面向产业重大创新需求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鼓励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开放创新创业资源,依托自身优势为初创期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孵化场地、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技术对接、研究开发与管理咨询等服务支撑。培育发展综合科技服务机构,在创意策划、金融资本、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环节提升全链条的科技服务能力,推动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带动和整合各项专业化的科技服务,形成覆盖信息、知识、创意、创新、产品开发与营销的科技服务链。

(三)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加强厅市会商,强化科技成果与我市重点产业精准对接,积极争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体化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落地转化。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市级财政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研发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支持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匹配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创投、信贷、债券、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保险发展,开展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贷、保”联动,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银行探索股权投资与信贷投放相结合的模式,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服务。鼓励科研设施和仪器管理单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在不改变所有权前提下,探索仪器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完善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运营为核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提高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推动更多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

专栏14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

云南省技术市场保山分市场。完善技术市场功能,统筹各类科技服务资源,提升知识产权技术评价、科技金融、政策法规等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其打造成为全市科技成果交易大平台、科技成果供需信息集中地、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聚集区。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立完善由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立以高质量专利产出为导向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评价和登记管理工作,储备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孵化项目

技术转移人才队伍。鼓励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与企业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从源头培养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水平和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严格按照《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则》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推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为税收优惠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奖补政策落实提供保障。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中共保山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测评估和监督,建立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加强规划执行与政府年度考核的有机衔接,提升科技创新在考核中的权重,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科技创新大格局,以全局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形成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完善创新体系,强化科技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根据各自职能和职责,完善配套办法,细化工作措施,密切协调配合,加大科技资源配置和整合力度,强化创新政策衔接落实,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完成。

(二)强化投入保障

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加大市、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努力实现财政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系统谋划和统筹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对我市科技发展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省市研发投入引导补助资金,激励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形成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态势。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扩大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适合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引导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和社会各类资本加大对技术转移早期项目的投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和“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设备加速折旧、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等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做到应减则减、应免尽免。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突出“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贯彻落实省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聚焦创新发展,制定联动政策,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政策环境和体系。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效能,持之不懈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多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支持科研企事业单位探索实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财政支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深化科研院所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科技伦理治理、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一流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企业家作用等改革政策落实见效。

(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深入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进一步完善科普设施,提升现有科普基地服务功能,打造具有特色和社会影响的精品科普教育基地;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健全科普联动机制,丰富科普内容和活动,拓展传播渠道,促进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厚植科技创新社会基础。大力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崇尚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强学风作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压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风作风和诚信建设主体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文化氛围。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宣传和激励,努力使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竞相迸发、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效益充分显现。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科技监督体系,激励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团体参与创新、支持创新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附件:1.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2.保山市“十四五”期间“三张牌”示范区科技支撑路线图

附件1

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一、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责任部门

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

高新技术企业数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

4

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

登记科技成果

市科技局

7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市科技局

8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市市场监管局

9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市科协

二、主要任务

序号

主要任务

任务重点

责任部门

1

加强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绿色硅产业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园区

绿色能源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绿色化建和轻纺产业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园区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生物医药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

加强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惠民服务保障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协

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草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科技引领健康保山建设

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

科技护航平安保山建设

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民政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

3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支撑能力升级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研发平台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各园区管委会

优化升级“双创”示范平台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妇联,各园区管委会

培育发展公共科技服务载体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

提升强化县域创新能力

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快推进高校院所建设

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草局,保山学院、保山中医专、滇西大珠宝学院、保山技师学院

构建打造园区科技创新高地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

加大人才培引力度,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引进高端科技人才

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培育科技领军人才

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培引科技创业人才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

培育技术转移人才

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市科技局

壮大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

市科技局

5

深化科技对外合作,推进科技跨越发展

打造“科技入保”升级版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各园区管委会

加快推进科技对外合作

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外办

6

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主体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银保监会保山监管分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