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9130195-9-/2022-1109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开目录 | 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 2022-11-09 |
文号 | 浏览量 |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根据《保山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健康保山行动(2020-2030年)》《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保山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山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30年)》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在保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卫生健康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富集,截至2020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04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7.04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口拥有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7.73人,每万名居民拥有3.79名全科医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医院创等达标工作迈出新步伐: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保山市中医医院先后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五县(市、区)人民医院均已通过省级提质达标验收,市第二人民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隆阳区妇幼保健院获批成为云南省首家县级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中心;四县(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家工作站和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持续强化,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补短板”培育项目8个、77个专家工作站和普通外科、神经系统、心血管、康复等8个云南省临床医学分中心,县级5个胸痛中心、5个卒中中心、3个创伤中心已经通过省级验收并公示。基层常见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切实提高,建成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11个、基层慢性病管理中心3个,25个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评审标准,其中9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组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87个,新增业务用房76.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8.59亿元,新增住院病床5822张。
推动医养结合深度发展,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保政办发〔2017〕126号),完善医养结合政策,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其中腾冲市为省级试点、龙陵县为市级试点,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个、农村敬老院5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36个,共有养老床位8747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1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率达60%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30%,85%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的绿色通道,基层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城乡老年人享受均等的养老服务。多举措多维度支持社会力量开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全市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机构养老总床位的比例明显增加,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得到基本保障。
围绕全市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大力发集养生、养老、医疗、康复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培育康复、健身、养生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将中医药健康、温泉养生旅游纳入全市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等规划中,积极探索以企业经营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旅居”康旅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同养老机构或其他相关产业机构的合作,确保老年人实现“一处入院、多地居住、随季而动”的流动养老服务,其中腾冲雅居乐曲石生态旅游度假小镇项目、腾冲玛御谷温泉小镇项目均已纳入省级“大健康”项目库。
认真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重点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中医药,着力推动生物技术药、化学药产业发展,推进医药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先后印发了《保山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7〕号)》《保山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保政办发〔2018〕66号)》《保山市促进“互联网十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保医改发〔2019〕4号)》《健康保山行动(2020-2030年)》等系列文件,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需求提出若干支持政策措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并将促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科学合理定位,认真深入谋划,产业运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当前,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矛盾已经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健康生活需求与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卫生健康资源碎片化、医防协同不足、健康管理不连续等自身“内循环”仍不够畅通,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特色资源潜力挖掘不够充分与区域之间同质化竞争依然突出并行,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与人才、科技等支撑保障不足同在,健康服务业在规划引导、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等方面亟待提升。受地域、科技、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全市健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健康工业产业结构中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占比较大,但仍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工业链条短,健康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特色优势不够明显,服务体系、技术、模式、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保山地处云南西部,是滇西区域中心,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是中国陆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要道,对辐射南亚国家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民族团结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定位将对保山市健康服务业对外交流合作和区域发展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必将对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产生深远的影响。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政策利好。在一系列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健康服务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已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5个区域公用品牌、26户企业及产品进入省“绿色食品牌”目录,“一座保山”品牌影响力指数全省领先。“高黎贡山”茶叶、“稳隆”红茶获评“10大名茶”,品斛堂公司蝉联“20佳创新企业”。昌宁温泉镇入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司莫拉幸福佤乡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文化旅游品牌迭代升级,昌宁、龙陵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景区进入4A级景区公示名单,新增省级旅游名镇名村7个,腾冲银杏小镇获评“云南省特色小镇”。文旅融合新业态加快发展,投入运营半山酒店10个,5个精品酒店获省级认定,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板桥青龙街非遗文创街区建成开街。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健康产业发展提出新挑战,老龄人口和亚健康人群明显增多,人群疾病谱较前发生显著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地方病及重性精神病等仍然威胁群众健康,一些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社会各界对大卫生、大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将更加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业将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立足服务滇西、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健康服务产业中心和“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健康服务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供给,全面提升我市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健康服务业发展体系。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组织协调和市场监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
2.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充分考虑保山市社会经济、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引导健康服务资源在重点地区合理集聚、引导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科学确定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推动各县(区、市)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3.跨界融合,聚集发展。深化大健康产业跨界融合,以健康养生、健康旅游、智慧健康、健身休闲和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促进医疗、养生、体育、文旅、食品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强龙头、聚集群,提高大健康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4.开放合作,辐射联动。立足保山市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腾冲市、龙陵县沿边口岸与边境城市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形成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健康服务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以健康服务业辐射南亚东南亚更广阔地区。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加快建设滇西边境医疗健康服务中心、特色鲜明的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全国重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融合互促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健康服务需求。
1.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到2025年,健康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左右,健康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年均增长10%。健康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产业之一,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
2.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到2025年,争创1—2个省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2个业态集聚、特色鲜明的省级健康产业示范区,促进健康与温泉疗养、中医药、旅游、互联网、体育等深度融合,健康养生产业、健康旅游产业、智慧健康产业、健身休闲产业等多元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初步构建具有保山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3.健康服务业体系更趋合理。全市优质医疗健康资源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医药产业科技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健康产业各领域融合度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考虑健康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配置条件,构建“一心两带五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打造滇西边境医疗健康服务中心,以温泉康养旅游发展带和沿边跨境健康服务开放辐射带为两大增长极,有序带动全市五县(区、市)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
打造滇西边境健康医疗服务辐射中心。依托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保山市中医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发展基础,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培育,带动整体疾病诊疗水平和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加快推进滇西边境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医疗资源合作网络,提供全程就医解决方案。鼓励高水平医疗机构开展特需医疗服务,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同时,重点扶持2个10亿元以上涉及医疗、康养、体育、教育、健康旅游等领域的“健康生活目的地”重大项目,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多元康养服务产业。
依托保山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扩容,补齐重点专科(专业)短板。
引导社会力量有效增加妇幼健康、0-3岁婴幼儿托育、老年健康等领域的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连锁化、规模化的中医医疗集团。支持专业医学影像和病理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康复医疗中心、高端护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单采血浆站等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经营发展。
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中医药特色服务、康复疗养服务、休闲养生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旅游+中医疗养”业态,加快构建保山现代温泉健康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健康旅居度假胜地。
围绕“医、药、学、康、养、旅、智”等重点领域,以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建设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为目标,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中医药特色服务、康复疗养服务、休闲养生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医养结合、康养休闲、文旅融合”的新业态,加快构建保山现代温泉健康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户外拓展、户外露营、徒步旅行、科考探险等生态旅游产品,谋划一批集高端医疗服务、生态健康运动、候鸟式养生养老、健康产品制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类大健康产业项目,打造世界级健康旅居度假胜地。推进温泉康养旅游发展带、沿边跨境健康服务开放辐射带两带联动发展,将重要景点、重大康养基地和系列文化、运动等综合体串珠成链,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
依托保山独具优势的温泉地热资源及“一山两心两带”健康旅游产业规划布局,打造集“户外运动+旅游”“温泉康体+旅游”“中医养生+旅游”三大健康旅游业态为一体的温泉康养旅游发展带,加快推进山水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型旅游提速升级,全力打造一批温泉养生基地,推动温泉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构建温泉康养、健康美食、森林康养等产业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的中医药温泉保健疗养品牌,推动全市健康旅游发展。
充分发挥保山市与缅甸接壤的区位优势,依托边地风光、边疆风情、边境集市,联动沿边雄伟壮阔的高山峡谷、异域风情的特色小城以及独特景观资源,着力提升腾冲市猴桥等边境乡镇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能级,差异化发展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和跨境医疗服务,推进跨境健康服务合作区和边境健康医疗服务辐射区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沿边跨境健康服务开放辐射带。
依托市域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支持五县(区、市)结合实际培育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对全市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健康食品、健康医药、健康运动、健康旅游四大产业发展,构建“节点小集聚、组团大联动、区域广覆盖”的协同发展格局。
隆阳区:依托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和中心城区东城、北城医疗综合体建设,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功能升级,大力发展城市健康服务产业,把青华海片区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潞江坝世外乡村·高黎贡山国际康养度假区,重点建设全球生物多样性展览中心、全国大学生艺术交流基地、大滇西康养度假论坛、户外运动基地、艺术公园、咖啡庄园、阳光沙滩、野奢民宿、沙滩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打造集康养、运动、度假、产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态田园康养度假胜地。
腾冲市:充分发挥腾冲生态环境优越、地质资源丰富、文化悠久厚重等优势,建设腾冲国际康养度假区,把腾冲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文交流“国际会客厅”和世人向往的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重点推进万寿菊、美洲大蠊等健康产品原料的提取加工,研发一批以植物为主的保健品、生物添加剂等植物产业产品,打造“健康医药”。建设一批温泉养生基地、温泉小镇,推动温泉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医药温泉保健疗养品牌。
龙陵县:建设龙陵县温泉石斛康养度假区,依托城市新区建设,以石斛健康产业为支柱,打造集石斛、花卉、温泉疗养、中药保健、康养旅居、商业购物、餐饮娱乐、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国际健康旅游度假区。
昌宁县:重点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区,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利用现有温泉养生及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结合天堂山湿地景点和绿源中药材种植庄园相接壤的优势,形成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
施甸县:充分利用施甸丰富的温泉资源和温润的气候优势,围绕水墨施甸·秘汤胜地,着力打造国际性的养老养生目的地。继续推进中盛博爱云南施甸大健康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打造以生物医药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园区。
加快推进积极推进滇西边境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依托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直属附属医院(隆阳区中医医院)、保山市传染病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阳区妇幼保健院、腾冲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等项目为主,推进保山中心城区东城、北城医疗综合体、腾冲市医疗综合体建设,带动整体疾病诊疗水平和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强化疾病防控能力,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点疫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预防接种等工作需要,打造辐射滇西、影响缅北的省级区域性疾控中心。到2025年,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达100%。加快实施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专科特色,加强专科联盟建设,强化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扎实开展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创新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打造滇西心理卫生中心。加强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打造妇幼健康服务龙头;持续巩固市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成果,加强妇幼保健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全市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形成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各级助产机构为补充,综合协同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打造滇西妇幼保健中心。
做优做强现有重点专科,建成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滇西边境一流重点专科。优先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领域,积极引进国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力量提升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腾冲市人民医院、保山市中医院的重特大疾病、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加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力度。到2025年,力争新增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3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争取成功申报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10个。完成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口腔科、康复科、精神科、眼科、老年病科5个薄弱专科建设要求,补齐薄弱短板,中医错位发展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妇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全面提升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等能力。全市80%的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和100%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完成呼吸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与能力建设。
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继续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通过辐射带动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助推分级诊疗落地。通过建立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共享医疗资源,有力推动形成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康复回乡镇”的目标。允许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建立协议合作关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水平社会办医机构举办临床医学院校、成为医学院校教学基地并作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联合体建设。打造一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与公立医疗机构良性竞争、差异化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格局。
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以及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发挥中医医疗机构的技术优势,与养老机构联合开展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中医医院采取自建、托管养老机构或与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开展技术协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医养结合”。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整合社区医疗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在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立医疗室,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健康教育、免费体检等服务。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疗养院、养生养老公寓。规范中医药养老服务机构和技术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集医疗、护理、康复、居住等为一体的养老院或康复医院。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医学科的比例达到75%以上。
推进植物提取和精深加工,发展保山特色高附加值植物原料药。推进食药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支持中药膏方和食疗(药膳)产业发展。推进“中医药+文化、旅游、养生”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建成一批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示范基地。融入全域旅游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中医药健康保健品及伴手礼产品,推进太极拳(剑)、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保健与体育休闲产业融合,以腾药产业园为示范点推动腾冲经济开发区伴手礼加工园区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康体休闲体验园。
加大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科学引导中药材种植养殖,有机、GAP认证力度。大力推进道地药材基地的规划和规范化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发展重楼、石斛、红花、草果、续断、红豆杉、银杏等大宗道地优势药材品种,加强良种繁育基地、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保障性苗圃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石斛、黄精、党参等药材有机化种植,建设石斛、美洲大蠊GAP种植养殖基地,促进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面积达50万亩以上,产量6万吨以上。健全中药材地方标准体系,加强中药饮片零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促进中药饮片行业健康发展。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与监管,建立健全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到2025年,累计制定10种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加快本地品牌培育,促进本地中药品牌化发展,培育中成药大品种和独家品种,重点支持石斛、美洲大蠊、水蛭等品种二次开发和标准提升。
依托全市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展药浴、中药熏蒸、中医药文化体验、气功等养生保健项目,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支持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充分融入特色旅游城镇、休闲度假区、文化街区、主题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名胜古迹、中药材种植基地、生产企业、中医药文化基地、中华老字号名店和特色中医药诊疗技术等中医药资源有效融入旅游产业发展范畴,将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入养生养老和“治未病”中,鼓励开发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以腾冲市为龙头,充分挖掘昌宁、施甸温泉地热水体资源,培育以温泉疗养、温泉保健等为调养手段的健康养生业态,迎合省内外游客“新、奇、特”的心理需求,以腾冲、昌宁、施甸现有的温泉资源为基础,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保健养生、美容美体、疾病预防、特色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温泉度假村、温泉保健疗养基地。以休养、保养、疗养温泉为载体,打造各旅游业态串联发展的特色小镇。加快温泉旅游项目建设,以休养温泉以放松身心、休闲度假产品为主题,设置园林温泉、棋牌娱乐、文体活动、推拿按摩、小食餐饮等业态;保养温泉以保持健康、美容美体产品为主题,以中医艾灸、SPA瑜伽体现东方养生文化,设置主题养生温泉、SPA美容美体、瑜伽塑身、艾灸养生、营养配餐等产品;疗养温泉以预防疾病、康复疗养为主题,充分利用温泉矿物功效和先进水疗技术,设置水疗康复温泉、健康管理、水疗运动、康复理疗、特色药膳等产品。
充分发挥保山市丰富的森林资源、立体气候、特色景观等优势,打造滇西温泉康养度假旅游、生态康养旅游,进一步改善腾冲市北海是滴森林康养基地、码御谷温泉小镇森林康养基地、大地茶海森林康养基地基础设施,鼓励开发具有特色的森林康养产品。依托高黎贡山森林资源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推动森林康养与医疗、养老等行业深度融合。
以高黎贡山国家公园、高黎贡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抓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户外运动基地,开发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户外运动线路,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聚焦运动康复、运动疗养等领域,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特色康复医学。推动体医融合发展,推广体质健康测定、运动处方、健身咨询等科学健身服务,整合体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推进体医深度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
立足保山市立体气候优势,推进集高原体育训练、全民健身、体育旅游、体育科研、体育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以腾冲国际马拉松、永子围棋品牌赛事为引领,推广露营、登山竞速、攀岩、自行车速降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和漂流帆船等水上项目,培育航空模型等低空运动,依托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等水域资源,推进建设集水上运动、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健身休闲体验项目,持续打造具有保山特色的“一带一路·七彩云南”国际围棋大师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腾冲站赛等富有特色、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
依托我市高品质道地药材和中医药特色优势,重点以石斛、黄精、党参、银杏、天麻、山药、厚朴、茯苓等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核桃、茶叶、咖啡、万寿菊、美洲大蠊等特色生物资源为原料,研究开发各类药膳、药酒、药茶、饮品等健康产品,以及具有抗氧化、减肥、增强免疫力、缓解焦虑、抗抑郁、辅助改善记忆、养护皮肤等功能的系列保健食品,重点研发生产一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推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培育一批粮食、油料、畜禽、水产、蔬菜、水果、菌菇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优先推进茶叶、蔬菜、水果与坚果、中药材等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的追溯体系建设,依托各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医疗康复基地、养生养老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食疗养生重点项目,培育打造一批中医药食疗养生旅游区、健康保健养生旅游区、养老体验园区。
以保山动植物、微生物药用资源为基础,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和现代中药。推进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鼓励市内医药骨干企业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重点支持发展腾药心脉隆注射液、美洲大蠊系列产品、东方红制药肠胃宁片、品斛堂龙陵紫皮石斛、施甸海瑞迪水蛭冻干粉、保山泽元藻业雨生红球藻、龙陵河头蜂毒提取、保山山田红豆杉开发、中牧股份动物疫苗等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宗常用药品的市场占有率。
以“一部手机管健康”为抓手,建立保山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一批互联网大健康平台,实现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互联互通、有效协同。以高水平医院为核心推广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提高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的覆盖度,依托信息化手段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建立中药材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升中药研发生产和运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建成全市养老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养老院、智慧社区等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的智能化居家适老环境,促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快全市体育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大数据的整合集成,构建覆盖全市智慧体育服务体系。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下,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及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健康服务紧密相关的养老服务、健康管理、高端医疗、创新疗法、先进检查检验、高值医疗器械利用等方面的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体检、康复护理等机构合作,构建新型健康管理组织形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领导体制,明确牵头部门,统筹编制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制定健康服务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全局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健康服务业专项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形成系统性强、匹配度高的政策支撑体系。各县(区、市)要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明确职责,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强化跨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合理推进规划实施。
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对列入国家、省、市级重点建设计划的大健康产业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经认定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对其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享受小微企业等财税优惠政策。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等扶持。
加大财政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投入,支持康养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充分利用金融手段筹措发展资金,创新发展符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积极争取省级中医中药产业基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满足不同类型与不同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种类需求,加大对健康服务业的引导和推动。鼓励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养老机构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开办资金和发展资金。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等服务。
贯彻落实《保山市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十条措施》,结合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大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生物医药、研发设计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护理、公共营养、母婴护理、婴幼儿照护、保健按摩、康复治疗、健康管理、健身指导等人才供给。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人事制度改革等政策实施。
建立并完善健康服务业部门统计制度,探索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摸清保山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加强对保山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态势跟踪研判,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综合评估和专项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本规划执行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适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