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525525-X/20240126-00001 发布机构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农业领域统计数据 发布日期 2024-01-2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沪滇协作抓点推典 民生味浓影响力广

沪滇协作聚焦群众增收,保山市脱贫成果更加巩固;云品入沪,闵保联合展销农产品促增收;隆阳区沪滇协作聚焦“一县一业”助力咖啡产业提质增效;施甸县乘沪滇东风做强“菜篮子”基地;龙陵县“以粮为基、接二连三”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沪滇医疗帮扶助力昌宁县医疗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沪滇协作将持续推进闵保两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新年伊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及云南网等主流媒体连续推出报道,对“云南省保山市沪滇协作抓点成典型、推典型成美景,踏实干大胆干,干出样子,让农民获得感成色更足,‘民生味’更浓、影响力更广”给予了关注;上海东方卫视等媒体也相继推出报道,对“2023年以来,闵行区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先后派出167人次赴保山调研对接东西部协作,与保山同心同德,充分吸纳各方力量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持续增收、边境稳定稳固,‘民生味’浓、影响力广”给予了关注报道。

抓示范点推典型,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点亮一片、带动一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一个个盆景做成一片片风景。上述报道在保山本地微信朋友圈、腾讯说说、快手和抖音等同频共振、叠加起更大的影响力。“保山,村村都是司莫拉”“高质量发展,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抓点成典、推典成景”“踏实干大胆干、干出样子干成典型”“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收,让农民获得感成色更足”“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抓点推典走在全国前列”成为评论区最热词条。

千方百计联农带农、激发农民内生发展动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持续增收,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沪滇协作保山联络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就业帮扶、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社会事业等方面,向上海市和闵行区争取财政帮扶资金18480万元,实施项目88个,其中有16个是经营性项目,均制定联农带农方案,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项目预计惠及农户2万余户7万多人。比如,2023年,先后邀请上海六号咖啡工厂等46家企业赴保山考察调研,引进企业16家,到位投资额3.27亿元,持续开展保山农特产品“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商超”工作,保山咖啡、茶叶、石斛、水果、蔬菜等优质农产品销往上海销售额达2.94亿元,完成年初指标数的364%。

踏实干、大胆干,干出样子、干成典型,促进持续增收。沪滇协作保山联络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保山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719万元,重点打造隆阳区汉庄镇金竹田村、施甸县姚关镇朱市冲、龙陵县龙江乡弄岗社区和弄岭村、昌宁县漭水镇共裕社区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学习借鉴闵行区先进做法和经验,实现沪保两地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示范点引领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在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的潞江镇新寨村,通过“近年来先后投入沪滇帮扶资金1845万元”的助力,实现了旅游名村的华丽转身——咖啡加工厂房更新换代、村庄风貌景观提升、配套建设相应基础设施补齐短板,以“保山小粒咖啡”为标志,推出“云潞”“新寨”“十岸”“中咖”“比顿”等品牌,打通上海大市场渠道,每年咖啡交易额近亿元,服务带动全村1.36万亩咖啡稳步发展,每年可加工咖啡鲜果约6000吨,为村集体创收100余万元,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带动100余人就业。

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与技术素养,使其具备经济发展能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村多元价值。施甸县沪滇协作联系人告诉记者,施甸县以仁和镇查邑社区为试点,借助沪滇协作项目,2023年投入沪滇协作项目资金275万元,建设育苗工厂、晾晒大棚、预制菜研发室和产品化验室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走出了一条联农带农的产业振兴路,实现一份土地四份收入,每年稳定带动当地村集体增加收入38.5万元;项目区农户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每年可获收益43.22万元;大棚蔬菜种植及脱水蔬菜加工提供了大量务工岗位,用工高峰期可达500余人,农户基本年均增收达3万元;该项目可每年种植白菜8到9茬,日加工鲜菜量约40吨,干菜出品量2吨左右。

健全并落实好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吸纳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使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分享更多收益。龙陵县沪滇协作联系人告诉记者,龙陵县先后投入沪滇协作资金2100万元,在龙江乡坚持打好“以粮为基、兴产为主、农旅结合”组合拳,积极探索“一产为基,接二连三”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有力促进龙江乡万亩稻鱼、万担烤烟、万亩茶园等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实现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乡村旅游消费收入千万元。当前,龙江乡清塘梯田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稻花鱼习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弄岗傣族民歌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让民生保障实现有目共睹的进步,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保山沪滇协作联系人告诉记者,2023年,闵行区派出38名医生到保山各县区开展帮扶,保山市选派30名医生到上海市进修学习、探索立体式协作新模式,着眼百姓所需,着眼智慧医疗,闵行区中心医院共选派2批次15名医生实地帮扶,帮助昌宁县医生掌握先进医疗技能和设备操作规范,在昌宁县人民医院成立中风120研究工作室和巾帼创新工作室,推广卒中识别工具“中风120”;投入80万元帮扶资金实施昌宁县更戛乡打瓦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和昌宁县温泉镇卫生院中医馆提升改造,温泉镇中医馆,满足周边7628户26136人中医康复的需求。

文:赵 剑 郑 清

图:综合

来源:保山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