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525504-9-/2021-0909001 发布机构 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发布日期 2021-09-0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保山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

 

 

 

 

2016.11

一、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 - 1 -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 1 -

二)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 3 -

三)支柱产业逐步壮大 - 3 -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 5 -

五)工业投资力度加大 - 6 -

六)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 6 -

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7 -

八)信息化推进初见成效 - 7 -

九)园区经济发展迅速 - 8 -

十)煤炭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 9 -

十一)无线电管理科学规范 - 9 -

十二)人才培育成果丰硕 - 9 -

二、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0 -

一)发展机遇 - 10 -

二)面临挑战 - 11 -

1.工业经济总量小 - 11 -

2.工业产业层次低 - 12 -

3.园区承载能力弱 - 12 -

4.工业信息化人才保障难 - 12 -

三、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12 -

一)指导思想 - 12 -

二)发展原则 - 13 -

1.坚持做大总量的原则 - 13 -

2.坚持集聚发展的原则 - 13 -

3.坚持技术创新的原则 - 13 -

4.坚持两化融合的原则 - 14 -

三)发展目标 - 14 -

1.工业经济发展目标 - 14 -

2.民营经济发展目标 - 14 -

3.创新目标 - 15 -

4.园区经济发展目标 - 15 -

5.信息化发展目标 - 15 -

四、工业产业发展重点 - 15 -

一)着力打造百亿元冶金化工产业 - 16 -

1.铁矿石采选 - 16 -

2.废旧钢铁回收铸造 - 17 -

3.金属硅产品 - 17 -

4.有色金属 - 17 -

5.化工 - 18 -

二)着力打造百亿元农特产品加工产业 - 18 -

1.生物制药 - 19 -

2.蔗糖生产 - 19 -

3.烟草制品 - 19 -

4.茶叶加工 - 20 -

5.咖啡加工 - 20 -

6.核桃加工 - 20 -

7.肉类加工 - 21 -

8.食用植物油加工 - 21 -

9.其食品加工制造业 - 22 -

10.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 22 -

三)着力打造百亿元珠宝玉石产业 - 23 -

1.翡翠加工 - 23 -

2.黄龙玉加工 - 23 -

3.玛瑙加工 - 24 -

四)着力打造百亿元建材制造产业 - 24 -

1.水泥及制品 - 25 -

2.大理石产品 - 25 -

3.火山石产品 - 25 -

五)着力打造百亿元轻纺制造产业 - 26 -

1.聚酯切片 - 26 -

2.纺纱生产 - 27 -

3.服装加工 - 27 -

4.制鞋及其他 - 27 -

(六)着力打造百亿元能源产业 - 28 -

1.电力生产 - 28 -

2.天然气及水的供应 - 29 -

3.煤炭生产 - 29 -

七)着力打造百亿元新兴产业 - 30 -

1.新材料 - 30 -

2.新能源汽车 - 31 -

3.装备制造 - 31 -

、信息化发展重点 - 32 -

一)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32 -

二)扎实推进信息惠民工作 - 33 -

三)加快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 - 33 -

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 34 -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 34 -

、民营经济发展重点 - 34 -

一)抓好三个一批,壮大民营经济 - 34 -

二)抓好三个工程,推动转型升级 - 35 -

三)抓好三个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 36 -

四)抓好三个平台,破解发展瓶颈 - 36 -

七、产业空间布局 - 37 -

一)按照行政区划布局,实施一带两大板块发展战略 - 37 -

二)按照工业园区功能定位,突出园区发展重点 - 38 -

八、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措施 - 40 -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发展氛围 - 40 -

二)强化规划引领,促进集群发展 - 41 -

三)加大基础投入,培育骨干企业 - 41 -

)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 - 42 -

)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水平 - 43 -

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人才保障 - 44 -


保山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保山工业和信息化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加快发展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沿边开放新高地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抓住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制造2025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国家大数据发展等战略机遇,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事关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长远发展,对于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委次党代会等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全力以赴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紧紧围绕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信息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15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35.93亿元,十一五末的2.29倍,年均递增18.0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2.74%提高到24.63%。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16.93亿元,十一五末的3.07倍,年均递增25.12%

 

2015年,全市社会用电量54.7亿千瓦时,十一五末的1.85年均递增13.08%,其中工业用电量42.2亿千瓦时,十一五末的1.82年均递增12.76%。

 

二)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全市着力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出台规模企业培育8条措施,促进工业企业规模发展。2015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209户,是十一五末的2.58增长128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24.3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22倍,年均递增26.36%;实现利税总额达38.5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3倍,年均递增12.84%规模企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三)支柱产业逐步壮大

按照优化提升冶金矿产业,做精优势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发展壮大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做强做大建材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截至2015年,形成了以钢铁、硅、铅锌、铜、锡、黄金为主的冶金矿产业,规上产值51.39亿元,规上增加值12.77亿元;以蔗糖、烟草、木材、茶叶、咖啡、核桃、石斛、中成药为主的生物资源加工产业,规上产值145.64亿元,规上增加值47.23亿元;以电石、化肥为主的化工产业,规上产值2.73亿元,规上增加值0.46亿元;以煤、水电、太阳能、风能、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产业,规上产值44.83亿元,规上增加值16.96亿元;以水泥、大理石、火山石、花岗岩、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建材业,规上产值39.75亿元,规上增加值10.44亿元;以珠宝玉石、锂离子电池为主的新兴产业,规上产值77.1亿元,规上增加值29.07亿元。

 

规模工业轻重工产值比例由2010年的45.13 : 54.87调整到2015年的57.58 : 42.42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5,全市民营经济户数达88546户,比十一五末净增加31385户,年均增长9.15%;从业人员25.27万人,比十一五末净增加11.32万人,年均递增12.62%;完成增加值27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71倍,年均递增22.0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9.6%,比十一五提高10.9个百分点。

 

五)工业投资力度加大

全市先后建设了生物资源加工园、石材产业园、轻纺产业园、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等产业聚集区,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地开工建设,非电工业投资保持年均15%以上递增速度,有效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15年完成非电工业投资79.8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286.2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01倍。

 

六)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加强节能宣传和能耗监测,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能耗指标不断下降。2015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71%,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12.21%,年均下降2.57%,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101.89%。万元GDP能耗十一五末的0.9977吨下降至0.7565

 

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全市依托生物、电锌、金属硅、建材等产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加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2015,全市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硅产业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8个;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户,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户、创新型试点)企业11户、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28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37家;获省级重点新产品认定15个,市级重点新产品认定25个。

八)信息化推进初见成效

持续实施固定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工作,实施光纤到户工程,大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4G)建设,扩大网络覆盖,提升网络质量。推进两化融合”“三网融合,拓展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提升社会信息化服务水平。全市十二五期间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0.6亿元,较十一五总投资10.2亿元增长101.9%。截2015全市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20.55户,移动互联网3G/4G)用户约146.7人次,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34.82万个,互联网普及率达48%,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5%,移动基站数7063个,建成光缆总长度约84440皮长公里;广播综合覆盖率98%地方节目覆盖率85%;电视综合覆盖率98%地方节目覆盖率75%。建成存储容量可达150P的数据中心机房,以IDC项目建设为重点的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稳步推进,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等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九)园区经济发展迅速

园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融资平台支撑初见成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5个工业园区均被列入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腾冲经开区、保山工贸园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长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第一批百亿元园区2015年,全市5个工业园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63.25亿元,十一五增长4.46倍;全部工业增加值85.74亿元十一五增长4.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1.74亿元,十一五增长4.7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42亿元,十一五增长4.76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2.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总额14.55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入园企业规模以上非电力固定资产投资258.86亿元,十一五增长3.91倍;完成标准厂房建设面积189万平方米,十一五增长2.27倍;新入园企业157户,引进到位资金142.7亿元。

十)煤炭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按照整合重组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整顿关闭一批要求,编制完成了《保山市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案》并通过审查确认。通过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我市在原有15个煤矿的基础上减少9个最终保留6个,企业数在原有12户的基础上减少10户最终保留2,最终规划生产能力66万吨/年。

十一)无线电管理科学规范

全市无线电广播覆盖率、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3%和80%。无线电管理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建成二类监测站3个,二类移动监测站1个、小型站7个,可搬移式监测、检测设备10多台,基本满足重要区域203000兆赫兹频率范围的监测需求。

十二)人才培育成果丰硕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培训方式和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工业人才队伍得到壮大,素质得到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信息化系统共组织和参加各类业务培训150期,共计6067人次,其中:到省外院校培训26期,216人次;挂职培养6期,20人次。截2015,全市列入省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1人,列入省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人,列入省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16人,获科技部认定三区人才235人,市人民政府认定市级创新团队5个,列入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19列入市产业建设领军人才7人、市级创新人才培养21人。

二、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中国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希望与困难同在。

一)发展机遇

从全球看,目前正在进行一场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中心的产业技术革命,这些革命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全国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保山融入国家战略、参与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全省看,随着云南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昆保芒瑞经济带、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及澜沧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实施,着力加快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保山由改革末梢变成开放前沿。从全市看,市委、市人民政府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定位保山打造成为云南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沿边开放新高地云南经济升级版的要求提出“发挥五大优势、补齐五大短板、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做大做强六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启动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推动优势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新材料产业、轻纺产业、信息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6大重点产业,为保山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面临挑战

1.工业经济总量

经济增长尚未摆脱传统产业、传统发展方式,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等相关环节亟待加强,增长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竞争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面临做大经济总量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2015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35.9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24.63%,低于十二五占GDP比重32%规划目标7.37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9位,占全省工业增加的比重仅为3.46%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总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2.工业产业层次低

我市工业经济产业发展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开发型、原料加工型特点突出。金属硅、水泥、石材、铁矿石、锌、锡、天然气等重工业产品均以原材料方式销售,缺乏深加工生物资源产业中的茶叶、咖啡、蔬菜、烟草、蔗糖、畜产品、木材等主要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优质品牌、支柱产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3.园区承载能力弱

由于全市财政困难,在园区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各园区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紧缺,园区作为工业发展主战场的优势发挥不足;专业园区内的产业相互配套程度,现有产业多数只是简单的同类集聚,企业间缺乏相互关联度,未形成产业延伸的环状链条,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不下来,制约后续项目引进。

4.工业信息化人才保障难

虽然2011年开始,全市每年有针对性开展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专题培训初步培养了一批工业和信息化的干部队伍,仍难以满足新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及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发挥五大优势,补齐五大短板,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做大做强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6大重点产业,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升级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做大总量的原则

坚持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做强做大保山工业经济总量,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

2.坚持集聚发展的原则

深入挖掘矿产、能源、生物、数据等资源潜力,整合资源,实施隆阳、施甸、龙陵、昌宁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根据五大省级工业园区的优势特点对“园中园”进行功能定位,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

3.坚持技术创新的原则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坚持改造传统工业和淘汰落后产能同步推进鼓励绿色发展,坚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同步推进鼓励发展新产业、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坚持培育大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步推进。

4.坚持两化融合的原则

把信息化应用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努力打造国家级、省级的双创示范基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要进一步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1.工业经济发展目标

全部工业增加值年递增13%以上,达32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年递增20%,达9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递增14%,达260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500万元以上非电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0%,累计达500亿元。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左右。

2.民营经济发展目标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6%以上,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吸纳就业人员34.3万人以上,年均增长7%;扶持4万个创业主体,培育微型企业1万户以上。

3.创新目标

扶持建设各级双创示范基地5个,双创支撑平台10个,各类孵化载体2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个、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户、省级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10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0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以上。5户以上规模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培育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6户、10亿元50亿元以上企业25户。培育主板上市企业5户,新三板挂牌30

4.园区经济发展目标

全市5个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达260亿元,年均递增22%以上;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非电工业投资450亿元。

5.信息化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0亿元以上。切实提高无线电频率利用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监测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四、工业产业发展重点

坚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绿色产业精细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产业平台化、信息产业基地化六化方向,突出做大总量、整合资源、技术创新、信息化应用四个抓手,提升发展轻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调整重化工业重点培育冶金化工产业、生物资源加工业、珠宝玉石加工业、建材产业、轻纺产业、能源产业、新兴产业等7大百亿元产业通过简单制造向创新驱动、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耗能污染向环境友好、粗放经营向信息化融合的方向转变,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全市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着力打造百亿元冶金化工产业

十三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冶金化工产业提升发展。以水长工业园区、隆阳、腾冲、龙陵、昌宁为重点,以非煤矿山转型升级为契机,通过市场主导逐步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企业扩张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020年冶金化工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增加值达26亿元。

1.铁矿石采选

加强境外铁矿资源的开采合作,整合境内矿山资源,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改造提升采选工艺装备水平,提高采选回收率,减少烟尘和废水排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实现转型升级。至2020年,铁精矿选矿设计能力达500万吨/年,实际生产铁精矿400万吨/年以上。加快推进腾冲恒益矿业鸦乌山100万吨/年铁选厂、隆阳金厂河6000t/d选厂及10万吨/年钛铁矿采选厂建设

2020年钢铁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增加值达5亿元。

2.废旧钢铁回收铸造

支持合力铸造年产20万件坯料生产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回收利用废旧钢铁,部分解决双友钢铁50万吨轮胎钢丝基材原料问题逐步实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020年钢铁产业总产值达10亿元,增加值达3亿元。

3.金属硅产品

依靠现有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设备改造力度,积极推广木炭替代技术,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烟尘排放,做大做强金属硅产业。加强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建设多晶硅、有机硅及其下游产品,延伸金属硅下游产业链,提升硅系列产品附加值,重点推进建设永昌硅业10万吨/年工业硅产能翻番项目、永隆硅业5万吨/年硅钙项目十三五末建成全省重要的硅产业基地。

2020金属硅产业总产值达35亿元,增加值达6亿元。

4.有色金属

铅锌  依托保山及周边地区丰富的铅锌矿资源,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注重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依托隆阳区恒源鑫茂矿业有限公司4000吨/日铅锌综合选厂、珑阳矿业日处理8000吨多金属选厂等项目,推云南永昌铅锌公司实施5万吨电锌改扩建项目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分发挥保山有色金属矿蕴藏丰富的禀赋,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依托隆阳金宝铜矿日处理850吨原矿、珑阳矿业金厂河60万吨/年铜选生产线等项目,形成铜精矿年产5万吨产能。  

 加大昌宁、腾冲、龙陵锡矿的资源勘探力度,改善选矿工艺装备、提高采选回收率,全市锡精矿产能达到年产5000吨。

黄金  依托保山潞江丛干树金矿450吨/日采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正耀矿业技改扩能,全市黄金产能年产达1000千克,加快发展黄金饰品深加工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2020年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增加值达9亿元。

5.化工

充分利用中缅油气管道过境保山的有利条件,发挥天然气化工产业的效应,形成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以及精细化工为产业发展导向的化工工业体系。以云南1000万吨石油炼化项目为契机,发展石油炼化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项目

2020年化工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增加值达3亿元。

二)着力打造百亿元农特产品加工产业

依托保山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优化生物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实施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塑造、科技创新、产业延伸、市场培育6大工程,以规模化基地建设为基础,巩固提升粮油两烟、畜牧茶叶、咖啡、水果、蚕桑、甘蔗8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蔬菜、核桃、石斛、红花油茶、坚果、林下产业6大生态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特色水果(蓝莓柑橘等)中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糯橄榄、花卉6大新兴产业,加强生物新资源产业培育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2020农特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增加值86亿元。

1.生物制药

依托境内外丰富的药物资源,加强中草药种植、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中成药制造工艺,引导企业向高新科技行业发展,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围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20万吨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云南省腾冲制药厂整体搬迁扩建项目、腾药牌济康胶囊生产线项目、腾冲银杏植物药用成份提取及中药饮片生产线建设项目、海瑞迪中药饮片及水蛭素生产线、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公司为重点的石斛系列产品研究开发、龙陵县云河石斛GMP生产线水长嵘煌药业中药材加工、隆阳区及昌宁县中草药加工等项目建设。

2020年生物制药产业产值达20亿元,增加值7亿元。

2.蔗糖生产

巩固提升甘蔗原料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蔗糖加工深度,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搞好综合利用,促进制糖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开发有机糖、精制糖,推进制糖废弃物开发利用生产酵母、核酸、生物肥等产品。

2020年实现蔗糖工业总产值18亿元,增加值5亿元。

3.烟草制品

加强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烟叶品质。推进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复烤厂、云南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搬迁,稳步发展烟草产业。

2020年实现烟草工业总产值22亿元,增加值11亿元。

4.茶叶加工

加强对茶叶产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提质增效,坚持走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整合茶叶资源,采取统一的种植规范、统一的生产工艺、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产品品牌,发挥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围绕全市茶叶种植面积64万亩、产量5.6万吨发展规划,依托昌宁红、高黎贡山、极边乌龙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茶多酚、茶饮料及茶美容保健品等系列产品。

2020年实现茶叶工业总产值30亿元,增加值11.5亿元。

5.咖啡加工

充分利用小粒咖啡原产地标识,打造属于保山的潞江峡谷咖啡品牌。围绕全市咖啡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4万吨发展规划,支持白虎山、云潞、合美、新寨咖啡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提高品质,融合地域文化做大做强。

2020年实现咖啡工业总产值10亿元,增加值2.5亿元

6.核桃加工

提高核桃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水平,实现核桃干果、核桃仁加工、分级、定量包装和核桃乳系列饮料生产的工业化水平,引导行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高产品档次,确保质量安全。围绕全市核桃种植面积450万亩、产量25万吨发展规划,支持昌宁笑果果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大庄园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产能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推进昌宁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5万吨/年核桃乳、云南优昊实业有限公司3000吨/年核桃粉和10万吨/年核桃乳项目、腾冲航帆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吨/年泡核桃项目、龙陵县碧寨金戈土特产品加工厂扩建工程,打造核桃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2020年实现核桃工业总产值20亿元,增加值5亿元。

7.肉类加工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规模化肉类屠宰加工为基础,大力推动肉类加工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冷冻肉、冷肉、中西式肉制品、肉干、肉脯、腌腊肉、火腿等肉制品,丰富产品系列、提升产品档次、扩大产业规模。重点支持昌宁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15万吨/年肉制品生产线及配套项目尽快投入生产,继续支持云南保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施甸康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火腿及腌腊食品等企业发展壮大。

2020年实现肉类工业总产值30亿元,增加值7亿元。

8.食用植物油加工

加大油菜籽和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力度,促进菜籽油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逐步推动发展木本油料加工业。重点扶持腾冲界头乡食用植物油加工厂建设、腾冲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2200吨核桃系列产品及红花油茶生产线建设、腾冲高黎贡山生态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茶籽油精深加工生产线、腾冲市年产10000吨核桃油项目、云南优昊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核桃油及100吨核桃精油生产线等建设项目。

2020年实现食用植物油工业总产值20亿元,增加值4亿元。

9.食品加工制造业 

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发展粮食加工、粮食制品加工、酒、调味品、水果蔬菜加工、休闲旅游食品加工、液体乳及乳制品加工、蜂产品加工、野生食品加工、软饮料制造等食品加工业。鼓励保山市建华粮油食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果润实业有限公司、保山富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施甸凤尧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腾冲元兴果品实业有限公司、腾冲四馨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腾冲市合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腾冲晓红食品加工厂、腾冲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腾冲艾爱摩拉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做强做大,促进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均衡发展。

2020年实现其他食品加工业总产值90亿元,增加值25亿元。

10.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推动产业整合重组,促进木材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利用境内外资源,建设腾冲、保山工贸园区为重点的木材加工、家具生产基地,改变过去单纯提供半成品的状况,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和本地及周边市场的开发,引导企业逐步从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大力发展板式家具、中高档实木家具、高档红木家具、根雕及木质旅游工艺品,力争保山家具制造业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2020年实现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总产40亿元,增加值 8亿元。

三)着力打造百亿元珠宝玉石产业

充分发挥腾冲翡翠玉石集散地、龙陵黄龙玉发源地、隆阳南红玛瑙精品地的地域核心优势,重点发展珠宝玉石、工艺美术等旅游消费品加工制造,规划建设珠宝交易中心构建完整的珠宝产业链,将保山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珠宝加工、贸易集散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为南亚珠宝加工交易核心区,与瑞丽、仰光、清迈的珠宝和旅游产业联动,发挥集群优势,发展成为孟中印缅国际大通道上的珠宝旅游和购物枢纽,发展成为南亚珠宝之都

2020年珠宝玉石加工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增加值达37亿元。

1.翡翠加工

加快推进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腾冲翡翠文化旅游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进具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提升翡翠珠宝设计水平和加工制造工艺,实现翡翠制造业和旅游文化业协调发展。支持腾冲翡翠加工基地、腾冲树明玉雕有限责任公司、腾冲丝路碧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腾冲雨伞南都翡翠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龙头,带动翡翠加工产业快速发展。

2020年翡翠加工产业总产值达60亿元,增加值达25亿元。

2.黄龙玉加工

依托龙陵黄龙玉资源优势,将龙陵县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黄龙玉加工集散地,以黄龙玉毛料拍卖、产品交易、加工生产、玉文化研究和精品展示为一体的珠宝产业拓展区。支持云南厚博黄龙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云南雅观黄龙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加快发展,鼓励更多的企业壮大达规,扩大黄龙玉玉出云南的品牌知名度。

2020年黄龙玉加工产业总产值达25亿元,增加值达7亿元。

3.玛瑙加工

依托隆阳区丰富的南红玛瑙资源优势,推进保山国际珠宝产业区建设,支持保山意如玉商贸有限公司、保山鼎琛珠宝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推动玛瑙加工产业加快发展。

2020年玛瑙加工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增加值达5亿元。

四)着力打造百亿元建材制造产业

充分发挥全市丰富的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火山石资源优势,坚持整合资源、错位发展道路,按照矿山开采规范化、生产加工园区化、开采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总体要求,围绕海螺、昆钢嘉华两大水泥生产企业,着力延伸水泥产品及下游制品生产;支持云维化工水泥生产线资产盘活和重组工作;围绕水长工业园区蒲缥石材产业园建设,突出保山米黄为主的大理石品牌,打造滇西特色石材加工基地;围绕腾冲火山石材产业园区建设,突出规模效应,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0年建材制造产业总产值达140亿元,增加值达34亿元。

1.水泥及制品

依托现有产能指标和龙头企业,强化要素保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鼓励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实现全市水泥产能布局优化。加快推进水长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着力招商引资,引进更多水泥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开工建设。做好园区规划调整和土地收储,积极承接隆阳老城区建材企业搬迁入园,做大绿色建材产业园经济总量。

2020年水泥及制品总产值达20亿元,增加值达6亿元。

2.大理石产品

依托蒲缥石材产业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尽快做大大理石材产业。建立资源供给地与资源加工所在地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保护县市、区)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推进石材产业发展的合力;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形成企业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石材产业发展;按照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的原则,整合矿产资源,确保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确保石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重品牌打造,突出品牌特色,提升保山石材产业品牌知名度。

2020年大理石产品总产值达100亿元,增加值达24亿元。

3.火山石产品

依托腾冲丰富的火山石资源着力推进腾冲荷花虎跳桥、中和白鹤坟、小甸地脚)、马站大坝、固东大明塘、曲石公平、清水镇邑关、团田曼弄7个火山石材加工片区建设,聚集发展,发挥规模效应。切实抓好矿山标准化建设,实现规范化开采,满足企业原料供给保障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入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进行火山石系列产品开发建设。

2020年火山石产品总产值达20亿元,增加值达4亿元。

五)着力打造百亿元轻纺制造产业

充分发挥保山区位优势,抓住国家一带一路、东部产业转移、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保山轻纺产业园建设。按照市场引领、做强终端、完善配套、协同发展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制造业等产业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纺织文化创意园大数据应用建设互联网+轻纺示范区轻纺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区域平台、云南省轻纺产业的龙头和核心集聚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承接轻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加工贸易平台。

2020年轻纺制造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增加值达40亿元。

1.聚酯切片

承接1000万吨石油炼化项目下游产品生产,开展可研编制、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推动10万吨聚酯切片项目建设;适时启动100万吨聚酯切片项目前期工作。

2020年聚酯切片总产值达20亿元,增加值达5亿元。

2.纺纱生产

重点培育云南博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保山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保山天纺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进63万锭纺纱项目、6000吨弹性纤维、新型植物染色纱线及面料、年织布1亿米项目建设。

2020纺纱生总产值达50亿元,增加值达10亿元

3.服装加工

推进中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滇缅轻纺产业港建设项目、中柏韩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各类服装300万套(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骄逸服饰有限公司年产88万件裘革服装服饰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已签协议的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形成产能;鼓励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云南云迪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建设丝绸服装加工生产线,延伸茧丝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2020年服装加工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增加值达20亿元。

4.鞋及其他

依托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物流平台,加大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培育保山宝佳鞋业、山东奥龙鞋业、保山嘉和鞋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进年产1000万只箱包、年产500万双鞋子加工项目建设。

2020年鞋帽及其他产业总产值30亿元,增加值达5亿元。

(六)着力打造百亿元能源产业

围绕将保山打造成清洁能源基地、天然气利用示范区、区域性电网互联互通枢纽目标,努力培育、拓展能源消费市场,创新发展能源产业,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以电网、气网为主的功能完备、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能源网;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重点推进水电开发和天然气利用;努力培育、拓展能源消费市场,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做大做强保山电网,推进能源互联互通;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发展机制,全面加快能源产业发展,以能源的跨越发展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充分考虑能源需求增长和节能减排目标,科学合理布局能源发展。围绕建设清洁载能基地、国家级天然气利用示范区和互联互通能源网发展能源产业,重点加水电开发、强化电网建设、提高天然气利用。

2020年能源产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增加值37亿元以上。

1.电力生产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机遇,努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供电能力,实现城乡用电服务均等化,构建简洁规范的网架结构,保障安全可靠运行;应用节能环保设备,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在利用好国家、省现行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保山电网建设的政策倾斜支持。围绕国家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和十三五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以贫困村和中心村为重点,以智能化、信息化为重点,继续强化配网建设。做强做大保山电网,积极打造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纽快市内500千伏永昌、腾冲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强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和用电水平,使电力供应与电力需求相协调。充分发挥保山区域电网优势,实现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延伸至缅北的区域电力互联互通电网。

2020年电力产业总产值达80亿元,增加值达30亿元。

2.天然气及水的供应

抓住中缅油气管道已在保山开口并供气的优势加快支线管道和储气站、加气站建设招商引进以天然气为原料和燃料的项目,推进燃煤锅炉用气改造。加快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气用电。

2020天然气及水的供应总产值17亿元,增加值达5.1亿元。

3.煤炭生产

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最终实现脱困发展。支持昌宁县红星煤矿昌宁大青山崩龙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崩龙田煤矿、昌宁县习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卡斯金伟煤矿、昌宁县柯街镇星鑫煤厂、昌宁县鑫羊煤业有限公司柯街镇桑林煤矿、云南省龙陵县镇安煤矿改扩建实现煤矿机械化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利用褐煤提质技术,提高煤炭产业效益全市煤炭年产量达到66万吨。

2020年煤炭产业总产值达3亿元,增加值达1.9亿元。

七)着力打造百亿元新兴产业

发挥保山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突破发展。

2020年新兴产业总产值达230亿元,增加值60亿元

1.新材料

以丰富的火山石材资源为重点,加快玄武岩纤维的开发利用,努力形成产业化发展。以汽车领域配件、基础设施建设建材、过滤材料、纺织品以及绝缘、耐热、保温材料等为重点,开发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玄武岩短切纤维、玄武岩耐高温耐腐蚀滤料、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等系列产品。以交通、建筑、环保、节能、过滤、复合材料等玄武岩后制品应用为重点,研究开发国防、航空航天、工程塑料以及汽车轻量化等领域的应用。依托资源、能源优势以及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硅系列产品生产重点发展以太阳能级多晶硅单晶硅为材料的光伏产业以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为材料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产业,以有机硅为材料的有机硅下游产业,推进有机硅、纳米硅、新电子材料生产。龙陵县、昌宁县重点发展工业硅保山国际硅基产业园(龙陵园)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棒、切片生产加快推进保山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开工建设;水长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机硅项目。综合硅藻土在环保、水处理、饮食、建材、医药、化妆品、化工、橡胶等领域的运用,重点发展硅藻土助滤剂、硅藻土隔热保温制品(粉砖)硅藻土颗粒吸附剂硅藻土功能填料及硅藻土助凝剂等系列产品。利用中国石油云南1000万吨/年炼化项目谋划发展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以芳烃、烯烃两大原料为基础,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中高端和紧缺产品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深度推进铷、铯、铟等稀贵金属的开发应用,发展铁基、铜基高性能金属材料、纳米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新材料等。推进动力锂离子电池及锂电池隔膜等新材料生产。

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亿元,增加值45亿元。

2.新能源汽车

以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年产6480万Ah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云南宏龙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300万Ah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年产2万辆电动汽车等项目为抓手,发展动力锂电池及电池上下游新材料产品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30亿元,增加值10亿元。

3.装备制造

结合保山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推进保山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节能设备、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等领域,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大力发展摩托车、轻型载货车、皮卡车、工程车及其专用车的组装生产;围绕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建设,发展矿山洗选设备;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生物资源发展需求,积极开发先进适用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和生物产业配套服务的装备;围绕电力开发,大力发展电力设备制造业。

2020年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20亿元,增加值5亿元。

、信息化发展重点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四方面统筹,构建以网络+云资源+公共平台一体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成全光网市,普及4G网络,超前部署支撑5G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能源企业、工矿企业、生物资源加工及小商品加工企业、商贸物流枢纽等重要设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深度和广度覆盖。到2020年,建成滇西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

2020年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增加值40亿元。

一)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以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保山市骨干网、城域网、传输网建设。争取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区域国际互联网转接点。加快实施 光网保山”“无线城市”“网络双向化改造”“三网融合等工程全市城乡和部分自然村实现光网覆盖,接入能力达50M—100M。实施提速降费工程,4M以下用户接入速率免费提升至20M。加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工业经济数据库、信用征信数据库、电子证照数据库和政务资源信息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开放。完善信息惠民综合服务云平台IASS层和PASS层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

二)扎实推进信息惠民工作

围绕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重要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互联网+,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以云++端的云服务体系为基本创建路线,坚持具有保山特色的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应用需求、服务导向,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能。推进信息互联共享、信息开发利用和信息消费惠民,实现信息传递一张网、数据来源一个库、群众办事一块屏、领导决策一张图的愿景。深入推进6+9信息惠民新模式,2020年,惠及市民100万人以上。

三)加快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

将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成全国最低运营成本的云存储产业基地、存储中国备份中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大数据存储备份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数聚中心和信息经济示范区。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达到11万平方米、1万个机柜、8万台服务器的装机规模。着眼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发展需求,打造以数据存储、备份、超算、动漫、渲染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推动大数据服务外包产业及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积极引进服务外包项目,加强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金融、交通物流、健康护理、科技服务、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产业。依托保山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探索发展离岸外包和境外电商,努力打造别具特色的新型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引入国内大型服务外包产业落地

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计算机设备、手机等通信设备、电子专用材料及元器件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强基础工艺研究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配套产品的扶持力度,探索发展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设备生产。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通过不断提升重要物理路由、网络节点、应用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加大网络安全监测、冗余备份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能力,为实现我市互联网各项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障。加强涉密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设施建设,实现各类安全管理。加强对网络重要线路、设备、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评测、评估及监测。完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提高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云南省电子政务异地灾备中心建设

、民营经济发展重点

一)抓好三个一批,壮大民营经济

围绕扩张总量,扩大规模,抓好三个一批工作。招商引资发展一批。广泛吸引省内外企业家来保山投资兴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改革激活民间资金发展一批。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把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导到发展民营经济上,大力动员、鼓励农村能人领办、创办民营企业,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深化改革自我发展扩大做强一批。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集中资金多上项目,扩大生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每年引入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民营企业不少于20户。

二)抓好三个工程,推动转型升级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专精特新道路,帮扶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实施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工程,抓大扶小,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和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形成联合发展。实施众创工程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力度,完善自主创业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建功立业,引导农村能人突出特色抓副业,引导外地投资商和优秀管理、技术人才来保山干事创业,使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发展民营经济行列。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比重。

三)抓好三个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鼓励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站在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和市场变化的最前沿,积极发展新技术、主动研发新产品、率先发展新业态、不断探索新模式,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推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小巨人快速成长壮大。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创新。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商标意识,积极注册商标和争创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加强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强化民营企业质量、标准化和计量等基础管理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指导民营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适应新业态发展的要求。

四)抓好三个平台,破解发展瓶颈

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市外股份制商业银行落户保山,鼓励支持民营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发展前景好、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每年新增贷款的50%以上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619,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内中小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加强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县市、区)、园区建设一批创业中心、创业社区和中小企业孵化园,发挥各类协会、商会作用,加快发展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平台,推进两个10 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创业人员贷免扶补政策措施。加强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发展推进互联网+,促进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产业联盟、企业协作等信息化领域的应用,推动企业信息共享、协同发展。

七、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园中园建设8百亿元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重点,坚持整合资源、错位发展、优化布局、产业入园的发展要求,突出产业集聚主导作用,谋划产业空间布局使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在空间布局上形成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特色鲜明的格局。

一)按照行政区划布局,实施一带两大板块发展战略

即以一轴(G56杭瑞高速)、两翼(东翼: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昌保段和S41维西至永德高速公路保山至施甸段;西翼:G5613保山至泸水高速保山境内段和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腾猴段)沿线为纽带,连接大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板块。

隆阳区、施甸县与水长工业园区保山工贸园区龙陵(龙陵工业园区)、昌宁(昌宁工业园区)为一个板块,以保山工贸园区(含“园中园”)为核心区,重点布局生物资源加工、建材制造、大理石产品、黄龙玉、玛瑙、黄金、轻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硅基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服务高档陶瓷、高档玻璃、动力锂电池、电动车等产业

腾冲市与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腾冲工业园区)为一个板块,重点布局采选、生物资源加工、生物制药、建材制造、翡翠玉石、木材家具、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及出口产品加工贸易等产业。

二)按照工业园区功能定位,突出园区发展重点

水长工业园区依托大瑞铁路蒲缥货运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布局发展以钢铁、水泥产品为主的建材产业,以天然气综合利用为主的化工产业,以大理石加工为主的石材产业,建成建材产品、石材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着力打造滇西大理石新材料加工基地和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区。华兴片区重点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202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保山工贸园区依托保山东城区及公路网络集结中心的优势,打造产城融合的典范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原则,以互利合作为核心,以共建平台为基础,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4县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步伐重点建设保山轻纺产业园区、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隆阳区承建)、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龙陵县承建)、装备制造产业园(施甸县承建)、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园(昌宁县承建)、木材加工产业园,实行一个产业、一个政策,一个基地、一支基金,一批项目、一套人马的措施,打造千亿级的产业园区,使保山工贸园区发展成为小商品加工集散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电子政务灾备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及现代物流基地。202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腾冲工业园区依托与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融合及前沿口岸优势,重点发展生物资源加工、生物制药、旅游工艺品加工、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出口加工等产业。2020年园区全部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龙陵工业园区依托丰富的电力、硅石、境外天然气资源,重点发展硅系列产品、高档陶瓷、高档玻璃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产业;开发石斛加工系列产品;发展动力锂电池、电动车及电池上下游产品等新能源产业。202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昌宁生物资源加工工业园区依托茶叶、核桃、畜牧等资源禀赋,重点发展茶叶深加工、核桃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的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202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按照《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的实施意见》(保发〔201624号)要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新招商引进项目,依据工业聚集化原则入驻园中园电子信息企业入驻隆阳园,装备制造企业入驻施甸园,硅精深加工企业入驻龙陵园,生物资源加工企业入驻昌宁园,腾冲市项目根据需要入驻园中园

 

八、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发展氛围

坚定工业强市信心,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驱动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强协调调度,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大数据发展联席会,及时解决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企业帮扶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和部门帮扶联系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帮助企业理清思路,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促进企业壮大规模。强化考核奖励机制,将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营造安全生产发展环境。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宣传,落实各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政策措施,营造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规划引领,促进集群发展

推动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大数据产业园发展规划、民营经济发展规划等与全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并强化刚性约束,促进多规合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坚持企业入园,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园。结合五基地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退城入园,促进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按行业属性向工业园区搬迁,引导全市工业园区朝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方向发展。各县(市、、园区要明确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方向、重点

三)加大基础投入,培育骨干企业

支持工业园区盘活经营性资产,构建园区建设投融资实体,吸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或专业化园区建设机构,共同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园区道路建设、管网建设、污水及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创新招商模式,突出产业招商、行业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以园招商、以商建园,着眼于提升产品层次和竞争优势、弥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进符合保山工业转型升级方向的企业和项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项目落地成效。按照园区供地、基础共建、效益共享的原则举全市之力推进(市、与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引进符合保山产业发展导向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且投资规模较大的龙头产业企业入驻推动优势产业集群集约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

进一步加强协调调度和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企业生产要素需求,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好煤、电、油、运、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工作。尤其要重点保障大企业、重点企业的要素供给。优先保障园区建设用地、用林、用电、用水,工业和大数据发展建设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市级统筹优先安排。园区内工业项目、数据中心、应用平台、研发基地等项目纳入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管理,用地实行点供政策。重点工业企业、园区内数据中心、应用平台等重点大数据企业项目实行双电源双回路电力保障,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推动互联网络本地直连和区域互连,为园区大数据企业项目提供互联网骨干网络直连和双路由链路保障,提供最优惠宽带租费,园区及县(市、区)政府适当给予租费补贴。发挥各级工业引导资金和产业基金、园区建设基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贷款贴息、信用担保、以奖代补等方式,带动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向我市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矿产品加工等产业投入,推进工业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引进先进技术、搬企入园、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等,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上档升级。统筹安排各级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企业、大数据产业发展。

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技术研发中心,扶持集群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产业化,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对具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企业的支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支持和鼓励企业创建知名产品品牌。推动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引导设立区域性综合检验检测机构,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市级给予补助。支持开展创业服务,鼓励创建国家级、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支持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构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金融、法律、设计、策划、研发、咨询、审计、会计、价格认证、专利认证,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人才保障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充分利用我市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应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管理、科研、财经、技工等各类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条件。吸引一批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入园创业,孵化培育一批成长性强、有较好前景的工业产业、大数据产业项目。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区人才引进、培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市场机制,创造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大力加强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为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快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和进行技术、产品创新。加强政府引导,紧紧依靠区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科技成果和科研设备,共同攻关,加强企业创新和攻关能力,加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提升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附件:1.保山市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计划表

  2.保山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计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