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做好2018年至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保山提出“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总体要求。2019年,市工信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保山开放创新之城定位,大力实施“主攻硅材、决战两园、加快聚集、做大总量”的发展战略,围绕“聚千户企业,创千亿园区”目标,重点突出工业项目向“5+5”工业聚集区集中(5个省级工业园区+5个园中园),推进工业聚集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抓好要素保障,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抓好大数据建设,切实促进信息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型、特色型、绿色型、聚集型、外向型”的产业发展之路。
为切实做好2019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各项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保财产业〔2019〕2号)文件精神,将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工作经费200.0万元列入2019年度财政预算规划中。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20〕95号文件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对2019年度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工作经费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了全面、科学、细致评价。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9年,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保财产业〔2019〕2号)文件,下达项目预算资金—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工作经费200万元,项目资金到位率为10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19年,实际使用项目资金—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工作经费943360.84元,其中:办公费42009.16元、咨询费29800元、水费12256.5元、电费1768.53元、邮电费125082.74元、物业管理费70000元、差旅费224199元、因公出国(境)费用98600元、维修(护)费5125元、会议费17622元、培训费33420元、公务接待费14030元、劳务费220547.91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6200元;资本性支出(办公设备购置)2700元。预算执行率为47.17%。剩余1056639.16元预算资金由财政收回。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二是完善经费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加强专项工作经费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项目绩效指标的量化、细化、可衡量性,提升预算的可执行性。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快项目推进,进而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切实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2019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3.1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9%。非电力工业投资增长9.5%。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约5.61%。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7%。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00.4%。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市5个工业园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88.97亿元,同比增长15.08%;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13.36%。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项目调查问卷的结果,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达到95%。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9年,绩效目标已基本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20〕95号可知,考核自评分数100分。通过此次绩效评价,部门年初制定目标基本实现,重点评价数量和质量均达到预期、资金管理到位、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健全。经逐项对照自评,自评得分94.2分,本次绩效评价各项工作自评结果:优秀。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我局按照《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20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20〕95号)文件要求,将于2020年6月30日前,在部门网站上公开部门预算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
我局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及市财政局相关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项目专项支出与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有序,效益指标明显,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实现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持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局将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希望下一年能够继续给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工作经验
为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工作。我局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对进展缓慢,预期绩效目标较差的项目,及时进行协调和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二)主要问题
1.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由于受立项程序和时间的限制,造成项目资金结余而预算执行率较低,经费预算各科目的预算有待加强。
2.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规模较小,不能满足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资金投入方式单一,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功能不足。
3.部分项目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项目单位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存在日常生产性支出作为项目经费核算、财政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未分开单独核算的现象。部分单位虽制定了相关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但比较粗泛,实用性、操作性不强,且内部缺乏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建议
1.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关注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可信度。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跟踪督查,做到绩效管理有依据、按程序、有奖惩,实现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2.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3.统筹协调,厘定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关节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找到突破口与关节点。财务工作的关节点很多,找到问题的节点,中能对症下药,采取得力措施,降低事业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真正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
4.加强队伍建设。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培育项目建设专项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队伍,组建专家队伍,并加强业务培训。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