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相关数据的通报
各县(市、区)巩固振兴领导小组、市巩固振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按照《保山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保巩固振兴组﹝2021﹞1号)和《保山市巩固振兴领导小组办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保巩固振兴组办﹝2021﹞3号)的要求,市巩固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1年10月至12月组织完成了全市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工作,现将全市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相关数据通报如下。
一、监测对象基本情况
(一)监测对象总体情况。2021年末,全市“三类对象”监测总数为16369户54851人(脱贫不稳定户5018户18684人、边缘易致贫户4876户1755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475户18616人),占2020年末脱贫人口总数的13.99%,占全市2014年末农
业人口总数的2.63%;累计消除风险7282户27256人(脱贫不稳定户2655户10152人、边缘易致贫户2997户1158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630户5519人),风险消除率49.69%,未消除风险9087户27595人(脱贫不稳定户2363户8532人、边缘易致贫户1879户596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845户13097人)。
(二)月监测情况。按照“早发现、早申报、早审核、早帮扶、早消除”的工作要求,采取“一月一排查、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调度”的工作措施,全年开展月监测10次,集中大排查1次,动态管理“回头看”1次,全年累计新增识别“三类对象”6189户19409人(脱贫不稳定户1569户5781人、边缘易致贫户987户314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633户10487人),标注风险消除294户1097人(脱贫不稳定户108户408人、边缘易致贫户116户42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0户263人)。
(三)年底动态调整和“回头看”情况。印发《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暨监测对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按照“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退尽退”的要求,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巡回指导组,全面开展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截至年底,本次动态调整全市新增识别监测对象5568户17138人(脱贫不稳定户1635户5887人、边缘易致贫户900户276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033户8486人)。风险再标注89户288人(脱贫不稳定户54户150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5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2户80人);消除风险回退2804户7884人(脱贫不稳定户977户3245人、边缘易致贫户913户287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14户1760人);整户清退544户2146人(边缘易致贫户540户213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16人);取消监测对象标注1431户5822人(脱贫不稳定户1430户581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4人);风险消除39户139人(脱贫不稳定户13户45人、边缘易致贫户14户4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2户45人)。
二、监测对象分析
(一)监测对象分布
1.对象类别。2021年末,全市“三类对象”监测总数为16369户5485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018户18684人、占监测对象总人数的34.06%;边缘易致贫户4876户17551人、占监测对象总人数的32.0%;突发严重困难户6475户18616人、占监测对象总人数的33.94%。监测对象来自脱贫人口9146户31444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57.33%,来自一般户7223户23407人,占测对象总量的42.67%。
2.地域分布。全市有2个县监测对象总量在8000-9000人之间(施甸县8987人、昌宁县8438人),2个县在9000-10000人之间(腾冲市9845人、龙陵县9690人)1个县在10000人以上(隆阳区17891人)。
(1)分县区情况。隆阳区5366户17891人(脱贫不稳定户1697户6764人、边缘易致贫户2245户797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424户3153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32.62%;施甸县2572户8987人(脱贫不稳定户627户2390人、边缘易致贫户424户162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521户4973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6.38%;腾冲市3004户9845人(脱贫不稳定户498户1829人、边缘易致贫户775户283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731户5182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7.95%;龙陵县2707户9690人(脱贫不稳定户1045户3918人、边缘易致贫户651户249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11户3282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7.67%;昌宁县2720户8438人(脱贫不稳定户1151户3783人、边缘易致贫户781户262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88户2026人),占全市监测对象总量的15.38%。
(2)分乡镇情况。全市75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无监测对象:隆阳区青华街道、九隆街道、永昌街道。
有监测对象的72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监测对象总量在100人以下:隆阳区兰城街道11户37人、河图街道26户93人,腾冲市和顺镇22户45人,施甸县木老元乡29户87人;有19个乡镇在100(含)-500人(不含)之间;32个乡镇在500(含)-1000人(不含)之间;有11个乡镇在1000(含)-1500人(不含)之间;有4个乡镇在1500(含)-2000人(不含)之间:隆阳区西邑乡491户1689人、杨柳乡577户1989人,龙陵县象达镇444户1649人、镇安镇492户1775人;2个乡镇在2000人以上:隆阳区瓦窑镇622户2220人、瓦房乡705户2601人。
(3)分村情况。全市952个行政村中,有69个行政村无监测对象:隆阳区青华街道10个村、九隆街道16个村、永昌街道17个村、兰城街道9个村、潞江镇4个村(白花村、知青社区、新农社区、潞农社区),腾冲市腾越街道8个村、马站乡打云社区,施甸县甸阳镇4个村(团树社区、沙坝脚社区、街道社区、文武社区)。
有监测对象的883个行政村中,有429个行政村监测对象总量在50人以下;有294个行政村在50(含)-100人(不含)之间;有142个行政村在100(含)-200人(不含)之间;有17个行政村在200(含)-300人(不含)之间:隆阳区芒宽乡平田社区、瓦房乡党西村和浪戛村、辛街乡龙洞村、杨柳乡干田社区和岩头村,施甸县老麦乡太和社区、老麦村,腾冲市蒲川乡坝外社区、户弄村,龙陵县木城乡鱼塘垭口社区、镇安镇户帕村、腊勐镇白泥塘社区、象达镇大场村,昌宁县田园镇新城社区和新华社区、勐统镇长山村;有1个行政村在300人以上(昌宁县大田坝镇湾岗村87户307人)。
监测对象最多的5个行政村为:隆阳区杨柳乡干田社区62户235人、瓦房乡浪戛村76户253人、杨柳乡岩头村79户255人,腾冲市蒲川乡坝外社区77户283人,昌宁县大田坝镇湾岗村87户307人。
(二)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情况
1.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末,全市累计消除风险7282户27256人,风险消除率49.69%。脱贫不稳定户消除风险2655户10152人、占消除总量的37.25%,占脱贫不稳定户人口总量的54.34%;边缘易致贫户消除风险2997户11585人、占消除总量的42.50%,占边缘易致贫人口总量的66.01%;突发严重困难户消除风险1630户5519人、占消除总量的20.25%,占突发严重困难户的29.65%。
2.分县区情况。隆阳区消除风险2333户887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80户3204人、边缘易致贫户1201户477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52户900人,风险消除率49.62%;施甸县消除风险870户335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46户943人、边缘易致贫户218户87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06户1540人,风险消除率37.37%;腾冲市消除风险941户344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07户779人、边缘易致贫户459户173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75户932人,风险消除率34.97%;龙陵县消除风险1778户681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75户2659人、边缘易致贫户559户220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44户1958人,风险消除率70.36%;昌宁县消除风险1360户4760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47户2567人、边缘易致贫户560户200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3户189人,风险消除率56.41%。
3.分乡镇情况。有监测对象的72个乡镇中,施甸县木老元乡、旧城乡,腾冲市和顺镇3个乡镇风险消除率为0。40个乡镇风险消除率在50%以下(含为0的3个乡镇)。27个乡镇风险消除率在50%-80%之间。5个乡镇风险消除率在80%以上:隆阳区河图街道26户93人,消除风险22户80人,风险消除率86.02%;隆阳区兰城街道11户37人,消除风险8户33人,风险消除率89.19%;龙陵县镇安镇492户1775人,消除风险387户1439人,风险消除率81.07%;昌宁县柯街镇196户651人,消除风险177户595人,风险消除率91.40%;昌宁县湾甸乡66户249人,消除风险59户229人,风险消除率91.97%。
4.分村情况。有监测对象的883个行政村中,有95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为0;342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在0(不含)-50%(不含)之间;282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在50%(含)-80%(不含)之间;108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在80%(含)-100%(不含)之间;有56个行政村风险消除率100%,实现了风险对象销号清零。
(三)未消除风险对象情况
1.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末,全市未消除风险9087户27595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50.31%。脱贫不稳定户未消除风险2363户8532人、占未消除总量的30.92%,占脱贫不稳定户人口总量的45.66%;边缘易致贫户未消除风险1879户5966人、占未消除总量的21.62%,占边缘易致贫人口总量的33.99%;突发严重困难户消除风险4845户13097人、占未消除总量的47.46%,占突发严重困难户的70.35%。
2.分县区情况。隆阳区未消除风险3033户9014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17户3560人、边缘易致贫户1044户320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72户2253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50.38%;施甸县未消除风险1702户5629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81户1447人、边缘易致贫户206户74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15户3433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62.63%;腾冲市未消除风险2063户640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91户1050人、边缘易致贫户316户110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456户4250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65.03%;龙陵县未消除风险929户287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70户1259人、边缘易致贫户92户28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67户1324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29.64%;昌宁县未消除风险1360户367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404户1216人、边缘易致贫户221户62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35户1837人,占监测对象总量的43.59%。
3.分乡镇情况。有监测对象的72个乡镇中,有28个乡镇的未消除风险人口占农业人口比重低于1%;26个乡镇在1%(含)-2%(不含)之间;10个乡镇在2%(含)-3%(不含)之间;8个乡镇占比超过3%:隆阳区瓦房乡、瓦窑镇、杨柳乡,施甸县老麦乡、水长乡,腾冲市五合乡、蒲川乡,龙陵县木城乡。
4.分村情况。全市413个出列贫困村中,监测对象中未消除风险的对象占比在3%以下的有334个村,占比在3%-10%的有77个村,占比超过10%的有2个村:隆阳区瓦窑镇大寨村、松坡村。
(四)监测对象人员结构
1.性别。54851名监测人口中,女性24886人,占45.38%;男性29965人,占54.62%。
2.年龄。监测人口平均年龄41岁,16岁以下10152人、占18.51%;16(含)-60岁(不含)30881人、占56.30%;60岁及以上13818人、占25.19%。
3.受教育程度。54851名监测人口中,有在校生12349人,占总人数的22.51%。其中:学前教育1067人、小学4873人、初中2525人、中职756人、高中1363人、技师学院135人、高职高专677人、本科916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37人。有非在校生42502人,占总人数的77.49%。其中:学龄前儿童1827人、文盲或半文盲4112人、小学22749人、初中11907人、高中1144人、大专421人、本科及以上342人。
4.健康状况。54851名监测人口中,身体健康41392人、占75.46%,长期慢性病4670人、占8.51%,患有大病2102人、占3.83%,残疾4986人、占9.09%,长期慢性病且残疾1188人、占2.17%,患有大病且残疾513人、占0.94%。
5.劳动技能情况。54851名监测人口中,技能劳动力818人、占1.48%,普通劳动力19964人、占36.40%,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7441人、占13.57%,丧失劳动力2291人、占4.18%,无劳动力24337人、占44.37%。监测人口中有劳动力人口28223人(含弱劳力或半劳力人口),占监测人口的51.45%。
5.人口规模。16369户监测对象中,1人户2367户占14.46%;2人户2767户占16.90%、3人户3879户占23.7%、4人户3529户占21.56%、5人户2306户占14.08%、6人户1145户占7.0%、7人及以上376户占2.30%。
6.政治面貌。54851名监测人口中,有共青团员573人占1.04%、群众53715人占97.93%、中共党员559人占1.02%、中共预备党员4人占0.01%。
7.民族状况。汉族45996人、占83.86%,少数民族8855人、占16.14%。少数民族人口中,有彝族3276人、白族1777人、傈僳族1647人、傣族643人、苗族381人、布朗族327人、阿昌族210人、景颇族165人、佤族118人、回族101人、满族81人、纳西族31人、德昂族30人、怒族18人、哈尼族9人、壮族7人、藏族5人、黎族5人、土家族4人、仡佬族4人、布依族3人、蒙古族3人、瑶族3人、朝鲜族2人、侗族2人、独龙族1人、拉祜族1人、维吾尔族1人。
(五)监测对象务工状况。全市监测人口外出务工16116人,占有劳动力人口的57.1%。外出务工人口中县内务工11160人占69.25%,省内县外务工2168人占13.45%,省外务工2788人占17.3%。从务工时长看,务工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有69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0.43%;1(含)—3个月(不含)的有2166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3.44%;3(含)—6个月(不含)的有4438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7.54%;6(含)—9个月(不含)的有3985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4.73%;9(含)—12个月(不含)的有2321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4.40%;整年在外务工的有3137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9.46%。
(六)监测对象致返贫风险原因。16369户监测户致返贫风险原因具体是:因务工就业不稳5313户、占监测户的32.46%;因病4405户、占监测户的26.91%;因缺劳动力3489户、占监测户的21.31%;因残3291户、占监测户的20.11%;因学1896户、占监测户的11.58%;因意外事故411户、占监测户的2.51%;因产业项目失败281户、占监测户的1.72%;因安全住房21户、占监测户的0.13%;因自然灾害23户、占监测户的0.14%;因其他原因58户、占监测户的0.35%。
监测对象中有单一风险户13698户,占监测户的83.68%。其中:因务工就业不稳4421户、占32.27%;因病3091户、占22.57%;因缺劳动力2350户、占17.16%;因残2155户、占15.73%;因学1131户、占8.26%;因产业项目失败226户、占1.65%;因意外事故275户、占2.01%;因安全住房4户、占0.03%;因自然灾害15户、占0.1%;因其他原因30户、占0.22%。
(七)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全市16369户监测对象已100%落实和制定到户到人帮扶措施,其中:受益综合保障措施13341户、就业帮扶5611户、健康帮扶4988户、产业帮扶4682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4152户、基础设施建设2980户、公益岗位帮扶2988户、教育帮扶1611户、易地搬迁1207户、义务教育保障458户、金融帮扶466户、社会帮扶751户、住房保障23户、饮水安全保障17户。
单一风险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13698户单一风险户中,受益综合保障措施10952户、就业帮扶4796户、健康帮扶3638户、产业帮扶3974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3463户、基础设施建设2457户、公益岗位帮扶2428户、教育帮扶989户、易地搬迁1207户、义务教育保障266户、金融帮扶395户、社会帮扶581户、住房保障6户、饮水安全保障1户。
(八)监测人口收入情况
1.2021年度收入情况。2021年度监测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9882.43元,其中: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2218.58元、占22.45%,人均工资性收入4395.98元、占44.48%,人均财产性收入131.88元、占1.33%,人均转移性收入3136元、占31.73%。监测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较2020年的9587.96元增加294.47元,增幅3.07%。
2021年监测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分县区情况:隆阳区10000.26元,较2020年增加54.18元、增幅0.54%;施甸县9162.46元,较2020年降低48.93元、降幅0.53%;腾冲市9825.78元,较2020年增加20.42元、增幅0.21%;龙陵县10446.87元,较2020年增加1285.17元、增幅14.03%;昌宁县9817.34元,较2020年增加122.14元、增幅1.26%。
2.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收入变化。全市2021年已消除风险对象识别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为6165.31元,风险消除时达到10266.28元,增加4100.97元,增幅66.52%。隆阳区消除风险监测人口识别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888.35元,风险消除时达到10777.46元,增加4889.11元,增幅83.03%;施甸县消除风险监测人口识别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为7060.85元,风险消除时达到9978.01元,增加2917.16元,增幅41.31%;腾冲市消除风险监测人口识别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为6209.04元,风险消除时达到10896.47元,增加4687.42元,增幅75.49%;龙陵县消除风险监测人口识别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为6295.96元,风险消除时达到9308.32元,增加3012.36元,增幅47.85%;昌宁县消除风险监测人口识别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为5831.28元,风险消除时达到10432.64元,增加4601.36元,增幅78.91%。
三、脱贫人口分析
(一)脱贫人口基本情况
2021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脱贫人口93947户391403人,较2020年减少70户763人。2021年末各县(市、区)脱贫人口为:隆阳区21509户95289人、施甸县21582户91020人、腾冲市13151户52261人、龙陵县15722户64513人、昌宁县21983户88320人。全市脱贫人口中,有女性183690人、占46.93%,男性207713人,占53.07%;有少数民族67065人、占17.13%;持有残疾证19658人、占5.02%;享受低保63469人、占16.22%;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二)脱贫人口结构
1.年龄情况。脱贫人口平均年龄38岁,16岁以下70109人、占17.91%;16岁(含)-60岁(不含)255239人、占65.21%;60岁及以上66055人、占16.88%。
2.受教育情况。有在校生76887人,占总人数的19.64%。其中:学前教育8769人、小学31705人、初中14625人、普通高中7823人、中职5257人、技师学院964人、高职高专3782人、本科3777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85人;有非在校生314516人,占总人数的80.36%。其中:学龄前儿童15329人、文盲或半文盲16610人、小学147220人、初中108580人、高中15974人、大专6659人、本科及以上4144人。
3.健康状况。391403名脱贫人口中,身体健康336359人、占85.94%;残疾13636人、占3.48%;患有大病5699人、占1.46%;长期慢性病29687人、占7.58%;长期慢性病且残疾4666人、占1.19%;患有大病且残疾1356人、占0.35%。
4.劳动技能情况。391403名脱贫人口中,有技能劳动力17368人、占4.44%;普通劳动力200439人、占51.21%;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27324人、占6.98%;丧失劳动力5027人、占1.28%;无劳动力141245人、占36.09%。
5.政治面貌。391403名脱贫人口中,有群众377561人、占96.46%;中共党员7668人、占1.96%;共青团员6079人、占1.55%;中共预备党员91人、占0.02%;其他民主人士4人、占0.01%。
6.民族状况。汉族324338人占82.87%,少数民族67065人占17.13%。少数民族人口中,有彝族27916人、傈僳族11262人、白族10172人、苗族4526人、布朗族4159人、傣族3018人、阿昌族1679人、佤族1178人、景颇族1143人、满族542人、回族524人、怒族136人、德昂族118人、哈尼族117人、壮族108人、纳西族102人、土家族59人、拉祜族58人、布依族55人、黎族52人、瑶族30人、土族20人、藏族15人、侗族11人、仫佬族10人、朝鲜族8人、蒙古族8人、独龙族7人、高山族6人、普米族6人、基诺族5人、羌族3人、畲族3人、水族3人、维吾尔族2人、达斡尔族1人、毛南族1人、撒拉族1人、仡佬族1人。
(三)外出务工情况。2021年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57819人,已外出务工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64.38%。其中:县内务工80655人、占51.1%;县外省内务工28829人、占18.27%;省外务48335人、占30.63%。分县区看:隆阳区外出务工39067人、占劳动力人口的64.83%;施甸县外出务工38009人、占劳动力人口的65.03%;腾冲市外出务工24247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4.54%;龙陵县外出务工23521人、占劳动力人口的60.44%;昌宁县外出务工32975人、占劳动力人口的59.97%。
从务工时长看,务工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有364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0.23%;1(含)—3个月(不含)的有13801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8.74%;3(含)—6个月(不含)的有35853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2.72%;6(含)—9个月(不含)的有48576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0.78%;9(含)—12个月(不含)的有35575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2.54%;整年在外务工的有23650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4.99%。
(四)脱贫人口收入情况。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940.0元,其中: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3046.78元、占23.55%,人均工资性收入8610.94元、占66.55%,人均财产性收入93.25元、占0.72%,人均转移性收入1189.02元、占9.18%。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较2020年的11466.45元增加1473.55元,增幅12.85%。与2020年相比,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持续上升,人均工资性收入较2020年增加1420.79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从62.71%上升到66.55%,增加3.84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人均转移性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0.28%下降到9.18%,下降1.1个百分点。
2021年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分县区情况:隆阳区12938.51元,较2020年增加1429.34元、增幅12.42%;施甸县12627.83元,较2020年增加1371.77元、增幅12.19%;腾冲市14272.85元,较2020年增加1679.49元、增幅13.33%;龙陵县12381.64元,较2020年增加1419.04元、增幅12.94%;昌宁县12882.50元,较2020年增加1535.64元、增幅13.53%。
三、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目前已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954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有21个村(社区)占2.2%;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有46个村(社区)占4.82%;10万元(含)至50万元的有701个村(社区)占73.48%;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有186个村(社区)占19.5%。
413个脱贫村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有1个村(社区)占0.24%;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有11个村(社区)占2.67%;10万元(含)至50万元的有306个村(社区)占74.09%;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有95个村(社区)占23.0%。
四、政府救助平台运行使用情况
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自2021年7月份上线运行以来,保山市在三次巩固振兴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将政府救助平台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情况通报和工作调度,并发布了2期“政府救助平台”办理情况的通报,各级各部门做到了“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确保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截至12月31日,保山市累计接共收到群众申请4313件,已办结4143件,办结率96.06%,待办170件,占3.94%。
从县区申请办理情况看,隆阳区申请892件办结825件,办结率92.49%;施甸县申请1429件办结1396件,办结97.69%;腾冲市申请693件办结657件,办结率94.81%;龙陵县申请728件办结701件,办结率96.29%;昌宁县申请571件办结564件,办结率98.77%。
从行业部门申请办理情况看,民政部门3144件,占72.9%,已办结3007件,办结率95.64%;人社部门693件,占16.07%,已办结679件,办结率97.98%;住建部门226件,占5.24%,已办结217件,办结率96.02%;水利部门76件,占1.76%,已办结73件,办结率96.05%;医保部门65件,占1.51%,已办结65件,办结率100%;卫健部门68件,占1.58%,已办结67件,办结率98.53%;教育部门41件,占0.95%,已办结35件,办结率85.37%。
从申请救助事项看,“临时救助”2259件(隆阳区524件、腾冲市423件、施甸县840件、龙陵县258件、昌宁县214件),占52.38%;“低保”754件(隆阳区114件、腾冲市64件、施
甸县146件、龙陵县339件、昌宁县91件),占17.48%;“特困供养”131件(隆阳区14件、腾冲市11件、施甸县72件、龙陵县20件、昌宁县14件),占3.04%;“找工作”654件(隆阳区153件、腾冲市108件、施甸县206件、龙陵县80件、昌宁县107件),占15.16%;“找培训”39件(隆阳区8件、腾冲市7件、施甸县8件、龙陵县2件、昌宁县14件),占0.9%;“农村危房改造”226件(隆阳区40件、腾冲市45件、施甸县87件、龙陵县17件、昌宁县37件),占5.24%;“农村饮水安全”76件(隆阳区7件、腾冲市12件、施甸县27件、龙陵县0件、昌宁县30件),占1.76%;“大病救助”30件(隆阳区10件、腾冲市3件、施甸县7件、龙陵县4件、昌宁县6件),占0.7%;“医保参保登记”21件(隆阳区3件、腾冲市2件、施甸县4件、龙陵县1件、昌宁县11件),占0.49%;“异地就医未报销”14件(隆阳区4件、腾冲市2件、施甸县3件、龙陵县1件、昌宁县4件),占0.32%;“慢病健康管理”35件(隆阳区8件、腾冲市8件、施甸县9件、龙陵县4件、昌宁县6件),占0.81%;“大病专项救治”33件(隆阳区5件、腾冲市6件、施甸县16件、龙陵县1件、昌宁县5件),占0.77%;“控辍保学”41件(隆阳区2件、腾冲市2件、施甸县4件、龙陵县1件、昌宁县32件),占0.95%。
保山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