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525537-2/20240327-00001 发布机构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教育统计 发布日期 2024-03-2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保山市2023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2023保山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强市、人才强市战略,以干在实处的导向、走在前列的追求,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保山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全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1.基本情况

1.1规模结构

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所(保山中等专业学校、施甸县职业高级中学、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达59.1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23.48平方米,全市中职在校生达2万余人。

1.2教师队伍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职在编教师11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7人,占比1.72%;大学本科学历944人,占比95.45%;大学专科学历28人,占比2.83%;正高级讲师14人,占比1.42%;高级讲师311人,占比31.45%;讲师433人,占比43.78%;助理讲师160人,占比16.18%;师生比达1:17.34;“双师型”教师272人,占比27.50%

2.人才培养

2.1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注重学生道德、情感、智慧和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质量、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拥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适应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2.2 多样成才

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重视和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提供多样化教育内容和途径,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帮助每个学生发展其独特的才能和潜能。发挥学校团委和学生会作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立舞蹈、音乐、绘画、足球、篮球等多种社团,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个人成就并收获人生的幸福。2023年,学生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5.6%

2.3技能成长

建立校企双元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施校企联合开发校本培训教材持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实际场景,不断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将技能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深入开展“1+X”证书试点制度,鼓励更多学生考取多种技能等级证书,掌握多种技能。2023年,学生技能等级证考试通过率达80.2%

2.4 职业发展

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新生入学第一课,让学生从入学第一天就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三年学习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水平,实现职业目标并取得优异成就,增加自身在职场中的竞争力。2023年,毕业学生职业满意度达86.9%


3.服务贡献

3.1 服务产业转型。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建立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机制,优化专业布局,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淘汰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8个,开办新兴专业4个,在保山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了咖啡产业学院,在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了石斛产业学院。

3.2服务充分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帮助学生和就业人群获得具备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培训和培训计划,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增强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2023年,学生专业对口实习率达82.1%,实习就业推介率达88.2%

3.3 服务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建强涉农队伍,职业院校强化服务“三农”意识,聚焦乡村振兴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打破围墙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开门办学,送教下乡,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近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实现在产业链上开展技能培训。2023年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3600余人次。

4. 文化传承

4.1 传承工匠精神。成立工匠馆、名师工作室,将工匠精神引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品质、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能力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坚定不移走技能之路,通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2 传承红色基因。成立党史馆,在职业教育中倡导和传承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开展“我们一起学党史”“我们一起学国旗法”等红色基因传承主题活动,利用区域红色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文化艺术教育、红色阅读、红色文化社团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自豪感。

4.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想和精华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5. 对外交流

5.1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企业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积极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模式转变,深入开展校企合作。2023年,各职业学校与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全聚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中唐国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

5.2深化交流互鉴。与缅甸、泰国、老挝开展交流活动、共享经验、互相学习,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推广保山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展示保山职业教育办学成果,讲好保山职业教育故事,传播保山职业教育声音,融入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和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跨文化学习和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

6.产教融合

6.1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格局,推动学校办学机制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互动,育人模式由同质化培育转向个性化培养,“双师”评价由学校单方自评转向校企双方认定,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程度。2023年,成立了保山产业园区和保山中医药等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6.2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合作开发课程,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成立了咖啡行业、石斛产业、珠宝翡翠行业、运动康旅行业、现代农业、中医药产业等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

7.发展保障

7.1党建引领。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引导职业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和职业道德,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促使职业教育机构加强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年内,配强配齐5所职业学校党委(党组)书记,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7.2经费保障。认真落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建立财政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新增财政教育支出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提高财政职业教育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重点用于设施设备、骨干专业建设和教师培训等。

7.3条件保障。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联合发改、财政等五部门印发《保山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时间表、路线图。年内,除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生均校舍面积不达标外,其他4所职业学校均已达标。

7.4质量保障。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深化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严格落实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年内,通过省级认定“双师型”教师272人。

7.5政策保障。规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校办企业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学校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市级技能大赛资金投入,高标准组织市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积极参加省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年内,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24个。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相继出台了系列利好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校企合作从政策上来说迎来了春天,但在具体落实中,“校企作而不合”的问题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

一是专业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不紧密。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意识缺乏,存在“重学历、轻技能”观念,“关门办职教”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学校专业设置缺乏规划,专业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有差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要求存在脱节,前瞻性不足,人才储备意识淡薄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脱节,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落后于企业生产技术的变化,校企一体化办学不同步。

二是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积极性不够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需求预测的指导作用不突出。企业办学的作用与活力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和释放,部分企业提前介入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三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很好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缺乏稳定性。校企合作中,往往是学校多方争取,让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既是发起者、组织者,也是策划者、管理者,合作考核重学校轻企业,双方合作中缺乏约束性

8.2改进措施

一是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二是校企共建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引企入校,营造教学工厂,共建办学实体,共建实训室和生产车间,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

三是校企多措并举共育师资队伍。聚焦教师能力目标和培养规律,加强课程统筹设计,将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教师职业要求紧密对接,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学科导向与行动导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双师导向为目标,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校企合作落实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培养职教示范性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强化资源共享,互派专业技术人员讲学、企业顶岗锻炼,打造一批“文武双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四是打造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生态。校企双方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学校教学资源配置,将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着力提高实践应用型教学质量。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对接校企合作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强化资源条件和质量体系建设,形成对接省内外前沿、富有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生态。

9.典型案例

成立产业学院  深化产教融合

聚焦区域特色产业,成立了咖啡产业学院和石斛产业学院等2个产业学院。

一是明确产业学院定位。清晰定位咖啡产业学院和石斛产业学院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紧紧围绕2个产业人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签订人才订单培养,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高级工双向流动工作机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互利互赢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校本培训课程和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和实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校企共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内建设实训实践工位,引入企业项目,提高学生实践经验。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咖啡产业学院和石斛产业学院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引进企业专家、鼓励教师下企业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注重产业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技术攻关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有效应用。

六是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学院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学生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保山市教育体育局

                                        20243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