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等作出部署。我省各地干部纷纷表示,将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委作出的工作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高质量落实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凝聚奋进力量 巩固主题教育成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昆明市持续答好“五道思考题”,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刘玉珍表示,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探索建设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疾病应急救助体系、开设“夜间门诊”便民举措等,深入实施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曲靖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刘宾虎表示,曲靖市将按照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持续加大力度推动为民办事和整改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好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当前,曲靖市认真落实全省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五级书记”为民办事解难题现场会精神,探索建立从事项生成到组织实施、过程管理、成效评估、总结推广为一体的为民办事长效机制,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摸准群众需求,推动为民办事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化发展优势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方灵表示,玉溪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不断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实现民营经济一年起好势、逐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玉溪市将着力推动改革破局“最先一公里”,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推动实施一批促进民间投资、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构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送机制,全力打通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卡点;深入开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构建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县域营商环境,打响“入玉得水”系列营商环境品牌,让民营企业家在玉溪安心谋发展。
“全会强调,经济要上台阶,就要闯出新型工业化新路。”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文书表示,楚雄州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大力发展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绿色化工等重点工业产业,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延链强链补链,优化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晶科能源、宇泽半导体、美能新材料、国钛金属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提升了楚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楚雄州将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抓项目稳投资工作,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和硬支撑。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亮钦表示,全会提出要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为丽江文旅产业发展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丽江市文旅行业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锚定“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目标,一手抓文旅业恢复发展,一手抓产品迭代升级,抓好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农旅融合、体旅融合、康旅融合、科旅融合,不断推陈出新,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激发改革活力 持续增强经济韧性
“全会提出,要向开放要潜力,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建设,这为我们做好明年工作指明了方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党组成员、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党工委书记、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党工委书记鞠云昆介绍,红河州将抢抓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特别是国家布局建设河口沿边产业园区的重大机遇,聚焦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着力打造“中越经济走廊制造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形成企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园区建设运营新模式,以高质量落实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腾冲科学家论坛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获得科技界的高度认可,中国“科技达沃斯论坛”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腾冲市委书记马子兴表示,腾冲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扛实属地责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探索“论坛+”模式,发挥论坛协同辐射效应,加强论坛与教育、文化、体育、康养、旅游等行业多链耦合、融合发展,以点带面,推动论坛经济与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旅游消费经济有机结合、相互赋能、聚力共赢。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抓落实体现在加快改革开放创新的行动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珍说,依托中老铁路沿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西双版纳州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抢抓机遇用好用活政策。以承接产业转移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聚焦重点产业招大引强,深化东西部产业合作,集中资源要素,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产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加速“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推动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中老铁路沿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示范区,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