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保山概览  >  县区名片  >  正文

县区名片

隆阳

发布日期:2024-03-21 10:45     来源:      点击量:

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义,又名兰城,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保山市府所在地,属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代边陲重镇。地处横断山脉南段,澜沧江、怒江两江并流地区,东邻永平县、昌宁县,南接施甸县、龙陵县,西与腾冲市相连,北与怒江州泸水市、大理州云龙县交界,东距省会昆明498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区国土面积4849.6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8.45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92.6%。设5镇、10乡、6街道,352个村(社区),有户籍人口94.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2万人,有彝族、白族、傣族等4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58万人。森林覆盖率65.56%,年平均气温17℃,年均降雨量1069.5毫米。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区情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隆阳有一段闻名遐迩的悠久历史。周朝时期属哀牢国首邑,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置永昌郡,为当时全国第二大郡,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改置永昌州,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开设保山县,发展过程中融汇各种文化精髓,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永昌文化。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保山县为保山市,2000年撤市设隆阳区。

隆阳是一条对外开放的通商大道。素有“滇南锁钥”之称,是滇西的交通枢纽,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商大道“蜀身毒道”的咽喉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历代对外开放的门户,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滇西抗战大后方重要的国际补给线“滇缅公路”穿境而过,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隆阳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宜居城市。区内最高海拔3659.6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区平均海拔1650米。气候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加之低纬度高海拔和海拔高程差异较大的复杂地形,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热、温、寒三种气候类型俱全,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终年常绿。最冷1月平均气温9.4℃,最热6月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气温17℃,全年无霜期250天,冬春季雨量较少,夏秋季雨量较多,年均降雨量1069.5毫米。

隆阳是一所无可替代的基因宝库。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人类的双面书架”美称的高黎贡山横穿而过,让隆阳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脉跨越五个纬度带,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区,保护区内有植物5726种、动物2389种,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珍稀物种随处可见。

隆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滇西粮仓。连续15年获“全国产粮大县”、连续14年获“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盛产稻米、玉米、小麦、透心绿豆、花生、油菜,历来是云南粮食生产区和重要粮食基地,香料烟、茶叶、甘蔗、芒果、胡椒等经济作物品质国内一流,保山小粒咖啡曾荣获世界“尤里卡”金奖等殊荣。

隆阳是一块方兴未艾的开发热土。进入新时代,我们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战略重要机遇,乘着大瑞铁路保山段通车的东风,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城市经济为引擎,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隆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隆阳区实现生产总值453.18亿元、增2.3%,其中第一产业90.25亿元、增4.2%,第二产业156.11亿元、降1.3%,工业增加值90.89亿元、降1.1%,第三产业206.83亿元、增4.1%;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5亿元、增1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亿元、增7.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7.1%,其中产业投资增38.4%,占比51.4%,民间投资降25.5%,占比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9亿元、增5.6%;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9479元,消费支出达20948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713元、18903元,分别增4.2%、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9.12亿元、641.12亿元,分别增15.8%、10.3%。接待旅游总人次1480.16万人次、增10.75%,实现旅游总收入215.12亿元、增19.59%。

Baidu
map